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默认风格_LVD8
默认风格_LVD8_I8Q1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武英书画
»
中国艺术史论坛
» 《了不起的盖茨比》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估价为15万美元
返回列表
发帖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3-6-11 13:17
|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的盖茨比》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估价为15万美元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8 编辑
《了不起的盖茨比》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估价为15万美元
下载
(27.71 KB)
2013-6-11 13:17
收藏
分享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2
#
发表于 2013-6-11 1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8 编辑
你一定要讀喬志高
下载
(133 KB)
2013-6-11 13:26
陆谷孙 早就听人说过海外有位华裔文字高手乔志高(高克毅先生笔名),志高技高,汉英双语造诣俱深,好弄翻译之外,更是一位two-fistedwirter———所谓two-fisted,属乔先生着重研究的较新美语用法范畴,“左右开弓”之意是也。某年访美,记得好像是在华府国会图书馆主办的一次演讲会上,曾与这位老前辈有过一面之交,自此便更加注意海外报刊上发表的乔文,搜罗拢来读得多了,深为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关注、追踪美语变化的执着和捕捉新词语的敏感所折服;而作者亦庄亦谐,时潜时逸的笔法以及隐藏在这种笔法背后活泼的廓落个性,更令人击节称羡。乔志高先生以望九之年犹醉心于研究新鲜话语,足见他身心长青不老,耄耋之年仍怀有一颗鲜活的少年之心。 如今,乔志高先生的文集三种终于得以在内地出版了,我以为对国内英语界而言这是一件幸事。 国内的英语学生苦于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久矣!据说竟有教师考问学生,写出英文26个字母共需几笔几划?日夕如此穷于应付,试问学英文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英文教书匠们因此不妨把乔志高先生“不但精审,而且有趣”(已故梁实秋先生评语)的文集推荐给学生一读。有朝一日,少男少女们不再哭丧着脸去bitethebullet(硬译:咬子弹,自然是状其痛苦,又是美语中晚近常见片语之一,因为不打大仗了,野战医院里不施麻醉,由士兵咬着子弹阻其嚎叫一边开刀的事情已经绝迹,似乎又在慢慢淘汰之中),而是一边“喷饭”,一边学英文,想来进步一定会更快一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是学语言的人的共识,更是乔志高先生每篇文章着力彰显的道理。国内有所谓“寄托(GRE和TOEFL)一族”等留美预备生群落,花了大钱去各种名目的补习班苦学应试八股,沉浸于题海之中,钻进牛角尖去从abcd等答案做多项选择,而少谙文化。 我建议这些人都来读一读乔文,积累文化信息,逐渐养成跨文化交际的自觉意识,须知这将是日后留学美国,融入美国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亦是日后进入国内各行业,与美国有关人士打交道的必备条件之一,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纯语言训练,更何况在机械、枯燥的答题过程中,乔文无疑是一种调剂和补充,反衬之下,读来味益甘腴。 在国外英语界的一些人中间,近年来呈现越来越狂热的理论崇拜倾向,文章越写越艰涩,术语泛滥之余,数学公式和物理学图表(例如语言力如何在语言场中作用!)之类的学术泡沫,把原本简明不过的常识弄成云里雾里,读者难以洞视其中。乔志高先生文章的一大特点是绷内而不求彪外,多的是事实、信息、史话、掌故、轶事、趣闻等等,更有不少脚注和补注翔实记录着作者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是自我质疑乃至指谬的思索轨迹。虽说乔文都是社会语言学范畴的作品,乔却决不堆砌学术术语唬人。故而我也希望热衷于理论崇拜的朋友们读读乔文———即便仅为调剂之需。
TOP
返回列表
闪电破空
青岛六瑞画廊
艺讯艺展
创意良渚艺术品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