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4 编辑
系列文章质疑上博《功甫帖》报告
吴斌:如何看待苏轼真迹《功甫帖》上骑缝印的形态?
从大量极其常见的实例出发,论证了上博专家所怀疑的《功甫帖》上骑缝印问题实质上是常识问题。
赵华:那些年被人们神话过的伪印高手
通过对大量伪赵孟頫印和近代典型“高水平”伪印案例的图像对比研究,破除了印鉴徒手作伪乱真的迷信,并确认“安仪周家珍藏”印的真实性。
李跃林:苏轼《功甫帖》的形态特色与比较
与苏轼书法真迹的比较显示《功甫帖》是苏书常见形态,通过聚墨痕的物理学阐述,确认《功甫帖》的手写真迹特征。
康耀仁:《功甫帖》藏印真伪辨析
通过沈周用印的研究和排序,阐述不同印风之于不同外因形成不同的差异,核心结构不变的差异均在“度”的范围,从而说明《功甫帖》主要藏印属于真印。
杨岩松:书画鉴定中的误区:挑毛病鉴定法
从书画鉴定实践中常见的“挑毛病鉴定法”,指出上博《功甫帖》报告使用了“有罪推定”,从鉴定观念到鉴定方法都存在着严重错误。
【其他】
赵华:苏轼《功甫帖》形式小议
待刊
从实例出发,对《功甫帖》的形式作出解读,《功甫帖》不是信札,而是一般迎来送往的拜帖
赵华:为什么碳十四测定不能用于古代书画材料的年代鉴定
解释了古代书画鉴定中材料鉴定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