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明代鸡缸杯拍出两亿八,买主是刘益谦(转载)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明代鸡缸杯拍出两亿八,买主是刘益谦(转载) 001.jpg 明代鸡缸杯拍出两亿八 2014年04月09日 08:45:00 | 责任编辑: 华夏 |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三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据新华社电 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此前估价2亿至3亿港元的鸡缸杯,也是这场拍卖中估价最高的中国古代瓷器拍品。 据介绍,斗彩工艺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用青花勾廓、五彩填色,有青花与彩瓷竞艳之意。鸡缸杯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抚之柔润如玉,绘画更率真可人。 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年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称,除本拍品外,存世的鸡缸杯仅有三件为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此次拍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伦敦藏家利奥波德·德莱弗斯夫人旧藏,后被玫茵堂收入囊中。玫茵堂在业界以收藏等级高而著称,尤其收藏的中国瓷器,都是各年代精品。 现存于世只有19只 据雅昌艺术网报道,“斗彩鸡缸杯”不足一掌大小,烧制于明代成化时期(公元1465年至1487年),因其杯壁上画有公鸡母鸡,故称鸡缸杯。现存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只有19只,其中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这只“斗彩鸡缸杯”是瑞士裕利(Zuellig)家族“玫茵堂”(Meiyintang)的藏品,1999年最后一次现身拍卖会的鸡缸杯也正是这一只。在当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这只鸡缸杯拍出了37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本次“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成交,也创下了中国瓷器的新纪录。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功甫帖》后,刘益谦更识货了? 《功甫帖》后,刘益谦更识货了? 作者:晓方斐翔2014-04-10 日前,刘益谦一掷重金,花2.8124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引来惊叹无数。虽然有关《功甫帖》的真假之争尚未有定论,但刘老板依然我行我素,出手更阔绰、胆子也更大。这位“只买最贵”的上海本地土豪,真的已经到了修炼到了“什么都不怕”的境界? 苏轼说:“功甫兄,分别在即,我给你写一条儿,留个纪念。”说毕,提笔写下,“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字。郭功甫大喜,从怀中摸出一只杯子,说道:“这次走的急,身上只带了这只祖传的鸡缸杯,送与东坡兄留个纪念。”翁方纲在一旁说道:“苏学士这几个字写得太神了,且让我双勾一遍,留待日后临摹。”当即取出一张油纸。此时刘益谦在边上看得眼热,朗声说:“几位都别带走,我出四千万美刀,全收了!”只见三位异口同声道:“成交!”#很多很多年以后,一位砖家在一本砖著这样写道# ——摘自刘益谦的微信 在买下鸡缸杯之后,刘益谦还不忘在微信上调侃一番,“各位兄弟姐妹,帮我把把关,这不是双勾填彩的吧。”加上随后的这段微信,可见他的春风得意。 这位生于1953年的上海商人和投资家,学历不高却聪明大胆。在股票市场上,他很快找到了快速而精准的赚钱方式,通过协议受让或竞拍方式,低价大量吃进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流通后再高价抛出;在艺术市场上,这位精明的投资者一样很快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方式——只买最贵。 自然地,刘益谦一跃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成为各大拍卖行最希望请到的贵宾。 《功甫帖》真假,至今无定论。今年3月26日,钟银兰、凌利中两位上博专家再度抛出“伪作论”,让沉寂一段时间的《功甫帖》之争再起波澜,被业界戏称为送给龙美术馆开展的“大礼”。但真去龙美术馆(西岸馆)看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功甫帖》以文献特展的形式,已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其中不仅有《功甫帖》实物,更有各方观点。 凡此种种,似乎暗示着美术馆的主人,对于这次争议非常淡定。 针对上博两专家最新发表的质疑文章,刘益谦的态度也与前期截然不同,表示目前只看到论文的上半部分,要等论文下半部分面世,看了完整文本以后再考虑是否回应、如何回应。而有意思是,上博专家的“伪作论”下半部分,至今没有看到,许多“挺刘派”专家则纷纷举出反驳意见。 刘益谦的精明,不仅表现在对《功甫帖》争论的态度转变。此次高调买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棋高一着。如果没有《功甫帖》事件,可能这不过又是一次豪客出手罢了;但经《功甫帖》一役,刘益谦的艺术品投资趋向已逐渐明朗,简单说,就是更识货了。 之前,大家都知道刘益谦购买艺术品具有一定冲动,只要他的专家顾问团看中的,一定全力以赴买下。早在1997年朵云轩秋拍的时候,一本堪称吴湖帆精绝之作的12开仿古《如此多娇图》,拍前估价120万-180万,已是天价,刘益谦最终报出214.5万元收入囊中,创下吴湖帆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近年来,一系列亿元拍品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刘益谦的身影,甚至有人说,没有刘益谦就没有中国艺术品的亿元时代。 “让市场说了算,相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买最贵的!”,这让刘益谦成为各大拍卖行的最大客户,甚至有这样一个说法:不少拍卖行的封面就是为刘益谦准备的。事实上,刘益谦也买下了许多拍卖图录封面的作品,包括《功甫帖》。 依笔者之见,《功甫帖》在刘益谦的诸多藏品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拐点”意义,它让刘益谦意识到,价格只是展现艺术品地位的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市场真正认可艺术品本身的艺术地位和价值。只有真正对于艺术品有研究,才能发现其更深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价格上的满足。或许这才是他此次毫不犹豫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真正原因。 熟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业内人士都知道,拥有这一瓷器的收藏家都是在业内具有影响力和实力的大家,无论是埃斯肯纳茨,还是坂本五郎。对于刘益谦来说,买下这件瓷器,或许能帮助他摆脱在收藏界“暴发户”的形象,这可是花多少钱都得不到的。 凭借着一己之力,刘益谦大幅提高了中国艺术品的市场地位,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其巨大的价值。不管“艺术品要买贵的”是否值得诟病,但至少,作为国内顶级藏家的刘益谦、王薇夫妇,将自己的收藏放入私人美术馆供大家欣赏,这本身就开了一个好头。 对于藏品来说,或许这也是最好的归宿。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华尔街日报也报道了。。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017.jpg “雞缸杯”熱銷景德鎮 圖 2014年04月11日 10:33:33 來源: 新華網 4月19日,在景德鎮被稱為倣古大王的向元華(左)在指導畫工繪制“雞缸杯”。新華網圖片 章武 攝 新華網南昌4月10日電 4月8日,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拍出2.8億港元,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在雞缸杯的產地景德鎮迅速掀起了一股生產銷售熱,各種高倣品和以雞缸杯元素的設計類產品面世,成為今年茶具玩家的一個新熱點。 4月10日,一名外地顧客在景德鎮樊家井挑選“雞缸杯”。新華網圖片 章武 攝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