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04 编辑
通常说来,艺术家的优劣是以青史留名为标准的。即使这种做法不全面——肯定有些优秀的艺术家在默默无闻中老死、穷死了,可那些“无名英雄”没有只纸片字传世,他们的存在等于不存在。所以,英雄还是得由青史留名的艺术家来担当。何况公众从来需要英雄,一个时代如果没有几个英雄撑门面,朝野上下肯定都不会答应。因此每个时期人们会推举出自己时代的英雄来,被选为英雄的人有福了。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艺术史大书特书的伟大风格,更是20世纪50年代领导国际潮流的“前卫画派”,藉了它,美国艺术第一次扬眉吐气,做成了国际领袖。历史给我们记载了一串光辉的名字:波洛克、德库宁、罗斯科、马瑟韦尔(RobertMotherwell,1915—1991)、莱因哈特、纽曼、克莱因(Franz Kline,1910—1962)??关于他们艺术成就的记载积案盈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地位愈加稳固,作品的市场价格愈加惊人。
艺术史便是由一个一个风格,一个一个大师叠加而成的,至少它在艺术史家的笔下如此呈现。艺术史家的工作活像建筑师,手中拿着图样,用历代风格和历代大师,一块块垒成一座艺术宫殿,供人瞻仰。倘若我们无暇接触真实的历史,便只能从历史学家手中接受这二手货——历史大抵是用这种方式流传的。这是人类生活中建立的起来的某种文化秩序,它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相反,它给人方便,使人便于从一团浩瀚无形的历史中掌握线索。
可我们要小心,一切建立的秩序都有一种强大的惯性。在物理的运动状态中惯性让我们轻松省力,在精神的运动中惯性也一样让我们省力——接受现成的概念,无需自己去观察并思考,但我们却因此会失去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因而失去领悟事物真相的机会。
接受艺术史家现成的定义,接受认可的英雄都是惯性的表现。假如我们离开这种惯性,历史甚至可以向我们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便是这里为美国艺术史上英雄们作谱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