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是有寓意。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清明节之意”;二,“清明坊之意”;三,即“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先生,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先生等。郑振铎先生甚至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1981年,孔宪易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孔宪易先生在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有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史树青先生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5-4-12 09:05 编辑

001.jpg 梅毅,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表层》等多部中篇小说。


国家一级作家,正高职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致力于西方资本市场研究工作,精通英、法等外语。曾著有《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表层》等多部中篇小说,并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三部长篇小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等)。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中国社科出版社)。多次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二00四年起,梅毅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历史总是叫人惦记》(世界知识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等)。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上述诸种著作的台湾繁体字版和韩文版也即将出版。

其还著有“新感觉主义”历史小说《玉体横陈》,“七分实,三分虚”广受好评。

其作品不仅仅在国内诸多大型网站受到成百上千万读者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也对其作品大加推崇。可称是国内极少的同时受主流文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散文作家。2010年,受《百家讲坛》邀请,主讲《梅毅话英雄》系列节目,其中《梅毅话英雄之鲜为人知的杨家将》(共6集)已于2010年12月4日播出、《梅毅话英雄之隋唐英雄志》(近20集)于2011年7月播出。

TOP

  2006年,天涯煮酒论史出了一个点击率百万、回帖上万的帖子——“明朝那些事儿”,此贴印刷成书后热销,现在已经卖出近百万册,而首发地就是天涯,按道理这本来对天涯社区是大好事,可惜被梅毅弄成了一场大风波。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以其诙谐的文笔,翔实的史料以及有趣的思路,赢得了大量“明矾”支持者。但是,当这个煮酒帖子连载三个月,点击率突破100万的时候,煮酒名人赫连勃勃大王跳出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声称百万点击率是煮酒的耻辱柱,指责作者是“书商的工具”,不但使用了点击率软件,还请了许多托儿在网吧里给他义务顶帖。光是指责还不够,赫连勃勃大王(或其粉丝团)又在当年明月的帖子里弄出了“尸体照片刷屏”“人身攻击”的丑闻。
  为什么梅毅会这样干?有熟悉的人说,那是因为他本人正在写一部《纵欲时代——大明朝的另类历史》,出版合同都签好了,结果天涯横空出世一个“当年明月”,赫连勃勃感到自己落了下风,这是关系到经济利益和写手名望的大事,大王怎么能不着急呢? 搞到最后,虽然赫连勃勃信誓旦旦说《明朝那些事儿》造假了,但始终没有拿出有力证据,他叫嚷的“法律解决”“司法介入”也都没影了。而当年明月在沉重的压力之下,早从天涯转移到了新浪,很快成为去年新浪非虚构类文学博客第一名,《明朝那些事儿》成为2006-07年历史类畅销书。虽然赫连勃勃大王极力挤走了当年明月,把自己的《纵欲时代》纵到天涯社区首页推荐的位置上,但他的书始终没有迈过“十二万册”的门槛,当年明月却在向一百二十万册迈进。
  赫连勃勃大王担任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的版主之后,做了以下三件滥用版主职权事情: 第一,大王本人在煮酒论史发表的任何帖子,大都在第一时间被加红加粗,置于显赫位置。按照煮酒版规惯例,只有出版实体书的帖子才能够加红,只有非常热门、质量很高的帖子才能加粗,但大王的帖子只要出现,无论当时是否已经出版,无论长度、质量如何,甚至在刚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就可以加红加粗。如果有网友提出质疑,赫连勃勃大王一概装聋作哑。这是他滥用版主职权的第一个例证。 第二,大王在煮酒论史严禁一切与《明朝那些事儿》有关的言论,热心读者转载的最新章节屡次被删,发表有关的评论(包括表扬、批评、商榷在内的所有评论)均不得露面,一旦有人发出这样的帖子,轻则删贴警告,重则封禁ID。许多网友保留着“赫连勃勃大王”的封禁记录,有的甚至一语不合,就封永久。 第三,在煮酒论史打压一切可能对他的“天涯第一写手”地位造成威胁的帖子。例如实体书热销一时的“流血的仕途”(李斯的故事),子金山的曹操,某不知名写手的大唐西域记,许多不同写手的太平天国故事等等,都曾遭到赫连勃勃大王的“使用点击率软件”“书商马甲”“毫无内容”“通篇扯淡”等指责。搞到现在成了潜规则——想在煮酒发帖连载获好评,必须先和赫连勃勃大王搞好关系,并不得侵占其“自留地”。例如,大王去年写太平天国时,许多写太平天国的帖子遭到了删除、封帖、转版务处理;今年大王写南明史,许多关于明清交替的历史文章获罪了。

TOP

002.jpg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男,1979年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原是顺德海关公务员。以《明朝那些事儿》成名于互联网,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明月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网络红人原被领导认为“很一般”,成名后获重用借调北京,现为中国海关总署缉私警察。2009年4月7日,作为全集结束本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七册,已经完稿出版。

TOP

5 人物语录
关于历史

       如果有一天,史记的文言文版畅销,我觉得才真正说得上是喜欢历史。

  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

  要懂得历史其实只有四个字——身临其境。要知道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那都是发生过的,不是忽悠人的。另外,历史也不是所谓白话文翻译过来的历史故事。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血淋淋的,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不能说是真懂,起码也是开始懂了。

  传统文化也好,历史也罢,都是让人比较难以理解的,关键问题是,讲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能保证讲述的内容真的能让人接受。

  第一个条件是你要真懂,如果没有真懂,就难以做到以小见大。第二个是你要有讲述的技巧和方式。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就不用做市场调查。

  年轻人迷上历史,往往不是因为喜欢历史,而是因为现实。因为现实太残酷,看上去似乎渺茫,所以才回头看。有一天,如果没人回头看,没人迷茫了,那么历史的作用,就真正地完成了。所以历史也好,传统文化也好,都适应现实而生。现实需要它们,它们就出现,现实不需要,它们就冷淡。强迫是无用的,吸引也是无用的。

  同样看历史,为什么有的人写出很深刻的东西,有人写的很浅薄。照抄没有用,为什么?就看你对历史的感悟力和了解。

  史书上一句话,我可以看到真实的历史几十年。

关于英雄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往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关于人生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关于责任

  就在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并将它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它的光辉,它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它的阴暗,它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关于天道

  而在遍览史书十余载后,我信了,至少信一样东西——天道。

  自然界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有了永恒的规律,春天成长,冬天凋谢,周而复始。

  人世间也一样,从它大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律永恒不变,是为天道。

  在史书中无数的尸山血河、生生死死背后,我看到了它,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我们,无论兴衰更替,无论岁月流逝。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污浊、混乱、肮脏的世界上,公道和正义终究是存在的。

  天道有常,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恒久不变。

TOP

明朝那些事儿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733]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748]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753]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755]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5]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768]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771]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775]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780]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788]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789]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803]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816]

  23.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忽不了。[824]

  26.这个“世代”到底有多久?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825]

  2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828]

  28.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830]

  29.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831]

  30.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31.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836]

  32.“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是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要隐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坚强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838]

  33.这是国家形象问题,换句话说,就算给得起钱,也丢不起人。[843]

  34.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用最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845]

  35.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眼前的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849]

  36.这就是传说中骂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骂,夸骂合一。[849]

  37.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850]

  38.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860]

  39.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861]

  4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862]

  41.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863]

  42.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870]

  43.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870]

  44.倭人为寇,是为倭寇。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872]

  45.四十个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要有四千个人,没准就敢去北京集资建房了(打不过地产商)。[878]

  46.事实证明,中华武术确实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干不过拿棍的和尚,管你什么“阴流”、“剑道”,几棍子扫过去全部滚蛋。[880]

  47.要说这本书(指《易经》),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882]

  48.一说起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总是千人踩、万人踹,什么葬送人才,禁锢思想等等,比黑社会还黑,比十大酷刑还狠,但历史已经证明,在那年头,这是一个最为科学的制度。在科举的考场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却有相对的公平,无论你是世家子弟,还是贫苦百姓,要想奔出美好前途,只有一个选择——拿起手中的笔,把那张考卷答完。然后封上你的姓名,等待着命运的来临。事实证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中第的最佳途径,想玩花样,走后门,几乎肯定是死路一条。[887]

  49.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度,外加唾液系统非常发达,且极具穷追猛打的狗仔队精神,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逮住就咬,咬住就不放。[888]

  50。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893]

  51.在日本史书里,战国被描述成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勇猛之士在万军之中横冲直撞,着实壮观。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桶狭间战役,那位威震日本,号称无人可挡的大诸侯今川义元,手底下的全部兵力不过四五万人,仅此而已。当时,一般战役两方人数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千人,要摆在中国,这也就是个仪仗队,不过倒怪不得日本同志们,毕竟人口有限,要组织个大规模战役难度太大,说句寒掺话,能战死个几千人已经很不容易了。[895]

  52.但就在宗礼准备预写他的第四次捷报时,徐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897]

  53.所谓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够消灭对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902]

  54.但是阅人无数的王翘翠依然选中了他,选中了这个可能明天脑袋就要搬家的倭寇,这似乎是一个毫无逻辑的选择,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权势。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我相信它的名字叫爱情。[905]

  55.为了实现日本同行光荣地去死,义无反顾地去死的武士道主义精神,把背黑锅啃骨头进行到底,徐海在出发前反复对他们强调,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最为强悍的明军,即将进行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正是实现个人价值(战死)的最好时机。[907]

  56.胡宗宪之所以如此安心,是因为俞大猷有一个公认的作战特点——“计定而后大举,兵集而后齐发”。通俗点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908]

  57.这也算是老把戏了,就如同水浒传里的林冲,好不容易上了梁山,王伦大哥却告诉他,要想入伙,必须下山杀一个人。作为梁山流氓团伙的头目,王伦的这一指示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只有杀了人,才能全心全意干坏事,并培养出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和深刻的危机感(出了事大家一起完蛋,谁也别想跑)。[911]

  58.如果要搞个三千年来的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孙子兵法》至少可以排进前五十名,此书早已打入国际市场,行销海外,这本书拿破仑买过,希特勒也买过,上到八十岁的老头,下到四五岁的孩童,都是孙子的忠实读者。[931]

  59.所谓军事天才,就是不用上军校,拿一本盗版孙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

  60.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但他仍旧活着。 

  61. 可惜,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62.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

  63.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可能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64.是的,即使你拥有让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全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65.失败不算什么,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66.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67.权力在给人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68.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

TOP

梅毅《书里画外说清明》要点:
1,插柳,清朝误认为结婚
2,尺八
3,黄胖(泥人)线断儿童手
4,水在河上春
5,钱选《宋代蹴鞠图》
6,清精饭《赠李白》
7,《目童人语》《青风》《阿宝》《大力将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