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3 编辑
2011年春季拍卖中,最大的新闻便是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的天价成交。拍卖结束后,近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最大买家刘益谦公开表示,这件作品是他委托上拍的。六年前,刘益谦以500多万元拍下齐白石《松柏高立图》;后来,他得知这幅画还配有一幅篆书对联,等到原藏家想出手时,以1200多万元购得,总“成本”不足2000万元,在几年后赚了3.5亿元。
这是刘益谦首次以天价艺术委托方而非购买方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齐白石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天价成交之后,刘益谦一如既往地在各家公司的春拍中穿梭。这一季,让他频频举起手中的竞拍号牌的,是油画及当代艺术。在中国嘉德(微博),刘益谦花费8165万元买下陈逸飞的《山地风》;北京保利春拍中的尚扬作品《黄河船夫》被他以3162.5万元的高价买走;在朵云轩买下的杨飞云作品《同行》成交价格达1092.5万元……接受笔者采访时,刘益谦说,今年春拍自己在油画上的投入高达几个亿,甚至超过《松柏高立图o篆书四言联》赚的钱。
在资本市场,刘益谦曾经被称作“法人股大王”、“资本猎豹”。他总能敏锐地介入具有巨大升值潜力的投资品,并在其价格巅峰将其卖出,达到获利最大化。将齐白石作品卖出,转身大规模地购入油画,刘益谦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油画市场的前景预期。他说:“我不想误导任何人,你们也可以认为我这么多钱买油画是因为我钱多人傻。”
趋势投资者
刘益谦选择艺术的原则很简单,只买最贵的。在他看来,艺术品市场上最贵的基本上等于最好的。各大艺术拍卖公司拍卖图录的封面往往是这个专场中最贵、最好的拍品,刘益谦对封面情有独钟,还因此被戏称为“封面男郎”。刘益谦表示:“购买艺术品就是要克服自己的恐惧与贪婪,既不能担心自己买贵了,更不要图便宜,你要知道你花两百万买的是一个艺术家一生中的精品,花两万只能买到他应付的‘艺术商品’。”
在拍卖市场,刘益谦喜欢“先听后看”。有一次,香港某公司上拍文征明书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件作品前面是文征明的山水画,后面是很长的题跋。刘益谦问了4个业内资深的专家,两个人说画好,两个人说画不好。说不好的专家给出的理由是画得如此精细的一件作品,不可能是一位89岁的老人能够完成的。但对于后面的题跋,四个人都认为是文征明的真迹。“文征明是不可能在一张假画上题跋的,最多他画不动了,叫一个他认同的人代笔,自己在代笔的基础上再修几笔,”刘益谦说:“基于上述这两个判断,我把这两件东西都买了。”
“听”过专家的意见,刘益谦会高调地在拍卖现场出现,他要“看”现场竞拍的激烈程度。在刘益谦看来,一件艺术品,如果竞争的很激烈,说明不止一个买家对于它认同。他喜欢这种“横刀夺爱”的感觉:“对手可能为了这件拍品查了一个月的资料,我只花了比对方高一点点的价格就把它买下,而对手一个月的功课也是为我做的。”按照与委托方达成的保密协议,在没有征得委托方或购买方同意的情况下,拍卖公司不得对外披露相关信息。天价拍品的委托方和购买方们都异常低调,极少露面,刘益谦打破了这个惯例。他总是亲自参与天价拍品的竞拍,以至拍卖场上的人对于他已经异常熟悉;在拍卖结束后,他也会坦陈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艺术品。这样“高调”的做法使得媒体可以轻而易举地为他列出“购物清单”,并能清楚地计算出每季大拍中这位大买家究竟花了几个亿。
“我买艺术品时,不会相信专家学者,没有一个专家成为收藏家的,就像资本市场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会成为资本家。专业知识只是一方面,要做好收藏,需要胆略、气魄等综合因素。”说这话时,刘益谦微眯起眼睛,显得满不在乎,甚至有些“狂傲”。
“就艺术品而言,究竟是投资还是收藏很难区分,应该作为资产配置的方式,”刘益谦说:“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艺术市场,我都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最近两年,各类艺术基金横空出世,更多的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艺术市场,并将有可能大幅度提升艺术品的价格。面对动辄上亿的艺术品单品,传统收藏家纷纷淡出。与现在进入艺术市场的金融资本相比,刘益谦比他们早了近20年,并已经进入了优化收藏结构的新阶段。
转向“买布”
“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喜欢买纸,女的更钟爱布。”北京匡时(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微博)曾这样戏言。他提到的便是刘益谦和其夫人王薇。刘益谦热衷于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多为纸本,王薇则喜欢布面油画。王薇对于革命题材油画的收藏已经形成体系,2009年,她的收藏“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以“国内最大私人藏品展”的规格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受到广泛关注。
十多年前,刘益谦曾以每张三十元买进的“认购证”,最终以六千元卖出,这使他身价过亿元。2000年在这里创办新理益公司时,加上他自己一共只有4个人。他相继囤积的2.5亿上市公司法人股,解禁之后,至少有30亿的市值。作为一个投资人,赚钱是理所当然的事,亏钱时要用最平静的心态对待——刘益谦赚钱总能赚到最后。尤伦斯7年前购入的一张国宝《写生珍禽图》如今获利3000万,而刘益谦则正在囤积类似“硬通货”的这类艺术品。他好像在做一个比资本市场的周期要漫长很多的长线投资,现在不靠艺术品赚钱,或许仅仅因为最后的交易对手还未出现,或者这些艺术品还没有像“认购证”一样涨几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