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短笛无腔信口吹 ——论郭泰来绘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1:49
标题:
短笛无腔信口吹 ——论郭泰来绘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短笛无腔信口吹 ——论郭泰来绘画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邓福星 郭泰来显得自由自在,像横坐牛背的牧童,他以欢快的线条和艳丽的色彩为音符,吹着响亮而不入时调的小曲。这是他最近在798“东方泰来—艳彩艺术展”给我的印象。 他的画绝对响亮。构思奇特,用笔率意,色彩鲜艳,题跋坦诚,我以前还不曾见有谁这样画过。 这些作品突出的特点是画得自由而随意。画家自由地想象,从天上到地下,从现实到梦幻,从古代到未来,海阔天空,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画家自由地描绘,他没有受陈规定法的限制,无拘无束,率意而为。他突破“中国画的底线”,颠覆了传统的“笔墨”,无视“以墨为上”的文人画惯例,极力凸显纯净而斑斓的色彩。他不把造型太当一回事,不在意逼肖现实物象,更不考虑作品应该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而去承担相应的教化功能。他用书写的线条去分割几何形体并加以连接,但又不搞完全的抽象,而将变形的具象形体同抽象的符号和色块组合在一起,在空白处加入即兴想到的题跋。这是多么自由而随意啊! 因为自由而随意地作画,所以泰来的作品不需要雕琢和掩饰,不需要拿腔作调,也不需要附加什么,而是平平实实地诉说,自然而然的抒发。因此,这也正适于以朴实无华,毫不做作的形式来表现。泰来的作品表达了他为人的直率与真诚,表现了他纯真的性情。他的作品时时流溢出率真的稚趣,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丰子恺老人笔下富有诗情的童心、童趣,想到马可·夏加尔画中童话般的神奇与浪漫。 因为画得自由而随意,也因为率真,泰来的作品看上去轻松而愉快。一方面,由于画家不愿让绘画承载审美以外更多的负荷,另一方面,他在作画时又一任性情,无拘无束,所以,作品轻松而不拘谨,惬意而不幽怨。读者可以毫不费力的赏览作品,不会遇到任何费解的障碍,并且,那欢快的线条、艳丽的色彩、稚拙的造型以及时有的天真和谐谑,给人的感受不是低沉和阴郁,而是鲜明而亮丽的,在欢快、活泼的基调中,含有几分诙谐和调皮。 然而,泰来作品中所表现的轻松和超脱,又好像隐含着淡淡的无奈和逃逸,在那自由和欢快的情调中,似乎藏匿着些许放纵与玩世,这是在当下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一种生存状态,尽管也许并不属于大多数人。这也是我曾经注意到,在展览会上一些年轻的观众在画前久久驻足的原因吧。也许唯其如此,才显示了泰来作品的敏锐和深度,表明就在创作的自由和随意之中,其实却契合了他创作的目的性。 的确,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看到黄公望式的矾头,黄宾虹笔下的远山,还有那些悠闲自若的“点景人物”,但是,它们的确同中国山水画大相径庭:尽管画家使用了颇像西方现代油画的色彩,用了立体派的表现手法,其中有马蒂斯的轻松和悠闲,有毕卡索的怪诞和隐喻,但它们毕竟不是油画。 泰来作品中那些拙朴的造型和纯净得近于艳俗的用色,显然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的营养,然而,并不可以因此将之称作民间绘画。凡此种种,只是作为画面中形式的构成元素而已。泰来的绘画同上述大师的作品是截然不同的,相较之下,泰来有着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主张。那么,在郭泰来作品中又体现了怎样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主张呢? 如果回看一下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就会找到一个解读郭泰来艺术的有趣的参照。所谓后现代艺术,虽然基于对自然、传统和历史的回归,以及对艺术的民族性和地方价值的重新认定,但却是一个没有明确的纲领和原则,没有代表性的风格和流派。它表现为一种自由、庞杂、兼容的艺术现象,如同美国艺术批评家休依森所说,“它是传统与创新,保守与更新,大众文化与上流文化之间的一个张力域”,不可以也无须“用进步与反动、左与右、现实与过去、现代主义与写实主义、抽象与再现、先锋与劣品之类的二分法去界定。”对于后现代主义,上述相对的两个方面不再有优劣和褒贬的意义。其实,它几乎把以往所有的艺术风格和流派都予以消解了,或者说都加以融合了。 后现代主义作为在西方艺术发展中出现过的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变革和社会思潮)自有其产生的原因所在,这是不可以也无须比附的,但是,在郭泰来的作品中,诚然有向自然、传统及历史回归的倾向,诚然有寻找和重新发现民族文化的倾向,诚然有消解多种艺术风格、流派,同时也是将其相互融合的倾向。 一种艺术现象或文化倾向的产生是彼时代社会现实的产物。在当下中国艺术潮流中,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出现也不例外。郭泰来的绘画艺术,看似清新、惬意,不循规矩,不计法度,犹如“短笛无腔”的响亮的清音,然而,这可能正是行将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现象的预兆和先声。 2011年12月5日于京东颐园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1:50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我前面一再提示,要观看原作;进一步地,与画家本人的接触了解也十分重要。就我本人所看到的原作而言,那就是正宗的中国画,并且是属于高端的中国画。其人虽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却是明净、纯澈,分明一颗赤子之心。就其作品来看,旨求与文人画同归而趣味相异,并具有了"现代感",这是可贵的价值所在。虽然眼下他的作品不免让人联系到毕加索,但仍然可以看出区别还是狠大的,并且郭泰来继续深入、发展、变化的前景也可以充分展望。此人的出现,与中国画变革发展的历史时机正相契合,可寄以大望。 当然我们也当看到,趣味变革是全局变革的先导,这个过程伴随着痛苦的矛盾和挣扎,观念的冲突。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1-12-12 11:55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一,我认为,郭泰来作品与“后现代”无干 二,我认为,中国式绘画是“超现代”的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1:5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哎呀 , 能写出来 文章 已经很不错了 。 伞老 不要 期待过高 。。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1-12-12 11:58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倒也是。邓福星N久没有写评论文章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1:5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下载
(53.45 KB)
2011-12-12 11:59
贴2个图图。。。。。。。。。。。。。。。
图片附件:
20111114174619_91716f47c2dcc8899aa27e64ed31e12b.jpg
(2011-12-12 11:59, 53.45 KB) / 下载次数 38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3318&k=1b2a9288aecaa5a47f5cc2fc0ee22171&t=1751744834&sid=7u958A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00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下载
(163.13 KB)
2011-12-12 12:00
--------------------------------------------------------------------------
图片附件:
111115125871e3fea26d4b8745.jpg
(2011-12-12 12:00, 163.13 KB) / 下载次数 357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3319&k=ad3613350d198e85bfd1d7dc2a0d091c&t=1751744834&sid=7u958A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01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quote]倒也是。邓福星N久没有写评论文章了 越争问题矛盾越多 , 要学会掩盖矛盾 ,哈哈哈 。。天地不争 ,而有大美挖 。。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1-12-12 12:0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国老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研究一下下五六七八十年以前的一个现象:黄宾虹的创作难道在当时只有傅雷等极少数人才真正欣赏与理解?不会吧,那时候也是高手如云,法眼如炬者也有,可是为什么他不能在那时脱颖而出?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0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13 编辑
因为那时侯 有苏联么 ,学列宾么 。 黄宾虹并不是职业画家 ,所以 ,严格说 , 不属于创作的范畴 。。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1-12-12 12:08
在在那之前呢?我是说,49年之前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12
那时侯 ,兵荒马乱 ,一片黑暗么 ,49之后才有光明的 。。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14
再 再 之前 ,就是 八大了么 , 八大之后 就 没有画家了么 。
伞老 拜八大 为师 , 对这些还不清楚 ?? 要再印证下 ??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17
如果 老齐 等人 ,49之前 OVER了 , 那也没有地位的 。。
艺术史 要从属于 政治史 ,经济史么 。。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19
要么 ,还有2种方法 。
1。自己带徒弟 。
2。花钱请编辑。。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1-12-12 12:20
要么 ,只好自己写 。。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