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陈子庄的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2 15:04
标题:
陈子庄的苦恼
最近买了一本陈子庄书信集
看了一部分——
这个人在解放之后
实在穷困潦倒
有时达到了衣不蔽体的程度
绘画应用之物时时短缺
我想这是他的画不能再上层次的原因之一
陈子庄经常画些小品
一方面是要节约纸张
其实这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
由于长期贫困
心头郁结 不能旷达
无法使自己处于上佳的创作状态
现在人们以他的贫困为噱头
对他大肆吹嘘
呵呵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4-12 15:16
“由于长期贫困
心头郁结 不能旷达
无法使自己处于上佳的创作状态”-----这些最好是处理成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2 15:18
是并列的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2 15:20
下载
(61.63 KB)
2012-4-12 15:20
图片附件:
1_200908081052341GC3E.jpg
(2012-4-12 15:20, 61.63 KB) / 下载次数 40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4189&k=4400806b4864f936fcf5736d4b74f1e9&t=1751714316&sid=A34C47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12 22:03
陈子庄,其实有些画画的很有意思 。
有些画则叫人看不懂 。。
作者:
宾南
时间:
2012-4-12 23:49
陈子庄很好,
好像黑白道也是很喜欢趁子庄的。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3 10:43
陈子庄才情很足
在当时属于二流画家
比现在所谓“一线大家”好的太多
陈这一代之后,中国画几乎丧失高度
他的弟子给他编辑的画论
真理与牢骚杂糅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4-13 11:32
逸,异也,外也,欲外也。中国历来有异之高度,更有不异之高度。谁更高,不好比的。一比,就把自己给约束了。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3 13:41
本帖最后由 第卅一号 于 2012-4-13 14:25 编辑
高度是基础
没有一定高度无从谈逸
然后
逸而不失高度
有高度而不失逸
我想这样比较好
逸和高度不能对立起来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4-13 14:31
你没看仔细我的话啊。在上了品的画中,只可分二种:非逸品,逸品。
作者:
小狮子馆
时间:
2012-4-14 14:17
我對他還不太瞭解,只記得有一次在保利他的專場,拍的很高的
作者:
黑白道
时间:
2012-4-14 22:42
陈子庄山水尚趣,格局不大,
这与他的见识有关。
生前,他拘在巴蜀,
看得上的人很少,
交流的人自然就少,
听他儿子说,好像就去过一次北京,
见识少,与他的性格相关。
当时要是他到台湾,
也许会好些。
作者:
黑白道
时间:
2012-4-14 22:59
本帖最后由 黑白道 于 2012-4-14 23:03 编辑
陈子庄格调比较高,
得黄宾虹真传,
是简化的黄宾虹。
其作品近年在拍场一直被冷落,价位很低,
在他儿子没钱喝酒的时候,
我断断续续买过很多作品。
04年曾经鼓励我的朋友,
当代板块,
山水买陈子庄,
人物买周思聪,
后来我也不玩了。哈哈
但是当时的判断的是正确的。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4-15 12:44
大致上
他署名南原的时候
近齐白石多一点
署名石壶的时候
近黄宾虹多一点
周思聪还是要差一些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7
大致上
他署名南原的时候
近齐白石多一点
署名石壶的时候
近黄宾虹多一点
周思聪还是要差一些
第卅一号 发表于 2012-4-15 12:44
下载
(56.67 KB)
2012-4-30 23:17
图片附件:
01300000208920121983875763935.jpg
(2012-4-30 23:17, 56.67 KB) / 下载次数 22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4636&k=71dc5a8d16c4a7231f5fa3f30a87e1d6&t=1751714316&sid=A34C47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8
陈子庄谈艺术中的趣味论述
(我引用的是2000年中原出版社的书)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8
选10条。
1)汉简境界高,首先是朴素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9
2)李白《上阳台贴》,易生错觉。(可能指神态生动 ,妙趣横生之意)
如太白 ,似乎写的象 大 二 日 。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9
3。北魏碑,取锋利二字足矣。
这个就不贴图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9
4)陆机 平复帖 ,物我两忘 ,无一点着相。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9
5。隋碑,可学其开展明朗。
这个也不贴图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19
6)明人书法直是门外汉。
而沙孟海则说,明人在贴上下功夫最深,我们该如何看待二人的分歧呢?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20
7)伊秉绶学《郙阁颂》
-------------------------------------------------------《郙阁颂》,资料少些。
《石门颂》,字字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西狭颂》则笔势平稳,《郙阁颂》字体,厚重古 雅,——《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该书由北京中国书法研究所编著)
《郙阁颂》,此碑为仇绋书,为汉碑中之署有书家姓名者。用笔结字,方整凝重,大气磅礴,如巨象 蹒跚,夏承飞舞以巧胜,此碑厚重以拙胜,分道扬镳各擅胜场,八分至是,真是万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麦华山,现代书法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历代书法讲座》
气势磅礴 大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审美课题。《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汉刻名作。与《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相比,其一种古朴自然, 言简意远,驰骋八极,吞吐六合之大巧若拙的格调,是足以让我们为之倾倒折服无已的。这是一种真正 的造化之功。——陈振濂:当代书法理论家。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大巧若拙之美——摩崖书》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20
8)杨砚山写〈礼器〉得其神,入化境。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20
9)吴昌硕隶书有天趣。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3:21
10)公孙长子,北魏碑写的不错。
-------------------------------------------------
公孙长子(1882-1942年),1882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同福乡(今内江市东兴区同福乡),原名余切,又名兰陔,字培初,化名公孙长子,民主主义革命家和著名书法家
作者:
第卅一号
时间:
2012-5-1 15:53
回复
27#
cadm5525
这是什么东西?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