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九峰雪霁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12 21:52
标题:
九峰雪霁图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下载
(178.75 KB)
2012-4-12 21:52
九峰雪霁图
图片附件:
Gucn_2011090768615131840Pic1.jpg
(2012-4-12 21:52, 178.75 KB) / 下载次数 40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4190&k=b882e635d3949e4755a9896acc7d789d&t=1751748311&sid=mJtkQq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12 21:5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这个 ,伞老应该很有兴趣 ,哈哈哈哈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4-13 12:1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非常之作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4-30 21:31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简介 纸本,墨笔,纵:117cm,横:55.5cm。 本幅自识:“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钤 “大痴”、“黄氏子久”、“一峰道人”。 鉴藏印有:“怡亲王室”、“江夏”、“黄楼”、“安仪周书画之章”、“晴云书屋珍藏”、“大玉主人珍玩”、“古香书屋”、“黄氏仲明”、“仪周鉴赏”、“棠村审定”、“蕉林”等十余方。 作者 是图作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为黄公望81高龄之作。作者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汇集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全真教的崇拜。该图系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时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霁寒意,画意肃穆静谧。图中的中、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坡边微染赭黄,远处九峰留白,以淡墨衬染出雪山,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作。 赏识 此图画雪中高岭、层崖、雪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洁净、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画面采用了荆浩、关仝和李成遗意,并参从己法而成,用笔简练,皴染单纯,淡墨烘染的群山与浓重的底色相辉映,映衬在洁白如玉的雪地上分外突出。意境十分深远,恰当地表现出隆冬季节雪山寒林的萧索气氛,极具艺术感染力。是黄公望雪景山水的典型之作。画上自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 著录于 《法书名画见闻表》、《清河书画舫》卷一一、《真迹目录·初集》、《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八、《大观录》卷一七、《墨缘汇观·名画续录》、《图画精意识》。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5-1 23:12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狠明显,到了元代,许多画人的染工远远不及北宋南宋了。也许正是趣味变化使然。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5-2 14:0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这个却不知道是那九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5-2 14:12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全真教就是在王重阳在胶东牟平昆嵛山创立的 ,全真七子居然全是山东人。 昆嵛山据说风水很好 。昨天CCTV4《走遍中国》报道的。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5-2 14:2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古代绘画的名字,未必是作者自己命名的。九,是狠多的意思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5-2 14:2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7 编辑
我正准备找点名字,好参考。 九天,是我想到的很得意的名字。 这个雪霁很有点趣味。。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