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牛排牛血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宾南
时间:
2012-5-22 20:57
标题:
牛排牛血问题
艺术市场上的“牛排与牛血”
刘九洲
上周关于“钱多钱少”的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一次我们讨论“知识密集型艺术品”,这个话题,依然与金钱有关。
如果一个人,用1万元,买到了价值100万元的艺术品,从新闻角度来看,这个信息值得报道,媒体会说,这是“捡漏”。现在电视上也经常重复这个词,其实,这个词汇,主要用于小额交易。你如果用1000万元,买到价值5000万元的货色,一般我们不把这个情况称为捡漏,捡漏这个词汇,其实暗含着“任何人都具备那点资金”的含义。
捡漏的对象,一般都是属于“知识密集型艺术品”,就是要靠知识去辨认的那些艺术品。知识的进步,一方面靠各种艺术史杂志公布的新研究成果;另外一个就是每个人私下研究的成果。知识的特征是“进步缓慢”,往往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更新。过去两年中,嘉德四季的佚名绘画,价格上升猛烈,说明了市场中有一部分人,认识到其中包含着宋画,这个时候,判断是否准确就成为关键因素。董其昌书法价格,最近迅速抬升,这说明市场中一些藏家开始认识到,董其昌书法不是以前说的“都是赝品”,很多真迹以往被当成赝品了。
从研究层面上看,20世纪疑古思潮对艺术史的冲击很大,出现了冤假错案,譬如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梁楷《右军书扇图》,徐邦达在著作中说这是赝品。2011年12月,这件作品在《兰亭》大展中展出,根据目前对宋画的认识,以及多个学者对梁楷的研究,可以判断这是梁楷真迹。如果市场上出现这种真伪结论大反转,将极大影响价格,这就是“知识密集型”艺术品的主要风险。
也有一些反过来的例子,就是以往一些被认为是真迹的宋画,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那可能是赝品。从长期来看,知识可以决定性影响市场价格,但是以前这个速度很慢,现在因为信息传递很快,所以这个速度,也越来越快。
如何面对这样的风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虽然投资艺术品不像“赌石”那样风险很大,但是如果你不去认真面对艺术史变化,那么面对“知识密集型艺术品”的时候,总是很不利。
如何面对这个风险呢?我打一个比方,好比你去餐馆吃烤牛排,那么你就得准备承受那个烤好的牛排,还带一点牛血。当然,你可以确保绝对没有牛血,那就是一块100%烤熟的、黑乎乎的牛排,熟是熟了,可是也没有任何香味了,那你何必点牛排?
总之,在艺术品市场,你如果不去拼资金,就得拼知识,没有第三条道路。
有人说,我就是不愿意别人对我花钱买的藏品,说三道四,所以我一定要安全,一定要那个黑乎乎的,没有滋味的牛排。其实,顶级艺术品在私人手上的时候,别人总会评头论足,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评论你的藏品,你应该高兴,除非你收藏的是《五马图》或者《林泉清集》,大家就都没有话说了。
图片附件:
20120522.jpg
(2012-5-22 20:56, 502.39 KB) / 下载次数 763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5264&k=96bf7e692f2fcc8b30808aab4dd0ab44&t=1751714131&sid=IHdh8h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3-10-13 13:08
恩!
这样的电子版
回头在统一整理阅读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