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王椿淳油彩绘画欣赏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9-28 20:21
标题:
王椿淳油彩绘画欣赏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下载
(135.52 KB)
2012-9-28 20:24
一。形式构建 艺术是对表象背后的永久结构的再创造。 -----------迈尔 格拉菲 《现代艺术》 《九天》在画面上下部分,都进行了压缩,以壮观的形体结构在画面中“重构”一种“全新”的山体,山体的结构态势,呼应延绵,如刚喷发完的“新天地”。而下方的小树却又在展现着较现实的“景观”。微风柔和的吹动,日光轻轻照射着这个宁寂却又无限丰富的世界,下方,风吹云朵缓缓飘移,这是宏大壮阔的“荡胸生层云”的美景,似乎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图片附件:
12051911074517716678f59764.jpg
(2012-9-28 20:24, 135.52 KB) / 下载次数 52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6777&k=9dda35b7f45f51c0c852783ce259d8d9&t=1751746510&sid=isIQQf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9-28 20:40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贡布里希在《木马沉思录》中说道:“外出再现可见世界的艺术家不单单面对着他试图模仿的中性形式的庞杂事物。我们描绘的是有结构的宇宙,它的有力的主要线条仍然由于生物和心理上的需要而弯曲成形,不管它们被文化影响遮盖的多么厉害。”我们看此作左面的橘红色似乎暗喻火山刚刚爆发完,在大片厚重浓郁的墨绿色调中闪耀着火焰,云团在慢慢游荡:风雨过后,天晴出云。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9-29 20:0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画面形体结构的外观,如传说中美丽的花果山,山石玉体横列,七扭八歪,仿佛天生就应该这样潇洒自然的堆积,内在结构联系却又是紧整严密,波澜起伏,恰好能让观者神清气爽。艺术评论家弗莱曾经说道:“呈现在艺术家视觉中的实际对象首先被剥夺了那些我们通常借以把握其具体存在的独特特征--------他们被还原为纯粹的空间和体积元素,在这个被简化的世界里,这些元素得到了艺术家感性反应中的智性成份的完美重组,并获得了逻辑一致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9-29 20:11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二。空间探索 著名雕塑家贾克梅蒂在谈论创作是曾经说道:“一个上下四面八方浩瀚的空间在我眼前展开,几乎无边无际。”画面的二维空间再造三维物体曾经被认为是巨大神奇的艺术发现,空间曾经被认为是一个空盒子,可以盛装任何一物,贾克梅蒂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探索空间是感性的、视觉的、混沌的,因而也是更为自然的、更为人性的。艺术家的探索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艺术家期待空间的无限伸展性,再此基础上,探索无限变化性,而不仅仅是一种再现或表现关系,艺术家更期待空间和物一同生长,彼此关照,融为一体,氛围出现了,它不能离开每一个个别之物,却比空间多了更多美学意味:无限辽阔,自由变换,静观自得,欢快喜悦。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9-29 20:4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九天》的空间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山还是山,却又不再是山,而成为氛围的一部分:或荒凉,或壮观,或沉稳,或涌现,或喷发,或激越。。。。。。在《竹取物语》,《戴胜图》中,都可以欣赏到这种给观者带来感同身受的空间展现。夏皮罗的论述也许是对此种空间探索最合适的注解:“那是一个能满足他与世界之疏离,静观关系需要的空间,因此画面空间才异乎寻常的静溢---------那是对欲望的真正悬搁。”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10-1 22:5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5 编辑
。。。。。。。这么复杂啊。。。。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0-3 19:2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5 编辑
[quote]。。。。。。。这么复杂啊。。。。 这还不是很复杂,你老想想,这个东西,要是太简单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画家了,这太危险了,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