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12年秋拍,从嘉德拍卖看当代艺术油画市场的演变。 [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2     标题: 2012年秋拍,从嘉德拍卖看当代艺术油画市场的演变。 [转载]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书画的关注度相对要比油画好,西画中, 当代艺术的观念类几乎很少人关注。 看来油轮斯,稀客,民生等大资金的撤出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伞老,老A都直接明说了, ------------ 油轮斯,稀客,民生等大资金的撤出对市场的影响很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苏富比纽约拍卖,瓷器古董人气很好,后天失书画拍卖。 瓷器的精品今天开拍,几件古董超过百万美金。 一件事龙门石窟的头像,经过激烈竞争,被港台买家买走。 另外一件晋代佛像,伦敦著名的古董商与电话委托的买家争夺非常激烈,最后电话买家一百多万买走。 另外的青铜精品一百多万美金被上海买家买走。 瓷器类有几件重器,虽然品相不太好,但永乐青花,嘉靖五彩名品,另外还有乾隆转心瓶,都有可能卖出百万美金。 后天的书画拍卖,政绩的拍品与春季相差太大,春季有罕见的古代书画,收藏价值很大,最终卖出高价。 而这次没有看到任何的好作品值得竞拍。 纽约市场的特点是瓷器虽然有好拍品,但大多品相很差。 而其他的古董来源不仅仅是美国,这次的拍品最好的青铜器来自于日本。 另外,牙角类拍品市场一落千丈,由于美国及中国的限制,市场已经彻底崩溃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images.jpg 这件嘉靖五彩鱼纹罐,罐身是拼起来的,但还是卖了一千三百多万人民币!   这次拍卖最大的特点是新买家进场,纽约的拍卖场有几件好拍品,但品相很一般。

图片附件: images.jpg (2012-11-5 10:44, 9.5 KB) / 下载次数 255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6947&k=e32be49059b1a0f26e1beff2944c1014&t=1751762094&sid=i59jXw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今天收到香港苏富比拍卖的画册。 苏富比香港当代艺术秋拍,还是老一套,但当代艺术的价格全面下调,市场的关心度在下降!前几年最高价的几位画家价格大幅图下调,偶认为还没有见底, 市场反映如何? 中国书画,缺少激动人心的拍品。 瓷器古董,枚茵堂第四期拍卖,个别除外,质量下降很多,欧最喜欢的一件元青花高足杯,确实是好拍品。 青花官窑拍品,张女士的康雍乾藏品很好,雍正红彩青花大盘确实是一流,但与她收藏的彩釉比,其他的青花器略孙一筹,她收藏的乾隆洋彩葫芦瓶确实是一流的国宝级藏品,捐给上博的雍正粉彩瓶也是绝对的国宝级。 胡惠春旧藏主要是青三代的单色釉,质量很好,但价格不菲,市场如何反映值得关注,由于胡惠春的拍品质量,有行家认为这次拍卖有可能要创造康雍乾单色釉的记录, 虽然与宋代单色釉汝窑官窑价格无法比,但这次的估价竟高达两千万。 其他的类, 主要有钟表首饰珠宝类,还有红酒类。 这次拍卖缺少最受市场喜爱的彩釉,有一对主推的乾隆洋彩瓶,价格四千万。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5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今天的苏富比香港油画当代艺术拍卖观感: 1, 二十世纪的传统油画市场要比前沿的当代艺术好 2, 当代艺术的买气更加低迷,现场几乎没有什么买气,电话委托为主。 3, 很多当代艺术名家的市场价格严重下调 4,更多的是观看,而不是购买。 很多的成交价是在电话中进行。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这次拍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已一亿九千多万港币远远超出了以观念为主的亚洲当代艺术刚过一亿(包括张晓刚,岳敏君,刘野,曾凡治,方力钧,刘晓东,刘偉,王广义,等等几年前市场很红的犬儒主义政治波普艳俗画派的画家,也包括日本韩国等)。当代艺术市场的衰落如此明显,在价格大幅度下调的拍卖价还是大批的流派,推手的资金退出,新买家对这类的作品缺乏兴趣,未来的市场会更加低落。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虽然缺乏激情,但市场的真实性不容怀疑,无论是现场还是委托,都证明了市场的生命力。 有些很少听说的海外画家,作品价格合理,市场反映好,一位美籍华人画家武泽甌,好像是这个中文名,这次有好几幅作品拍卖,价格合理,这次的拍卖结果很好就是例证。 另外,真正有创意的作品也很受市场的欢迎,证明了市场的成熟。 这两类拍品在市场的总份额中继续下调,大概仅仅占百分之十。与几年前的市场比使今非昔比。 今后两天是书画,瓷器古董类,还有首饰钟表类,苏富比最重要的市场,秋季拍卖的序幕拉开。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U113P5029T2D513659F26DT20121007150709.jpg 苏富比拍卖今天结束了,市场的反映基本同预测的相差不大。 股东瓷器今天的拍卖共有五场,其中一场是中国清代油画肖像,有十几位乾隆时的军官大臣肖像,与评定西川有关。最终没有拍,这批画是当年八国联军时德国人带走的一批肖像画,后来被一位专门收藏稀有书籍历史文件的书画商人所藏,有人将这批藏品都买下来。欧估计是中国的机构。 另外一场拍卖是胡惠春的藏品,全部是单色釉,几乎全部是当年从上海收藏带到香港的藏品,全部是真正的官窑,品相完好,拍卖结果全部卖出,而且很多都已高于高股价卖出。 紧接着是香港著名人士张女士的收藏,共有五件,两件流派。 一件是青花天球瓶,一件是康熙釉里红摇铃尊。后者是价格过高,前者是市场对清代普通官窑青花瓷的热情下降,看来中国的收藏群体成熟的很快。 过去名人的藏品拍卖的价格高,今天藏家要看拍品本身是否与市场相符。 今天的最高价是一对乾隆洋彩绶带葫芦瓶, 原来藏于俄亥俄的一位著名藏家。 拍出了一亿多港币。 再次证明了中国市场的成熟。这件洋彩,当年清宫的制造成本就要高于普通官窑青花瓶很多倍, 而且存世量很少,而乾隆的青花天球瓶或者梅瓶赏瓶基本是送给立功大臣军官的赏品,与洋彩主要为清宫使用相差很大。 当然清三代也有很好的青花。 枚茵堂藏品第四次拍卖,经过三次拍卖,这次是强弩之末,最好的几件是元青花高足碗,乾隆黄釉刻龙纹瓶,雍正粉彩团花蝶小碗,雍正窑变尊等,拍出的价格很高,但很多的拍品品相很差,甚至有的完全不符合所描述的拍品,最终流拍也是情理之中。

图片附件: U113P5029T2D513659F26DT20121007150709.jpg (2012-11-5 10:47, 31.52 KB) / 下载次数 285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6948&k=8f6896301e055885efcb5f24b94dcd65&t=1751762094&sid=i59jXw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苏富比秋拍,最大的类还是古代文物瓷器等,估计共达到七亿多, 其次是钟表首饰,五亿,书画四亿, 油画三亿多, 以此,可以看出钟表首饰的市场份额在上升,油画基本保持份额,但最终要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即使是在传统拍卖较好的苏富比,市场也在萎缩。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在油画的市场中比例越来越大。 古代艺术文物瓷器,最重要的是拍品的征集,这次乾隆洋彩绶带如意瓶就是一例。 这件拍品具有古代瓷器中的重要特点,皇家御制的精美,市场的稀有性,历史的创新性等收藏价值。 目前所知的乾隆御制洋彩器,大多数被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垄断,研究当年故宫的记录,主要是皇家垄断,市场很少出现。 这些特点决定了高端市场的追逐。 这次拍卖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藏家的成熟,更重视拍品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名家收藏历史。 征集到的胡惠春收藏,仅仅十二件单色釉拍品,但市场反映很好,而枚茵堂拍品中的有些拍品问题很多, 张女士的收藏,名气很大,但质量不佳,价格过高的拍品,市场已经丧失了购买拍品仅仅由于某名人收藏过的拍品的兴趣。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6 编辑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无论是市场反应,还是国际媒体,雅昌记者的题目《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黑色星期天》。 裸泳,白菜价,神话的破灭,“2012年10月7日也许是艺术圈选择遗忘的一个星期天。当晚香港蘇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几近遭遇集体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底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八年”曲终人散”。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8

david+ 发表于 2012-10-12 09:54
张晓刚那天5万块了,我肯定要............

本人很欣赏他的风景
那就不是白菜价了,那是过剩白菜价! 欧更喜欢他的早期自己画的作品,晚期工厂生产画,白菜价也不要!

刘晓东的二十万都没有买家,过去的买家去那里了?   
一位朋友注意到,CEO在当代艺术还没有拍到三分之一,就离开了拍场,真是馋不忍睹!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8

david+ 发表于 2012-10-12 12:13
何多苓有没上拍?什么价了?

个人认为,还活着的画家上拍,是件超级搞笑的
为什么很搞笑?

何多苓,欧不记得了!

现场主要是业内的人,各大拍卖行的人来看市场的,各个媒体新闻杂志记者,画廊,等,外国西方的来了很多。  

拍卖现场的气氛是欧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以来最低落的,甚至低于金融危机时。 原因是金融危机时,拍卖不景气的原因是宏观经济市场,而这次是拍卖市场对这批捧起来的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价值的反应。 相对于中国二十世纪油画,当代艺术的崩溃反差非常明显。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感觉这还不是谷底,雅昌的记者用白菜价来形容,只有在现场才会感觉到市场的冷。 长远来说,鸥认为关键是这些画家的艺术,究竟有没有艺术价值?  如果有,市场的变化并不需要担心;但如果缺乏艺术价值,即使是今天市场的价格还是无法支撑其真实的收藏价值,最终这些画家的画,会同当年六七十年代西方的一批抄袭大师的风靡画家一样,有的被吵起来了,但最终被历史无情的淘汰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9

北京秋拍,几乎都挤在同一个时间,最令人失望的是嘉德,后起的拍卖行,匡时,赢时,等,作的越来越好。

嘉德的商业模式,既不是中国的嘉士德, 也不是苏富比,包罗万象,却没有规模(保利的规模是最大的)又失却了自己的特色,又失去了行业老大。 明显走下坡路。

保利以其自己的独特模式,世界征集的规模,明显拥有行业老大的特点。

保利的规模,匡时的创新思想,另外的几家的专业化做得很精等,都在压缩嘉德的商业空间,而过于谨小慎微,造成这次秋拍的拍品质量下降,拍品质量全面下降。

这次秋拍,当代艺术的市场份额下降的非常严重,远远高于大家的想象。 最重要的市场是书画,古董瓷器杂项。家具市场由于拍品质量很差,市场反映冷淡。北京紫檀博物馆的陈丽华的拍卖品, 成交只有百分之十几,是欧多年来在世界拍卖场上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 其他的拍卖结果也大多差强人意, 作为老嘉德的客户希望嘉德今后能够作的更好。

市场确实够冷,但有的拍卖行,敢于征集好拍品,得到了回报。 而最保守的拍卖行,征集的东西缺乏收藏价值,拍卖场反馈冷淡。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5 10:49

嘉德秋拍,油画当代艺术,市场份额继续下跌,仅仅占总份额的百分之六点八。 瓷器杂项类占近百分之三十,书画占百分之六十五。 嘉德秋拍,由于征集的过于保守及新拍卖行的强烈竞争,瓷器杂项类成绩不佳,并不是由于市场缺乏需求。 书画的市场下跌很明显,但还是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但书画,特别是现当代书画,并不缺乏货源,主要的市场,特别是高价市场缺乏买力,造成的市场下降。 下个月底,香港嘉士德,保利等重要拍卖,最终会对2012年艺术市场画个什么句号,会对明年的艺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11-12 10:28

这种内容我一般不会仔细去看去想,想也没用。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17 15:23

这种内容我一般不会仔细去看去想,想也没用。
王椿淳 发表于 2012-11-12 10:28



    这是老A发的帖子,老A很有意思。。。哈哈哈哈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2-11-19 10:46

知道是他写的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