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间英勃气 驰骋复纵横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2-11-24 16:33
标题:
人间英勃气 驰骋复纵横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4 编辑
人间英勃气 驰骋复纵横 ---- 读郭泰来 同声相和,同气相应。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以及万事万物之间有一种“同韵性”。一旦达成同韵,就会产生欢喜。因之,不同的人对不同级别的艺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一旦对上了号,就喜欢得紧,即便是人种不同,文化不同,习性不同。世界真是奇妙。 郭泰来先生的画作原作,我于己丑年正月头一次在他的工作室看到,十分地喜欢,满目惊宴,余音绕梁,居然连续两个晚上都没有睡好。 后来一直想,这是咋回事呢?一日把玩水晶石,忽然明白了:气,原来是气的缘故。风水学术说水晶气场有益健康、转运。郭先生作品巨大的气场导致我一时不能适应,故而失眠。 气之所在,气象万千;气之所运,言辞不尽。气为神之将,神乃气之帅。气的波动为韵;气韵,所以生动。郭先生作品之气,浩然而不失温婉,豪壮而兼备儒雅。他的作品,形制很大,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色彩鲜艳夺目,效果很有力很强大,张力巨大震撼人心,确实是上乘杰作。 粗看一眼他的作品,会有怪异的感觉。然而,这大约是属于阎立本看张僧繇一类的事。待第二遍看,就会看出味道来了。由此知道,他的作品殊为耐看,亦须细品,细品有味。郭先生的作品能到今天这地步,中间经过了诸多的艰辛、痛苦。许多作品貌似涂鸦,实际无论构成、色彩等都经过仔细推敲,自有一番苦心、功力在。说是涂鸦也对,只是这是一种高级别的涂鸦,严谨中达到自由的涂鸦,厚积之下听凭心性的挥洒。我观其作,气甚雄壮而内敛,不以表观悦人而人自悦之。其用色微妙自然,特有味,而且郭先生把山、石、树、水等都作了个人特有的处理,由此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使我们得以分辨出他的作品。 从作品看,他显然是受到了诸多艺术大师的影响,个人认为比较突出的是毕加索、米罗;1990年代以后,他逐步地抛开了原有的美术训练所习得的技术,开始了新的自我选择,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画面突出了块面与色彩的主观选择,淡化了笔触,同时其线条也基本上只是起到块面边界的作用。画面的内容日益简化,色彩更加单纯,构成却更为紧凑,张力骤然加大。这一切的转变,使得他得以在画面上充分地显现自身独有的气质,无障碍地传达出作为一个生灵的与众不同的神与气。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读画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感受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气息。郭先生作品的气,让我本人如临春风思浩荡,如望秋云神飞扬。连夜不眠,难怪难怪。 郭泰来先生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杭州人。也许是基因的关系,形成了他兼具南北、以北主南的气质。而他的作品,恰是他本人气质的绝好写照。北方大气,豪放,如果过了,就会成狂野,板刻;南方温婉,柔和,如果过了,就会是软弱,轻薄。郭先生却极好地中和了这二方面,这与人与生俱来的天份有关,更是与他博学多才,跌宕人生有着密切关系。命运也许已经注定他的绘画进入这一时代的美术历史。谁知道呢?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