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小试蓝瑛拟高彦敬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6 12:25     标题: 小试蓝瑛拟高彦敬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云林秋霁。油彩布面,50x60cm,2013。 有朋友不喜欢这种画法。实际上,这是传统没骨法与米氏云山结合的产物。一般来说,米家云山纯以水墨出,效果没得挑剔;但是,没骨画不配上红绿色彩而完全以水墨来处理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有墨无笔”。

图片附件: 1.jpg (2013-1-6 12:25, 26.72 KB) / 下载次数 761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301&k=73745972846da06964e21bf70eb511d3&t=1751726637&sid=ZXk77K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6 12:2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梁太后看了表示没有特别喜欢,理由是:画太简单了。我勒个去,直接晕倒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6 20:4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哈哈哈,伞老知道你的画多难写评论了吧 。。哈哈 我看到这种画,除了按照套路列提纲,拼命找哪怕有一点联系的画论之类,就是使劲引用 诗词小品。。。 或者,直接把关于逸品的很多很多论述,使劲引用 。。。这样,即使错了,我也不会有很大责任。。 万一对了,哈哈哈哈 ,那就是又有些蒙的意思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6 20:48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这个叫 杏花春雨江南,还差不多 ,哈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6 20:5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121231181420af3568a10d4219.jpg 太后可能是这个意思,颜料你使劲浪费 ,画布不能这么浪费。。 还是。。这种作品比较过瘾 。。

图片附件: 121231181420af3568a10d4219.jpg (2013-1-6 20:55, 135.52 KB) / 下载次数 641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302&k=860bf39fd2bf8269f1ffb52124abb095&t=1751726637&sid=ZXk77K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7 10:18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quote]这个叫 杏花春雨江南,还差不多 ,哈哈哈哈 主要是那大红,下次再画此画时,得换一换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7 10:20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这看上去有点新金陵派的味道 ,所以要换。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7 20:1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quote]主要是那大红,下次再画此画时,得换一换 红配绿,花簇簇,哈哈哈,很好,伞老不妨再晕上一晕 。。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7 20:1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但是,没骨画不配上红绿色彩而完全以水墨来处理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有墨无笔”。 ======================================================= 伞老言外之意,此作笔墨俱嘉??哈哈哈哈。。。
作者: ylli    时间: 2013-1-8 03:3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2 编辑 放个大点的看啊。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8 10:40

回复 9# 国际码头


    所谓有墨无笔,实际上也就是无墨无笔了,最反面的例子就是晚清民初的吴石仙,墨气重重,真当吓人。因为,笔墨相连,不可分离。至于色彩,是中国画历史上断断续续地延伸下来着的,除了最早时期,之后一直为纯水墨所占据的主流排斥,客观情况就是如此。其有三大类:没骨,青绿,浅绛。----除了后者,其要点在于,体量分布在皴法之外。

我个人倒还挺喜欢这张画的,嘻嘻。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8 10:42

回复 10# ylli


    跃哥,我最近以来一直借微博发图,因为破电脑处理手机图片实在太慢了抱歉。。。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8 17:30

回复  国际码头


    所谓有墨无笔,实际上也就是无墨无笔了,最反面的例子就是晚清民初的吴石仙,墨气 ...
王椿淳 发表于 2013-1-8 10:40



    我比较喜欢带有抒情性的。。写评论可以大量引用诗歌,显得很博学。。

      我看的比较多的是〈牡丹百合图〉,还有就是〈戴胜图?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