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雅昌带你看展览】赵华山讲述张大千作品背后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2-25 14:54
标题:
【雅昌带你看展览】赵华山讲述张大千作品背后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图片附件:
2013021313464818965.jpg
(2013-2-25 14:54, 35.26 KB) / 下载次数 27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16&k=af5c5892709335ca6a9eb3967c6255bd&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1:0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51.74 KB)
2013-3-11 21:09
赵华山讲述张大千作品背后的故事 赵华山:这件是张大千三十年代早期的作品,这个时候他和张目寒认识不久,同姓张,两个人能谈得来,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好,晚年的时候张大千给了张目寒非常多的帮助,比如他曾经送给张目寒大手卷《黄山全景图》,后来由于张目寒没有钱看病,就把这幅画让给日本的一个收藏家,日本收藏家给张目寒提供所有的医药费,帮助他治病,这幅画应该是他们刚认识画的 一幅画,张目寒要结婚,向张大千求一幅画,第一题就写这个意思,“寄予目寒吾弟,爰,故都寓斋。”1971年张大千住在卡米尔,想要举办个人“四十年回顾展”,找四十件不同时期的作品,唯独没有1936的作品,于是想起这幅画,就给张目寒写信,问这幅画还在不在。于是张目寒就带着这幅画到卡米尔找张大千,张大千看后感慨万分,又题了第二题“是岁丙子,目寒与紫虹结婚于南京。时未知弟媳名氏,先为此画寄之。顷寒弟携来可以居。嘱为补记数语。”这幅画很有意思,既有张大千和张目寒长达几十年的友情,也有画的内容和情趣。当时张大千还不知道弟媳妇的名字,就先写了这个字,画了《簪花图》表示对张目寒的新婚祝福
图片附件:
未命名002.jpg
(2013-3-11 21:09, 51.74 KB) / 下载次数 24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1&k=71464644899141c62847df8ea9d14f26&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1:11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51.83 KB)
2013-3-11 21:11
赵华山:没有任何一个画家敢把这样打一块墨画在最中心的位置,而且是整个一个瀑布,远看非常有气质,尺幅也巨大,六尺整纸。当时这幅画出来以后,我觉得是很震撼的一幅泼墨作品,我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是查遍所有的著录和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纪录也没有查到。这幅画在当时拍卖的时候名字是《白帝清晓》,与他的诗有关,是写白帝城的,经查找这幅画曾在1988年在佳士得以200万港币成交,名字叫《巫峡清秋》,两次拍卖的名字不一样,所以查不到。根据这个线索查到了著录,在“名家翰墨”有出版,很权威的出版物,并得知当时的顾问式启功、谢稚柳,所以这一块很有意义,因为拍卖公司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也不知道这幅画名称的变化和出版著录,所以这幅画我仅花了600多万,如果这幅画注明权威著录出版的话,可能两倍、三倍的价格都上去了,这么大的一幅泼彩。
图片附件:
未命名03.jpg
(2013-3-11 21:11, 51.83 KB) / 下载次数 247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2&k=40e0835cdd3dc21323ce94ad8ed4fb32&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1:12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74.42 KB)
2013-3-11 21:13
赵华山:大千六十年代画的一幅作品,纯粹是一个水墨的,看到这幅画他的墨气非常好、非常漂亮。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实际上这幅画讲的是他早年和黄君璧一起去雁荡山,有小孩子挖笋卖给他们吃的故事,这幅画没有印章,说明这幅画张大千认为很好,是自己收藏下来的,所以不盖印章,只是把故事写清楚,后人也忠实他的原作,在他死后也没有盖印,保持原样保存到现在。
图片附件:
未命名04.jpg
(2013-3-11 21:13, 74.42 KB) / 下载次数 23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3&k=6bd63337c3f5481388ccb76e9445362c&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1:1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34.79 KB)
2013-3-11 21:55
2月2日下午4点,“张大千纪念展”在亚龙湾华宇酒店开幕,三亚市政府相关领导、国内拍卖公司代表及重要藏家均出席了开幕式。此次展览作为ART·SANYA艺术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遴选张大千先生六十件精品画作,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年,呈现出先生不同时期、各种题材和风格的博大与精深,以此表达对先生的景仰与缅怀。展期持续至2月28日。此次展出的60件作品,论题材,山水32件,花鸟18件,人物10件;论创作时代,早期(1920-1940)16件,以清新俊逸的文人画风为主导,但亦不乏青绿金碧之风貌;壮岁(1941-1959)14件,画作深受敦煌及唐宋五代画风影响,精丽雄浑;晚年(1960-1983)30件,其中,领异标新,为传统的写意画走向现代、融入世界,有开宗立派之绩的泼墨泼彩之作多达16件。展出的全部作品由山右美术馆提供,且大部分由其理事长赵华山先生从各大拍卖会竞买所得,据透露,赵华山收藏张大千作品有200余件。 邀请华宇集团董事长、著名收藏家赵华山先生解读张大千作品背后的创作及其收藏故事。
图片附件:
05.jpg
(2013-3-11 21:55, 34.79 KB) / 下载次数 23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5&k=a8928f44836dab54c654efd7da6732cd&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2:01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61.27 KB)
2013-3-11 22:01
赵华山:这件作品也是张大千早期的,1935年创作。是张大千访问日本时所画的,模特原形是张大千早年的红颜知己,叫迟春红,她是一个朝鲜的女孩,张大千本想把她娶回来,因为家里不同意,所以给他的太太写了一首诗,“您和可否小心藏”,让他再藏一颗小心,后来没有办成这件事情,这个女孩的结局很悲惨,日本占领朝鲜以后,就被日本侵略军给杀害了,这个时候张大千还不知道她被杀害的情况,因为没有消息。大概在七十年代他回到台湾,七十年代末又去韩国才见到了她的哥哥(迟奉军),才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并专门刻了一个墓碑,把墓碑带到春红的墓前给她安葬。张大千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也是非常有生活追求的一个人,所以他的唐诗写得非常之好,“罗孚旧梦最销魂”,怀念他那段旧情的,“劫后梅花尚有村”,现在到处是战争,到处是动乱,劫后梅花还在不在?这首诗情感的表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她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形象。 艺术网:您购买这件作品的时候知道背后的故事吗? 赵华山:知道这段故事,知道这件事,比如通过题就知道这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知道背后的故事,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个画画得很好,只要你了解张大千个人生平和他的经历。 艺术网:这件作品重在它背后的故事。 赵华山:当然,所有的收藏都因它的背后的故事才有价值。 艺术网:附加值
图片附件:
未命名005.jpg
(2013-3-11 22:01, 61.27 KB) / 下载次数 245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6&k=6d26bd01d19fb7d6786ae37f2c7236d0&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2:03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2 编辑
下载
(81.99 KB)
2013-3-11 22:03
赵华山:当时张大千去日本的一个名胜区,他们几个朋友去那儿观光、玩儿,这里边有庄一明、郎静山两个人,尤其是郎静山台湾著名的摄影家,庄一明也喜欢摄影,虽然是记者也非常喜欢摄影,一起去玩,船上画了五个人,一个艄公,还有一位美女,坐在大千先生边上的一个美女,也是他的一个红颜致畸山田喜未子,诗里有一句叫“散发佳人始莫愁”,很有意思。
图片附件:
未命名06.jpg
(2013-3-11 22:03, 81.99 KB) / 下载次数 24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7&k=26ad91c8c361c4400a3250f416959f3b&t=1751744106&sid=s131u1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11 22:0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3 编辑
下载
(74.99 KB)
2013-3-11 22:04
赵华山:六十年代的作品泼彩作品。此幅山水乃是大千赠以与之一生有四十多年交情的好友蔡孟坚先生。1941年大千先生在赴敦煌途中,结识了当时的兰州市长蔡孟坚。其后两年多期间,大千每经兰州,蔡氏均照顾有如,因此大千对他亦非常感激。政局动荡,二人分别亦转移居美国及台湾,交往仍十分密切
图片附件:
未命名08.jpg
(2013-3-11 22:04, 74.99 KB) / 下载次数 252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7788&k=8774eeb4875c4cb9ab3ca0f8a1089f01&t=1751744106&sid=s131u1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