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都忙了些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30 17:49     标题: 我都忙了些什么?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最近,王师问我,都有什么计划? 我其实根本没有计划。这样才舒服点。 我喜欢干点自己觉得有兴趣的事。 伞老以前希望我写点文章,我觉得不以为然。 现在,文章写了根本没有人看的, 然而,伞老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伟大和谐的时代, 还生活在一片富饶神奇的土地上, 在这里,猪比马多,牛比羊多, 美盲比文盲多。 在这样春光无限的风景中, 很容易让人迷离。 我突然对铜器发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这些冰冷的器物后面, 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 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插曲。 哈哈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30 17:54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好久不去雅昌,雅昌终于开放市场了。 很多人加我,以为我是国画家?收藏家?。。。。。。。。。。 哈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30 18:05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三星堆人从何而来?         四川三星堆遗存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古老文明,那里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文物。三星堆文明距今大约3000年到5000年之间,创造这个文明的人是印欧人种,他们是从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圈中来。      为什么有如此推定?理由如下: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真人大小的青铜头像,这些头像有显著的特征:高鼻梁、鹰勾鼻,脸面窄削,大眼睛,大咀薄唇,正是印欧人种的特点。      蒙古人种脸面较圆而平阔,鼻梁较低,眼睛细长。三星堆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超过同时代的华夏文化遗存。制造者有如此高超的艺术水准,应能够分辨并反映人种的不同特点,并且他们已经在雕像中明显地反映出来了。那些青铜像有的有真人大小,但人像个子高,其中最高的人像有2.6米,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他们非蒙古人种,蒙古人种个子相对较矮。      三星堆人物和动物造形写实风格明显,这种风格是华夏文化中所没有的。三星堆人物头像上的装饰也反映出他们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圈。      有一个头像戴有浅缽形帽子,这种帽子自古就流行于西亚而不见于中国,还有一个头像头顶一个饼状小帽,象是帖在头顶,正是古代犹太人的打扮。中国从没有流行过这种帽子式样。      三星堆最为特殊的东西是8株大小不同的神树,有一株高达3.96米,树上有27个果子,9只神鸟,还有一条神蛇。这便是所谓的“生命树”,这个题材是巴比伦文明的一大特征,如此题材一再表达在巴比伦文明的各个方面,生命树的题材早在5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时期就出现了。犹太教《创世记》关于亚当夏娃人类起源的故事就是从这个题材演化而来,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下生命树上的禁果,终于被逐出天堂。      还有一个青铜头像带着古埃及壁画和古希腊神像中常见的花冠,那是用枝条扭编成的圆圈状头冠,箍在头顶,这便是所谓的“橄榄枝”,常常代表王权,现在这个青铜头像上只见一个圆箍,但原先可能缀有树叶。      希罗多德《历史》有这样的描写:      “在出征希腊之前,波斯王(大流士)梦见他戴上了一个橄榄枝王冠,嫩枝蔓延开来,覆盖了整个欧罗巴和亚细亚。王醒来后很高兴,他相信他将统治整个世界”。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橄榄枝王冠是王权的象征,或者是双手握着树枝都代表王权,那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征。      还有一个露乳的妇女跪像,印欧人种面容,头顶一个巨大的圆形罐子,双手举起扶住头顶的罐子,这种搬运东西的方式在雅利安人中多见,四川人自古习惯用肩和背,没有这种搬运方式。      三星堆还出土了一根金权杖,弯勾状,以权杖代表神权,也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安娜托里亚文明的特征。那里出土过最早的权杖,在一个陶制人像手中,出土于安娜托里亚,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最著名的权杖当属法老图特卡蒙人形金棺上的金权杖了,金权杖交叉放置于胸前,也是弯勾状。华夏文明是“钺”,权杖不是华夏文化的产物。    三星堆人有“眼睛崇拜”习俗,那里出土了许多怪异的菱形眼睛造像,还有巨大的青铜面罩形状的头像,“纵目”(眼睛突出),象征其双眼有神力,能看见常人看不看见的神灵,并与之沟通交流。所有青铜人像的眼睛都大得惊人。      眼睛崇拜正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又一个特征,考古学家曾在叙利亚境内的幼发拉底河畔挖掘出一个“眼睛庙”,距今已有5000多年,里面出土了上万个眼睛造像,故有此名。这种眼睛崇拜是华夏文明所没有的,属于异质文化。      四川盆地古代称为“蜀”,这是一个象形会意字,由巨大的眼睛“目”和披袍子的“虫”组成,指称有眼睛崇拜习俗的异类,指称那里曾经有过眼睛崇拜的国度,就是说蜀这个汉字本身就是眼睛崇拜的遗迹。      三星堆还出土了甲虫雕像,他们显然有甲虫崇拜习俗,那是古埃及文明所特有的东西。在古埃及甲虫是法老的象征,因此称为“圣甲虫”。古埃及法老都带着金制印鉴戒指,用以签发律令,相当于中国皇帝的御玺,印戒里就雕刻着一只甲虫,印在纸莎草上或泥板上就是一只甲虫。以甲虫代表王权与华夏文化格格不入。      三星堆文明可能是一个古老帝国的遗存,四川盘地上的成都平原曾是一个大帝国的中心,帝国的主人是印欧人种,他们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圈。这个帝国的势力范围曾延伸到长江流域东端,故我们看到三星堆遗址中有夏文化特征的铜牌和陶器,有商文化特征的青铜尊和圭,有良诸文化特征的玉琮,还有产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贝,这些东西可能是被征服部族的贡品。    应特别注意这样一个情况:三星堆青铜人像中那些作跪姿的雕像都脸面圆大,那是蒙古人种脸形,但都呲牙裂咀作痛苦状,铸造粗陋,可能是故意为之。而脸形窄削,高鼻梁,面部贴金的人像则表情安宁威严,形成显明对照,正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写照。席地跪坐也是阿尔泰游牧民族的习惯和特征,而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5000年前就普遍使用凳子了。      黄帝之时,蚩尤的帝国可能已经存在很久了。《史记·五帝本纪》曰:蚩尤“威振天下,诛杀无道。”可见蒙古人种的阿尔泰游牧民族深受其侵暴,但由于蚩尤们能制造精良的兵器,有强大的实力,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相对落后的蒙古人种游牧民族都畏惧蚩尤,黄帝如果不啃下这块硬骨头,就休想称霸中原。在逐鹿决战中黄帝最终获胜,众望所归地成为霸主,“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于是黄帝有了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一样称号。      三星堆这个高度发达的远古文明突然出现在成都平原,而后又突然消失,让人产生诡秘感。这个文明中心突然被废弃可能是在商代,也可能更早,没有发现有后继者活动的痕迹。      蚩尤的故事可能就是这个文明消失的一个影子,蚩尤可能是三星堆文明的主人。      可以推想,逐鹿之战后蚩尤势力大衰,不断遭到阿尔泰游牧民族的侵扰,地盘越来越小,最后不得不西迁而去,消失在中国历史的视野之中。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3-30 18:0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3楼为转载,作者徐江伟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4-1 09:2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铜器我是一窍不通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4-2 19:2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0 编辑 [quote]铜器我是一窍不通 我也不懂,我看铜器装饰纹样,有了些兴趣。 铜器不象陶瓷那么类别众多。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