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小狮子馆藏王铎草书作品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4-6 16:33
标题:
小狮子馆藏王铎草书作品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下载
(58.87 KB)
2013-4-6 16:33
王 铎临王羲之帖, 敬私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前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女更)安私足下悉佳,羲之。
图片附件:
000.jpg
(2013-4-6 16:33, 58.87 KB) / 下载次数 27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8095&k=35f40c69866a3555827c124ddd252996&t=1751756671&sid=RkRzCR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4-6 22:5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王铎临王羲之帖,敬私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前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女更)安私足下悉佳,羲之。
作者:
小狮子馆
时间:
2013-4-6 23:56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你可真能搞,感谢代劳发图!
作者:
小狮子馆
时间:
2013-4-6 23:58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这件东西是典型的晚明拼凑古帖主观性临摹。不同帖子的字句组合在一起成为书写的素材。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4-7 09:15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quote]你可真能搞,感谢代劳发图! 我看完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 ,又溜达了下,就把这个转过来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4-7 09:1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quote]这件东西是典型的晚明拼凑古帖主观性临摹。不同帖子的字句组合在一起成为书写的素材。 这个尺寸是多少? 我看不懂,找人翻译了下,原先,我以为写的诗歌。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5-9 11:4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汉代萧何说笔势犹若登阵,不过我对书法了解很少。。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5-9 11:52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9 编辑
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并不为过。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 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