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天下绝品:太极紫砂壶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07     标题: 天下绝品:太极紫砂壶

0917567hzct57v4eo765t7.jpg

图片附件: 0917567hzct57v4eo765t7.jpg (2013-10-25 13:07, 51.59 KB) / 下载次数 727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1&k=dc743f153d32f5693934d49830e33f53&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08

太极紫砂壶记
王椿淳

      
世间万事,莫不因缘而起、缘尽而灭,大至宇宙变幻、斗转星移;中至风云际会、家国离合;小至男女饮食、鸡毛蒜皮。万缘无故不起,起则必依其理。所谓其理,无外乎太极运转,化生阴阳,一阴一阳相互激荡、因循递转以至万象丛生而已。2013年,太极紫砂壶应运而生。太极紫砂壶系由风水龙穴的太极五色晕土与陈年老紫砂调制而成,绝无仅有,它的面世堪称我国紫砂壶制作史上的一件大事。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09

壶事缘起

堪舆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先人的心血结晶。当年的绝学,现在已成传说,甚至被怀疑为胡说。如今风水易学界自居大师者不乏其人,但真正把握其精髓要义的并不多。
马来西亚籍华人著名风水堪舆大师张岩峰先生自幼受家庭熏陶,又得明师传授、精通玄空六法,经年探山格龙、知行合一,卓然成为一代宗师。数十年来他的行踪遍及中华大地。
张岩峰先生身怀绝学,有一份经世济用、光大堪舆国学的高尚情怀。多年前就起意做这种壶,甚至也想过自己学陶艺来试制,只是一直未得机缘。按照他的说法,龙穴很多,问题是给他天大的胆子都不敢挖太极土来制作茶壶。
说来也是凑巧。深圳西北光明街道大屏障下有一卦老龙抽嫩枝、以展诰作案的龙穴,2012年当地要修建水库,眼看这龙穴就要被淹没于水下从此荒废。他十分心痛,转念一想,岂不正好取此龙穴太极土,完成多年来的心愿呢?同时,也算是一个纪念。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0

老龙抽嫩枝。地在广东省深圳西北光明街道大屏障下的龙穴,2012年当地要修建水库,眼看这龙穴就要被淹没于水下从此荒废。

图片附件: 085754djrmlxvdvrpvpvrl.jpg (2013-10-25 13:10, 32.09 KB) / 下载次数 76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2&k=db83fd6c2b2355d3631c1e0b9e4cced4&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1

以展诰作案。

图片附件: 08583399n25ci9khyeocmh.jpg (2013-10-25 13:11, 26.91 KB) / 下载次数 74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3&k=1b1f81cf4144899f5a48da760766f052&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2

龙穴几乎哪里都有,古往今来,在乎眼力和认知而已。什么是龙穴?古人以龙喻山。必定先从祖山跟龙脉,追求到来。其中,穿落传变过程以嶂帐关峡区分。嶂帐横开数百里也是平常,穴星不过是重重出嶂帐、穿落传变之后的成果,万里精华尽在一点。龙脉可以牵连几千公里,或几百公里,分初落结穴,中落结穴,末落结穴。山龙会结穴孕育人们;平洋湖荡也会结穴。
龙穴中的泥土,古人叫太极土,古书都有记载,可是都没怎么有人真正看到过。张岩峰先生把这些年来挖开的太极土在网站上传了一些,令人大开眼界。这些泥土颜色奇艳,虽然叫太极土,可是又不是土,很油润,摸上手很滑,很干燥,又象石头,却是一捏就碎,不同的龙穴就不同的颜色,会成为一个圆圈。太极土是介乎石头和泥土之间的,不适合任何植物生长,敲击就有回音,而植物根不能穿透,有时紫藤也会缠抱。蓄意倒水在太极土上,几秒之间就不见水痕。有的就一圆盘,看来很像彩色石头,油嫩油嫩,很鲜艳,也有的是很多小块聚在一起,红黄白紫橙黑,最怕青色。如果用手去捏,就如粉笔那样,变成粉状,倒水在上,片刻吸干。所有真正的龙穴,都会有这种太极土。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3

这个就是当时抢救下来的龙穴太极土了

图片附件: 1010253628uek1gf8fxxfm.jpg (2013-10-25 13:12, 72.51 KB) / 下载次数 94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4&k=d7d06274bc6b473428f467351e6f7ea8&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5

各种太极晕土。让人大开眼界

图片附件: a.jpg (2013-10-25 13:15, 75.03 KB) / 下载次数 84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5&k=e82b7afac57a7820b9ee68eb7247a47c&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b.jpg (2013-10-25 13:15, 80.54 KB) / 下载次数 86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6&k=0b0a569d145767e6c2dc4d485e583bfa&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c.jpg (2013-10-25 13:15, 97.74 KB) / 下载次数 912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7&k=0d4efb23492cc2a57099c67f33c618a5&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d.jpg (2013-10-25 13:15, 95.76 KB) / 下载次数 882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8&k=891e6c88a9de2a7c49a22a2f61fd8c9e&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e.jpg (2013-10-25 13:15, 103.52 KB) / 下载次数 932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79&k=cf6ccf1fc4d90284b92f40da6d7e4fdd&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6

各种太极晕土。让人大开眼界

图片附件: f.jpg (2013-10-25 13:16, 99.26 KB) / 下载次数 93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0&k=901394a0d68e77776c84a8d30a8c51e4&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g.jpg (2013-10-25 13:16, 95.68 KB) / 下载次数 92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1&k=d2e3186305dbafbbfaa17532da948abc&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h.jpg (2013-10-25 13:16, 91.08 KB) / 下载次数 853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2&k=99f2e56ce22b9bcec61efd8b210c9098&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i.jpg (2013-10-25 13:16, 49.55 KB) / 下载次数 72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3&k=826029d6399b07282317d35c62e8b696&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j.jpg (2013-10-25 13:16, 69.2 KB) / 下载次数 82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4&k=ca56b32a04156b40969b436803d1e723&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7

也许很多人都会见过类似的,但那并不是太极土,而是脉土。什么是脉土呢?就是在山体的深处,龙脉在走的时候有一条牵连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的龙脉土,可惜的是,往往开山的时候,挖破山体,脉土就暴露了,而这条龙脉就损伤了。太极土跟脉土不同的是,她比较鲜艳,比较精纯,没有杂质。她是龙脉的尽头,就是所说的穴点。
山是有生命的,龙是变化的,我们祖先喜欢翻腾变化的龙,只有变化才有生机,万物才得以繁殖下去。古人把大自然看作有生命的。只有关爱自然,我们才能在自然的关爱中生存下去。
太极土出现于龙穴之点,是天地阴阳交汇的结晶。正常情况下,一个敬畏上天的风水师轻易是不会取出太极晕土移作它用的,因为,那会破坏了自然的安排。如此珍贵的太极晕土,与紫砂配合调制制作成壶的设想,眼下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或许,这是冥冥中的天意么?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7

高手们,看出这是什么壶式了么?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18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3-10-25 13:22 编辑

梦之蓝图

   
要把梦想中的这一把壶变成现实事物,想来张岩峰先生应该会化去大量的时间精力来酝酿设计、最终选择确定思路吧?奇妙的是,他后来回忆,当时仅仅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确定了方案思路!
古人堪舆地,先把山川都归纳为五行。古人认为世界都是由这五行组成:金木水火土。而这五种元素又可以转换出山水的特征。这些特征,古人分为九个名字:1贪狼、2巨门、3禄存、4文曲、5廉贞、6武曲、7破军、8左辅、9右弼。原来这九个名字就是天上的星星,什么星星呢?北斗7星加上旁边的左辅和右弼。原来古人仰观天象,北斗星座可以指引方向,也可以分辨四季,这个不就是生存的重要资料吗?那么,天是父亲,地是母亲,天压地,一定有个模式,所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上有九星,地上山川就也得了九星。堪舆,现代人叫风水,开村、立寨、建国、安城、山坟、阳居都是用这个,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叫峦头,就是找山水形势【硬体】,一部分叫理气,用以推算时运。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地上的山脉河流就是天上的星斗引力经过千万年所造成,古人讲的明白,后人读书不思考而已。汉代的贵族诸侯和皇帝的棺材板背面,一定有北斗7星图。更早期的下葬尸体是跟北斗7星有方向地牵连。尸体两边还用贝壳排裂7星图,可见,古人早就明白北斗7星在堪舆系统中的主宰地位。
    斗柄指南,天下就夏天,指着西就秋天,指着北就冬天,指着东就春天。而勺子口的一星和二星,拉条直线,永远就是对准五倍距离之外的北极星。就这样围着北极星来旋转,围着【中天】转,四季就分明了。所以,北斗注生。我们的世界就是定极于北斗。
    由此,确定了壶正面图像是北斗7星,斗柄指着壶嘴。其右侧镌刻五字:“握勺注金龙”。北斗勺柄下落款“岩峰”。壶把上设有一个黑点,那是北辰,即北极星。壶底,设计一枚“穹苍立极”方印。盖下则设有一方“六法”大篆文字印和与壶底同样印文的“穹苍立极”小方印。至于壶的形制,则采用大亨德钟式。
这壶从年春挖太极土到定下图案刻字布局,真所谓是天机触发、倾刻而成,神奇得让人难以置信。


图片附件: 7.jpg (2013-10-25 13:19, 3.8 KB) / 下载次数 44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5&k=42fd632cd734f07793bd726eff02ca91&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7.jpg (2013-10-25 13:22, 15.18 KB) / 下载次数 46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6&k=76088b8dc884d04b109f51a534e0b2c5&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8.jpg (2013-10-25 13:22, 27.61 KB) / 下载次数 473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7&k=0fb3a0a8f26cf27d78ea38310b3367d1&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9.jpg (2013-10-25 13:22, 26.38 KB) / 下载次数 463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8&k=38430161faccaaea77481f2e34f87181&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4

设计一。

图片附件: 设计一.jpg (2013-10-25 13:23, 23.67 KB) / 下载次数 492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89&k=bafff8726a5834b62419ec5287290f2d&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4

设计二。

图片附件: 设计二.jpg (2013-10-25 13:24, 26.86 KB) / 下载次数 45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90&k=4d9f060d510df59a596377cae972e5c0&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5

上乘制作

其时,仅有的三十多公斤龙穴太极土,一直在宜兴配土试烧。紫砂是有粘性的土,太极土本身是舒气的,所以一定要比例上调和。本来太极土有好多种颜色组合,可是烧出来就像烧试片那个样子了,大多不中人意。经过反复试验,最后认为做成小梨皮颗粒的表面,应该很过瘾。试片过关了,师父说可以烧超过1200度以上,烧片有四块,分别是1200度、1230度、1260度、1290度。张岩峰先生属意1200度的,他喜欢这一窑温下的壶片发色。对这些试片,制壶高手说,拍打成形后会更精彩。


图片附件: 烧片.jpg (2013-10-25 13:25, 19.1 KB) / 下载次数 47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91&k=85fa62e7b3a3ee988ac9cef2a6c7494f&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6

设计既定,试片也经完成,接下来的关键是制壶人。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延请了从事紫砂事业24载的年轻制壶专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张子威先生。张子威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随姑母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红华学艺,曾得壶艺泰斗顾景舟等艺术大家的悉心指导提携,自成一格,造型多变。
这一次,张子威先生拿出了家中珍藏已久的珍贵老紫砂底槽青。用梨皮的作法调和太极土,窑温1200度,严格按照张岩峰大师的要求精心制作。由于烧片实验消耗了大量太极土,陈腐过程中,损耗大,没有人能预见最后能够制成多少把壶。最终,这一批也是史上第一批,出产了五十把左右弥足珍贵的太极紫砂壶。
太极紫砂壶,器型端正雅致,朴茂深重。精气内敛,低调沉稳。比例协调,结构严谨。皮色黝沉,晕土如繁星点点,分布于壶身、流、把、盖、的。观之高端大气,精彩绝伦。出水非常流畅。果然制作上乘,不愧为大家手笔。至此,张子威先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张岩峰大师的制壶思想和设计意图,最终完美地呈现出来,实在是费心了。灵心慧制之作,不得不令人钦佩,击节赞叹。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6

独一无二之太极紫砂壶实物。

图片附件: putr.jpg (2013-10-25 13:26, 18.24 KB) / 下载次数 45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92&k=59dff4616d6d5ef8ae8f5f74deebe3a6&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7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3-10-25 13:32 编辑

内涵意蕴

北斗7星,斗柄指着壶嘴,寓意太岁金龙注水财盈,勺口第一星和第二星对准壶把的北极星,寓意手握权柄。
勺就是暗喻北斗7星。北斗7星排列,七星周天旋转。壶把有一个黑点,那是北辰,是中天太极的旋转中心。壶流嘴口,注意是7星所指,暗喻水动金龙。勺和壶嘴成一直线。壶把倾,茶汤注,这个有寓意水为财,养生之趣味。
为什么壶身图案采用这个布局?张岩峰大师解释说,如果你画九宫,壶嘴的位置是巽方。巽水一勺能救贫。今年太岁又是巽方,斗柄指壶嘴则是应巽水太岁。
    而堪舆上的北斗7星,加上辅星和弼星,就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寓意,就是洛书上的9星两者呼应,是为天地大雌雄。天地交合,人在中间,就是天地交合的产物。古人说地天人这个三才概念,指的是能明白天,就能知道地,所谓知其雌、守其雄,为天下溪。这个“溪”是什么意思?溪,就是系,也是蹊,道法自然之意。
关于太极紫砂壶的形制,是大亨德钟壶。太上立德,钟鸣鼎食。德如钟声,悠扬远播。原本存在于自然之中、几乎没有可能被挖出的太极晕土,与已经成熟运用于器物制作的紫砂在时空中汇合,破天荒地交融在一起,无疑为我国悠久文明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诠释。


图片附件: 00.jpg (2013-10-25 13:32, 8.22 KB) / 下载次数 44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93&k=a8be5f803fb96c5e325d2f584eea8525&t=1751726978&sid=j5XT94



图片附件: 000.jpg (2013-10-25 13:32, 13.12 KB) / 下载次数 45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194&k=394e00f2fcab12b5ea88ade1ebe0654e&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27

天下极品

    太极紫砂壶,简称太极壶,又可叫龙壶、太极龙壶或晕土壶,或许也可以叫岩峰壶。于2013年面世的太极壶,是数百年紫砂制壶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撇开其它、仅就这一点而言,这批世上首创的太极紫砂壶即具无可替代的高贵价值。综合起来说,太极紫砂壶具有非凡的器物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33

器物价值。著名风水堪舆大师发愿起意并构思设计,制壶名家巧手妙制,实物可人铭心,必将成为经典。太极紫砂壶器型朴素无华,敦实凝重,看似平淡无奇、难以震慑平常之目,而唯有细细品味方能明白,它其实是高度体现抱璞归一、大道至简的真理。尽洗铅华、拒却机巧,才是真正恒久之道。泥料所用的陈年底槽青紫砂,产于紫泥最底层,以其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钟爱之名泥。梨皮作法也是经过精心选择,泥色沉静,精光内敛,不激不厉,风物自远。历史上“一壶千金”的传闻便是由邵大亨而来,如今太极紫砂壶亦当是千金难求。

文化价值。古阳羡制壶史上佳话众多,最为著名的是曼生十八式,不过它也是仅仅限于紫砂壶领域以及相应的文人价值。而太极紫砂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却是极其独特的。太极龙土与紫砂的相遇相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堪舆文化与器物文明的相知相遇;不仅填补紫砂制壶的空白,更是创造出一个超越一般人文意义的新境界,拓展了紫砂壶的文化疆域。它的设计与制作,巧妙地集聚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展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北斗七星图案和北极星的布点,注入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思想,展现出中华智慧的深邃;“握勺注金龙”的铭文,更是立德立身心怀天下、学以致用泽披苍生的文化象征;“穹苍立极”印文则表达着不懈追求穷尽宇宙万物至理的伟大抱负和深切情怀。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必将会愈加凸显出来。

收藏价值。两种天地精华之泥交汇融合,浑然一体,真是妙不可言。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把太极紫砂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紫砂泥虽细匀,但太极晕土的分布却是随机的,在壶身上呈现出不同的迷人形态,引人遐思。日常生活中龙穴之太极晕土平时就难得一见,取出来使用的概率又是微乎其微,非因缘际会而能成就其事。因此,可以说比专门烧制的那套毛瓷还要稀少珍贵。如此可遇而不可求之物,一切自不待言,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25 13:33

太极紫砂壶的面世,为紫砂制作史增添了瑰丽的一页篇章。凡有幸得此宝壶者,莫不视为幸运至极,对张岩峰大师满怀感恩之情。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今生有缘。日夜把玩之余,定会思索好好传诸后世,代代珍藏,子孙永宝。

                  2013年10月记于帝万居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0-25 15:11

天地交合,人在中间,就是天地交合的产物。古人说地天人这个三才概念,指的是能明白天,就能知道地,所谓知其雌、守其雄,为天下溪。这个“溪”是什么意思?溪,就是系,也是蹊,道法自然之意。
关于太极紫砂壶的形制,是大亨德钟壶。太上立德,钟鸣鼎食。德如钟声,悠扬远播。原本存在于自然之中、几乎没有可能被挖出的太极晕土,与已经成熟运用于器物制作的紫砂在时空中汇合,破天荒地交融在一起,无疑为我国悠久文明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诠释。
=======================================
知其雌、守其雄,为天下溪,溪是溪水,溪谷之意。。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0-25 15:15

最终,这一批也是史上第一批,出产了五十把左右弥足珍贵的太极紫砂壶。
================================================
如果是10把,每把或许价值200万。。

   50把,估计每把也就20来万。。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31 16:57

以下转发网友:

比对一下。。。

这是开壶后拍下的:

图片附件: 0.jpg (2013-10-31 16:57, 18.24 KB) / 下载次数 248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10&k=721aa50f431c6bbc7441b6ede8b16564&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31 16:57

这是一泡茶后拍下的:

图片附件: 2.jpg (2013-10-31 16:57, 35.43 KB) / 下载次数 293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11&k=ce97557bb6fce2d0a1c7c836b3835247&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31 16:58

这是10月28日晚拍下的:已经映出繁星点点,不多几日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实在是惊喜!。。。。

图片附件: 3.jpg (2013-10-31 16:58, 37.95 KB) / 下载次数 306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12&k=71783d2f99fe41002fa7e04004152b10&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0-31 16:59

局部特写,如此神奇

图片附件: 4.jpg (2013-10-31 16:59, 11.22 KB) / 下载次数 261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13&k=b474dbbd28a0cda8158f3b66fbe049d1&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黑白道    时间: 2013-11-1 12:51

整个紫砂与别是不一样吗?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1-1 14:59

回复 28# 黑白道


    壶由两种原料调制而成。主料是底皂青,在壶表面则掺入龙穴的太极晕土,以梨皮作法拍打而成。

据最早的使用者说,才短短三天就出现了包浆,而一般紫砂壶总得在个把二、三个月以上才会现出包浆。

而奇妙的是,太极晕土会先隐入,然后又显现出来,非常有层次,仿佛繁星满天。这一点相当独特,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作者: 黑白道    时间: 2013-11-1 15:13

泡茶的味道如何呢?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3 11:32

http://www.xinyibooks.com/gallery.php?id=3806&img=16257

这是张大师的作品??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3 11:33

这种茶壶,是不是不能放在有电视的房间里?

   放在  茶房 或者 书房  比较好??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3 11:45

叫金星岩峰壶,更好。。

  太极,龙,这些都太。。。。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3 11:52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3-11-3 11:59 编辑

【名称】:德钟壶
【类别】:紫砂壶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留存至今
【简介】:
未命名.jpg
高10厘米 口径9.6厘米 清 邵大亨


此壶是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壶盖内有“大亨”楷书瓜子形印。

大亨生逢清代动荡时期,是继陈鸣远之后,在砂艺上达到又一顶峰的人物,视作紫砂艺史上杰出的里程碑。因此,后来以其作品为楷模,临摹、仿制成伪托的,代不乏人,一直沿袭至今。大亨的真品,几经社会变迁,许多已毁于瓦砾,传世者稀于凤毛麟角。鉴赏者须对他的真品作仔细观察和深刻研究,才能领略到大亨技艺上的韵致。


邵大亨,川埠乡上袁村人,清嘉庆间(1796-1861)制壶大家。他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挥扑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朴实庄重,气势不凡,更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他的壶“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已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声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图片附件: 未命名.jpg (2013-11-3 11:59, 27.32 KB) / 下载次数 40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16&k=3151455597a87b60773e9a5564a68e95&t=1751726978&sid=j5XT94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1-4 09:09

回复 30# 黑白道


    这跟泡的茶好坏有关系。这个壶,我沏的是朋友家自产自用的山顶茶,无任何化肥农药,纯天然。味道挺好的,与我以前用的顾景舟先生的壶一样,没有啥太大区别。

你那边可能是以红茶居多吧。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1-4 09:12

叫金星岩峰壶,更好。。

  太极,龙,这些都太。。。。
国际码头 发表于 2013-11-3 11:45



    这跟金星有什么关系啊?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1-4 09:12

这种茶壶,是不是不能放在有电视的房间里?

   放在  茶房 或者 书房  比较好??
国际码头 发表于 2013-11-3 11:33



    放哪儿不都一样的哈。
作者: 王椿淳    时间: 2013-11-4 09:14

这是张大师的作品??
国际码头 发表于 2013-11-3 11:32



    是他编校的,原稿印刷。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国老,建议关注张子威,年轻制壶人,作品挺有味道,未来前途相当好。有机会就收藏他的壶吧。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6 19:40

是他编校的,原稿印刷。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国老,建议关注张子威,年轻制壶人,作品挺有味 ...
王椿淳 发表于 2013-11-4 09:14



    伞老,我现在还到不了收藏的级别,正在大踏步跨越。。让春总理先收藏些,反正他的钱多的花不完。。

    我可以,帮张子威  写点文章,我发现,只要我写了的,价格就呼哧呼哧猛涨,也不知道给自己写灵不??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3-11-6 19:45

这跟金星有什么关系啊?
王椿淳 发表于 2013-11-4 09:12



    照82E3~1.JPG 云雾金星。。。

图片附件: 照82E3~1.JPG (2013-11-6 19:44, 65.3 KB) / 下载次数 48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225&k=d31de4a02b84b477efea0217c5830cb0&t=1751726978&sid=j5XT94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