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怎么向不懂书法的观者解释书法?
[打印本页]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6 08:44
标题:
怎么向不懂书法的观者解释书法?
基于我的立场(理想国出版的私人顾问),我的视角和各位稍稍有所不同。因为你们可以只在小圈子内交流,也可以自娱自乐,而我不能。
我一直觉得,国内书画出版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水平。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印不出高质量的印刷品,或者出版物没有学术价值(当然还是有一些),而是这些印刷品和出版物和普通读者完全没有关系。
这在以前(民国和民国之前)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读书识字和懂得书法的群体是重合的。但是现在不是这样。哪怕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对于书法,往往也没有欣赏能力。至于书法的专业学习者和爱好者,恕我直言,其中大部分人的教育是有缺陷的,在主流知识圈中只占非常次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书画确实和西方艺术有所不同。因为我们重在学者之间的交流。而西方的主要艺术形式都是面向大众的。甚至不识字的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也没什么障碍。因为它们并不要求拥有专门的知识才可欣赏。
书法难道只能成为专家才能欣赏的艺术吗?换句话说,书法鉴赏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必需的吗?我想未必如此。
我没有在国外待过,但我想,一个在异族文化或其他艺术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的优质观者,是有可能读懂书法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少量指导。是这样吗?
如果面对一群完全不懂书法或者自以为很懂而其实不懂的观者,我们应该怎么向他们解释书法的价值?
作者:
春眠
时间:
2014-1-26 11:31
干啥专业,都需要专业训练。干啥专业,都讲究专业水准。。外国的一流艺术史家,懂古代绘画的有人在,懂书法的,几乎没有。
作者:
春眠
时间:
2014-1-26 11:35
西方艺术,也不是面向大众的,否则,我肯定不学自通,事实上,我知道我不懂。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6 14:35
回复
3#
春眠
这是相对而言。只举一例:油画的委托者和欣赏者通常不是画家。虽然你说也要通过学习才能看懂,但你肯定不用学会油画技巧。艺术史的学习其实更多是在了解历史背景、典故、隐喻、风格特征,或者图像学的传统,而这些对于同时代的观者(其中大部分是没有文化的)不是问题。但是书法显然不同,从一开始就是文人之间互相唱和和交流的媒介。哪怕精通艺术史和古典文献的学者,也未必能够欣赏书法。这次功甫帖之争就是典型一例。各位想必比我更有体会。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7 22:51
换句话说,古代社会的书法交流,隐含一个基本前提:作者和观者大致处于同一水准。现在我们无法维持这个假设。甚至面对博物馆的专家都有一种无力感,遑论其他?
当然,欧洲人也曾表示不懂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比如印象派)。但是很快他们就看懂了。因为这里只需视角(观看方式)的小小转换,有时需要丢弃一些成见,如此而已。没有任何技术难题,也不需要重新学习绘画理论、绘画技巧。
那么书法?
当然,也许只有数学家才能体会数学之美。不过音乐可能更加贴近我们的情况。那么欣赏音乐需要专门的训练吗?
作者:
听梧阁
时间:
2014-1-28 12:36
去神秘化是最好的解释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8 20:31
懂书法的,几乎没有。
===============
白谦慎不就在国外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8 21:08
书法难道只能成为专家才能欣赏的艺术吗?换句话说,书法鉴赏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是必需的吗?我想未必如此
========================================
书法是不是艺术,现在还不好说,因为,书法很烂,很不值钱。
书法,无论是不是艺术,都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即使技法层面,也需要专业知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8 21:10
当然,也许只有数学家才能体会数学之美。不过音乐可能更加贴近我们的情况。那么欣赏音乐需要专门的训练吗
=====================================================
数学,属于科学,也需要普及,需要推广。
音乐,也需要了解专业知识,哪怕是技法层次。
无论科学,或者艺术,出发点都是大自然。这是基石。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8 21:21
怎么向不懂书法的观者解释书法?
======================
为什么要向不懂得书法的观者解释书法?出版的需要??
没有必要解释。。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9 09:40
回复
10#
国际码头
难道你觉得,这只是和出版有关吗?
我很喜欢听版“解神秘化”的观念。(西方有马科斯·韦伯的“祛魅”、约翰·伯格的“解神秘化”……)因为神秘化是和蒙昧主义连在一起的。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一直很欣赏日本文化,就是因为日本是少数能够真正把外来文化与本土传统、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民族。而我们的艺术,却是高墙深院里面自娱自乐的玩意,有时甚至还是一种文化的牢笼。
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我找不到其他“专家”了吗?当然不是。我来这里,恰恰因为各位都是书画圈内少见的具有理性精神和现代气息的学人。如果连你们也觉得,我们没有必要理会外面的世界,那么,我会非常乐意看到书法和绘画走向它的穷途末路。坏的艺术不如没有艺术。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9 19:50
老梧说的,也只是一面之词而已。
老梧除了拿手角度测量和考证,对于书法的宏观把握和鉴赏水平,其实都很一般。
否则,你让老梧写几个字卖卖看,不会超过几千。
===========
至于解神秘化,我没有觉得书法有什么神秘的。
书法界所以捋不出个脉络来,是因为书法自始至终发展的不够专业。
现在,书法界混子太多,当然,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否则,会失望乃至绝望。
我和书法界不同的是,懂点西画,西画比较专业,我自然可以通过西画,反观书法,所以,了解的脉络稍微艺术化一些。
============
这里,也不都是具有理性精神和 现代气息的学人。
我就不懂得理性,伞老对理性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不是一刀切。
而且,我从来不好学,就喜欢看点乱七八糟的杂书而已。
========
书法,有自己的规律,让其自由发展吧。
外面的世界,也在了解研究书法。
近的有白谦慎,远的有熊秉明。
还有些,可能你没有了解,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9 21:25
所谓“自己的规律”,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话。事实是,并没有“书法自己的规律”。在每个大的文化(比如日本)和小的传统(比如南方和北方、北齐石刻、敦煌、敦煌文书中的儒家典籍和道家典籍、禅宗、日本的假名书法、墨象派……)乃至每个个体那里,书法都有其特殊的面貌和演进道路。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的笔尖底下,总是散发着一股腐烂的味道?难道就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无条件地服从于“书法自己的规律”?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9 21:40
书法,如长江黄河,源头是清晰甘甜的,中间,绕弯浑浊。后面腐烂败落。
=================================
因为艺术是高风险的,要推进职业化,要有殉道者的胆魄和毅力。
但是,现在浮躁奢侈,追名夺利,所以,书法就整体衰败。
而且,现在大的市场环境,是劣币驱逐良币。
书法腐烂自然很正常,不腐烂才不正常。。
你真的了解书法的规律?给我分析几个名贴看看。。嘻嘻。。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1-29 21:43
艺术,有很多悖论性的东西,或者叫反规律的东西。
比如,上个世纪,我们的艺术界为世界艺术,奉献了个鸭蛋,
这个世纪,能否奉献个鸡蛋,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书法界,现在连艺术文献都梳理不起来。。
嘻嘻,还谈什么艺术规律??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9 22:05
“规律”可是你说的。我不懂什么规律。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29 22:13
另外,我对老梧自然也有我的判断。我也熟悉李跃林和宾南的风格。其他几位,包括国标老兄你,我就对不上号了。
作者:
ylli
时间:
2014-1-30 04:24
這個,不著邊際的可以說很多。但是真正讓一般人理解,需要有大量的出版物,對具體的作品有詳細的分析,用現代的語言,放棄傳統“美學”的框架,也就是說點人話,也許會有用。
隨便到西方一家書店,藝術類的普及書都很便宜,撰寫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沒有人從哲學說起。而我們的書法介紹書,先來一通儒釋道,說暈為止。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1-30 08:19
回复
18#
ylli
我们是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1 14:27
“规律”可是你说的。我不懂什么规律。
===========================
不懂得规律,常识你应该了解。
比如,书法有职业书法家么?玩书法的,通常习作,创作,混杂在一起,
兼 创,评,展,藏,赏 五大角色于一身,艺术行业,那个门类这么混乱 ?
油画也很烂,最起码还知道做做样子。。
还有,就是书法的不值钱,一个书法硕士毕业,你知道什么价值标准?
一个字五元,尽管这样,还是开心的不得了,比搬砖的建筑工 高雅点。哈哈哈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1 14:29
包括国标老兄你,我就对不上号了。
======================
我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脚色,现实中的角色,是扫大街的。
江湖,你不是知道么?绘画版,就是我倒的版,现在冷清无比,原先10来个人都流失了。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10:23
我一直很欣赏日本文化,就是因为日本是少数能够真正把外来文化与本土传统、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民族。而我们的艺术,却是高墙深院里面自娱自乐的玩意,有时甚至还是一种文化的牢笼。
================================
你把文化和艺术 混杂了,文化不等于艺术 ,艺术也不等于文化 。
最重要的,艺术和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 。
如果书法属于艺术,那么就应该按照艺术的规律来,
比如 ,书法现在很烂,那就让它继续烂下去,烂透了才会发出新芽。。
作者:
ylli
时间:
2014-2-2 14:06
回复 ylli
我们是有这样的想法。
titivillus 发表于 2014-1-30 08:19
如果你们有计划的话,
我自告奋勇写黄庭坚。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2-2 15:02
回复
23#
ylli
那太好了!感谢支持!我在这里就是为了抛砖引玉:出版人是砖,学者和作者是玉。我一直很钦佩诸位在各自研究领域所作的工作(当然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希望能够引荐!),如果大家也能认同我们的理念,我们就可以一起做很多事。不只是纸媒出版,也不只是出版。
BTW,我本人不是理想国的编辑,但我可以代表编辑总监(兼任艺术馆主编)和各位讨论合作细节。时机成熟的时候,希望能够当面讨教!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2-2 15:03
回复
22#
国际码头
您可以继续等待。但我觉得,不用等它烂透,也可以做很多事。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19:55
不,我没有等待。而是直接抛弃。比如版画,雕塑。。玩什么不好?
因为我在江湖倒绘画的版,其实是在书法版跳的事,
我在书法版,无非想弄的专业点,做点展览而已。
就是这么大的点事,触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其实书法没有蛋糕。)
结果被我臭骂了一顿,然后就。。。你可以看到,
浆糊村的绘画版至今仍是外连接的,某些斑竹和高层心有余悸,
哈哈哈。。。
他们冒充职业书法家,捞不到钱,想捞名。
结果,名也没有捞到,搞的狼狈不堪。。
对我没有什么影响,我又没指望靠书法捞名利。
我现在玩了文学,或叫文艺,顺风顺水,
滋润的很。。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20:08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4-2-2 20:27 编辑
老梧研究赵孟頫,
敬爱的春总理好像研究董其昌(他有个董的作品,或许有几件董的作品。)
小狮子研究王铎(他至少有一件王的作品。)
康耀仁好像研究文徵明。
再加上YILI的黄庭坚,基本就有规模了。。
还有别的人研究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
他们都是谦虚好学,奢华低调的人,
好了,祝你们合作愉快,共事顺利。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20:35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4-2-2 21:10 编辑
哦,还有伞老是从事 油画创作的,山水为主。
作品还没有出版,因为参加展览,自印了几百本。
你如果需要样书,我让伞老送你几本参阅。
下载
(169.62 KB)
2014-2-2 21:10
图片附件:
003.jpg
(2014-2-2 21:10, 169.62 KB) / 下载次数 26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877&k=385fcf047b7d894f25654972d06e44c1&t=1751713604&sid=Vr5L9I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2-2 20:53
回复
27#
国际码头
多谢介绍!书画圈内的那些烂事,我们自然也都知道一些。不过我们的目标读者不是他们。我们和艺术市场没有关系,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只要我们觉得好的,而又值得介绍给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读者,就可以做。不用考虑太多!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21:14
老梧是四川的。
春总理在徐州。
小狮子在辽宁。
康耀仁在福建。
YILI好像在美国。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春总理统筹。
伞老在浙江,我在28楼补充了一个图片。
左面的是伞老,右面的带帽者是艺术史学者 刘传铭。
伞老在这个论坛有专版。资料啥的都保存在这里。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 21:18
本帖最后由 titivillus 于 2014-2-19 22:39 编辑
刘传铭老师基本封笔,
可能还有1--2部著作要出版。
你有兴趣,等到时候我帮打听下。
我再贴两张刘老师的图片。
图片是伞老提供的,
我一直没有发,
现在,有了艺术出版的专版,
我就贴这里好了。
下载
(177.12 KB)
2014-2-2 21:19
下载
(128.18 KB)
2014-2-2 21:19
多谢介绍。上次没有看到你贴的照片,是不是后来补充的?不好意思!
图片附件:
004.jpg
(2014-2-2 21:19, 177.12 KB) / 下载次数 36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878&k=63db0c012aae8fab1f7a4e2fdd9c8894&t=1751713604&sid=Vr5L9I
图片附件:
005.jpg
(2014-2-2 21:19, 128.18 KB) / 下载次数 36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9879&k=2eed19236d7f7f0f7eb84f50884109c3&t=1751713604&sid=Vr5L9I
作者:
titivillus
时间:
2014-2-20 00:56
不好意思,上面应该用“回复”的,可能误点了“编辑”。最后一句话是我打的。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4-2-28 11:16
是后来补充的,没有关系,你有空看看好了。。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