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真理的稳定性
Anderson mi 2011-05-15 12:57:42
Giorgio Morandi 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成为20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静物》 莫兰迪的静物构图,完全区别于传统油画中静物的构图法,它表现出了卓越的意识:它们看似木讷地要么一字排开,要么前后重合。初看是极其随意的密集的摆设,但这正是画家处心积虑地接近主题表现的一种有效途径。莫兰迪的绘画反映出人和物相对永恒的同一性,它们在虚空与存在的本源性和表面性中,构成辩证的向度。在虚与实、人与物、明与暗、黑与白、有与无、局部与整体、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和界限中,画家穿越了它们的分界线,使其作品在平凡的瓶子、罐子与风景中间形成了平衡的、令人沉思的视觉世界。 《静物》 空白被消除了,空虚不是缺席,而是对发现的召唤,一种对开放性的召唤:视觉大大丰富了自身,在形式之间的裂隙里,空间的新天地出来了,藏在现象后面的东西的碎片出来了——这些碎片秉有一种比固体还坚实许多的密度,它们让我们坚信,最重要的东西尚未在审美情感的领域里取得表达。 《静物》 对同一物体不同内容的“进入”,是莫兰迪绘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物体在经历时间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还是画家本人的内心的“不确定性”投射在物体的视觉范围内?在莫兰迪那里,形象是不可信任的,是“不实在的”,实在的是形象背后提供给我们的空间:虚空中承载着“坚实的密度”,移动性、连续性和扩展性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