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瑞士 贝耶乐(Beyeler)基金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5
标题:
瑞士 贝耶乐(Beyeler)基金会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贝耶乐(Beyeler)基金会,由私人收藏家贝耶乐先生一手创办。贝耶乐先生从事艺术收藏六十余年,收藏印象派以来的绘画雕塑,质量和数量均称一流。贝耶乐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美术馆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洛伦佐·皮亚诺设计,成为世界有名的现代美术馆,也是巴塞尔地标性的建筑。如果说展厅里陈列的罗斯科作品和贾科梅蒂雕塑让人心跳加速的话,那莫奈的巨幅睡莲和塞尚为他姐姐画的肖像同样令人激动不已。这里正在举办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的个展,置身现场,完全颠覆我平时对他的偏见,肤浅、艳俗和哗众取宠,原来都是印刷品批评家们的误导。也许是我的见猎心喜,在巨大精致的原作面前,我被作品的完美、乐观所感染,什么消费主义,审美庸俗堕落的批评全被我抛在脑后。
下载
(118.92 KB)
2015-7-18 17:06
图片附件:
010.jpg
(2015-7-18 17:06, 118.92 KB) / 下载次数 21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14725&k=6ce7b2ebf5c3025babbdf3fa33f57745&t=1751735249&sid=7SAXAs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前文写朗香教堂的加建,其设计者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是我最喜爱的建筑师之一。近年愈发有把“之一”去掉的倾向。 建筑是需要现场体验的。拜摄影器材和技术的发展所赐,如同美女一样,一些建筑精彩绝伦的照片掩饰了许多问题。即便是许多颇负盛名的建筑物也是如此,一睹真颜后是严重的失望。而皮亚诺的建筑,在我实地见过第一个之前,通过文字、照片、图纸研习他的建筑,隐约建立起一个概念:他的设计,实物与照片之间应该差别很小。直至站在罗马黛拉公园音乐厅前面,这一想法终于得到验证。此后,只要旅行目的地有他的设计,我一定想尽办法前往。 离朗香教堂不远的瑞士巴塞尔,是在一座前工业城市上发展起来的瑞士第三大城市,这城中大大小小数十座博物馆是这城的骄傲。其中也有一个皮亚诺设计的博物馆---贝耶基金会博物Beyeler Foundation Art Museum. 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是由收藏家贝耶勒夫妇Ernst Beyeler and Hilda Kunz建立的。这对夫妇收集了大量上个世纪的经典现代主义绘画雕塑作品及一部分非洲和大洋洲部落艺术品,成立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基金会,并委托皮亚诺设计一座博物馆来容纳这些收藏。 世界上大多数建筑的实施,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采用招投标形式。一些有影响力的建筑物更是采用国际竞赛或公开招标形式,或是以丰厚标底邀请国际级大师参与竞标,以求得一个与众不同的创意。委托设计则表达了业主对于某位建筑师的充分信任和欣赏,也是建筑师职业成就和江湖地位的体现。私人项目的委托设计较为常见,一些令人瞩目公共建筑设计的直接委托则比较不寻常。卢浮宫扩建工程由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直接委托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大师进行设计,曾在法国朝野引发轩然大波。 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无论在外形或室内,第一眼看上去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你甚至会觉得平淡。简单的长方体盒子舒展地将自己置身于一片私家花园中,低低地将自己压入周围的绿色。入口一侧甚至室外的绿地比室内地面高,绿地斜斜地向下坡向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屋面遮阳板纤薄轻巧地从屋顶水平向外展开,似将建筑物压得更低。室内一间间长方形展室首尾相接,以门洞相连,不知不觉中会沿着整个展馆走一圈,从中间也可穿插到其他展室。展厅内除了展品,纯白的墙面和浅色地面没有任何突出的元素会撞进眼球。 走了一遭,才发现这个博物馆的特别之处:整个空间干净明澄,温暖纯净。室内块状整齐的金属丝网吊顶上方投下均匀柔和的自然光,连一般室内吊顶上常见的风口、灯具等在这里也很少看到。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在博物馆设计中,出于对藏品的保护,对光线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阳光是绝不允许直接照射到室内藏品上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博物馆几乎都是以人工照明来解决光线问题,展厅以封闭不开窗的空间居多。而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整个屋面是数层的玻璃屋面体系,各层透明、不透明的水平或是倾斜一定角度的玻璃天窗层层组合,使得自然光线均匀地漫射到空间的每个角落。白天时几乎可以完全以自然光解决室内照明,夜晚时安装在玻璃屋面层间的灯具将柔和的灯光洒下,使得室内获得可与日间自然光媲美的漫射光线。对于博物馆设计,这实在是一项创举。这个玻璃天窗组合体系是极具创意,也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设计。 这个博物馆是欧洲不多见室内不允许拍照的,故无缘留下室内照片。天窗之外,室内空间和氛围的干净流畅,西侧长立面玻璃幕墙外油画一般色彩浓重的室外景观,都令人难忘。还有就是皮亚诺为人称道的在细部设计上的精妙。一众建筑师在室内观光电梯内上上下下,瞠目于极简的电梯设计,除了玻璃轿厢,连等候层的电梯门都是无框玻璃,真不知那些繁复的设备管线何处藏身。电梯按键安装在一根断面约3X3厘米的硬挺金属立柱上,上表面倾斜,只一个按键占满整个表面,高度就在人的手边。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7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博物馆南面,主入口沿右侧外墙进去一点就是。南侧落地玻璃幕墙外是一片小小的睡莲池。博物馆基地南高北低,建筑物南侧的室外绿地向下倾斜,坡向博物馆南立面,在水池边上收住。整座博物馆如置身于一个神秘花园中。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8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下载
(137.89 KB)
2015-7-18 17:08
清晨到得早,博物馆尚未开门。周边一片青翠湿润,植被密布。建筑物南侧的草坪上,巨大的卡通华球和极简风格的白色雕塑相互守望。
图片附件:
01.jpg
(2015-7-18 17:08, 137.89 KB) / 下载次数 234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14726&k=f4838c5374013a4ca67e092d40e10f2d&t=1751735249&sid=7SAXAs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下载
(158.43 KB)
2015-7-18 17:09
建筑物前的水池,一直抵到玻璃幕墙前。纤巧的天窗遮住半个水池,倒映在水面上。
图片附件:
02.jpg
(2015-7-18 17:09, 158.43 KB) / 下载次数 240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14727&k=f9a12d6a09eaef614e29ddfb2af335db&t=1751735249&sid=7SAXAs
作者:
国际码头
时间:
2015-7-18 17:09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清晨的莲池格外静谧。连等候都变得平静
下载
(137.4 KB)
2015-7-18 17:10
图片附件:
03.jpg
(2015-7-18 17:10, 137.4 KB) / 下载次数 219
http://www.wy2010.com/attachment.php?aid=14728&k=3209dacbd32c27fff87b2de23716e73d&t=1751735249&sid=7SAXAs
欢迎光临 武英书画 (http://www.wy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