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8 编辑 这是一位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长者。 刚才在网上看到这个新闻, 我心里猛一抽, 眼泪情不自禁掉下来了, 很是奇怪。 谢稚柳去世, 我还是个高中生, 过了几年我才知道的。 前些年启功去世, 也没任何伤感, 但徐先生去世, 我心里是真难过的。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8 编辑 昨天晚上我一夜都没睡好, 翻来覆去想徐先生的事情。 在中学时代, 我曾经借到过一本《古书画鉴定概论》, 后来还掉了。 不久之后, 我又在旧书摊上买到了品相极差的一本, 当时花了2元钱,后封面没有了,前封面缺了三分之一。 就是这本书,伴随了我大概6年的时间, 在高中的后半时代,和大学四年, 连同张珩的那本小册子, 两本书,我反反复复、认认真真各看了不下50遍。。 期间,我一直想买一本品相好的, 可从来没有遇到过。 2003年,非典期间, 这本书丢了,当时真是难过啊, 毕业前,我甚至都有从图书馆偷一本的欲望。 其实,在当时,我并没有接触古代书画的氛围, 可以说,就是徐先生的书, 让我感到这是个很瑰丽的世界, 内心真是充满无限向往的。

TOP

可以说,徐先生对青少年时代的我,
影响至为深远。
按理说,我早就该意识到这一点,
昨晚,才是真切的感觉到。

徐先生,就像给一个黑屋子开了一扇窗,
使我窥见了天边的朝霞。

TOP

毕业之后的几年内,
在某些等方面,
我倒是慢慢远离了徐先生,
《古书画鉴定概论》这本书也没再翻过。

在徐先生的时代,
他肯定是四顾寂寥的绝顶高手之一,
这样的人物,
最快乐的事情,
莫过于能够看到一些没有见过的顶级书画。

可能还有一种他没有意识到的超级快乐,
就是感受到一种艺术史研究领域更高阶的境界。

TOP

爱书画之人,追求的是什么?
第一是见到书画,
第二是格局的进阶。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TOP

学术的进步,
是个超越先辈的过程。。

如果具备情感,
超越前辈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可能我也有点神经质了。。

TOP

徐先生像是在磨珍珠,
我们像是在穿项链,
项链穿好了,
再考虑如何让珍珠更漂亮的问题,
甚至,对珍珠圆不圆真不是太关心的。。

徐邦达的这一套,
可能源自乾嘉学派的旧传统。

TOP

我突然想到,
其实,
这个世界上,真实被徐邦达先生鉴定水平,鉴定思路影响的人,
应该不超过20个人吧。
宾南 发表于 2012-2-24 13:34


徐先生的那一套,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操作性。
比如说,他认为,鉴定书画一定要看原作。
光着一条,其实就把绝大多数人排斥在外了。

他骨子里是个经验派,
没有经验的人,
基本上无法和他的思想对话。

TOP

看看徐邦达留下来的文字数量就知道了,
这绝对是个很认真很勤奋的人,
在他那个年代,
大量的文献,尤其是著录书,
完全无法检索,
除了硬看,简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不像现在,至少关键作品的著录可以在网上查到。

再比如说一些印章,
现在在网上搜一下就可以,
当时,完全没法搞的。

他的劳动量,简直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就凭这一点,就应该表达无限的敬意。

TOP

如果从为人角度来讲,
如此长期认真做基础工作的人,
在性格上,应该是易于接触,
并且可以真诚交流的人。。

仅从这一点讲,
他比谢稚柳要可亲的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