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07年时候,
我和钱颖在上海四季酒店,
看到预展中的《妹至帖》。

当时感觉一般,
因为两行文字信息太简单。

但是现在拼合上三行文字,
前后信息互相补充,
看到的内容就丰富很多。

这就是鉴定中说的,
信息复杂的东西,其实容易鉴定。



我们看佚名绘画,其实就是光溜溜的东西,
只能重视原始信息的分析、解读。

等到要调我们去看名作,
那么丰富的信息,
我们岂能不明白?

等于蒙着眼睛我都把游戏玩了,
何况现在揭开蒙眼睛的布条?

TOP

反过来说,
现在可以体会到《行穰帖》,《鸭头丸帖》是多么了不起。

TOP

唐摹,相当于婢女,
非唐摹,相当于粉丝。

TOP

那上海博物馆《秋兴八首》,没有落款,
你敢认那是赵子昂真迹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