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5 编辑
杰夫·昆斯畅谈艺术成功学
2012-04-06 15:41:51来源:信息时报
“当艺术品是商品一样生产” 当代艺术界谁的东西卖得又贵又好?毫无疑问,杰夫-昆斯可占一席之地。美国杂志《Complex》近期发表了一项调查,名为The15RichestLivingArtists(在世最富有的当代艺术家Top15),杰夫-昆斯仅次于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排名…
“当艺术品是商品一样生产”
当代艺术界谁的东西卖得又贵又好?毫无疑问,杰夫-昆斯可占一席之地。美国杂志《Complex》近期发表了一项调查,名为The 15 Richest Living Artists(在世最富有的当代艺术家 Top 15),杰夫-昆斯仅次于英国艺术家达明-赫斯特,排名第二。英国经济学家唐-汤普森(Don Thompson)所著《身价四亿的鲨鱼——当代艺术打造的财富传奇》(THE $12 MILLION STUFFED SHARK: The Curious Economics Of Contemporary Art)一书中,介绍了9个当今世界最红最热的艺术界品牌,杰夫-昆斯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杰夫-昆斯的昂贵身价,不能不提及2007年他在纽约苏富比(微博)秋拍中以2356万美元成交的雕塑作品《悬挂的心》,这个从外观看是一颗鲜艳亮丽、系着蝴蝶结的超大红心,是杰夫-昆斯用了10年时间制作完成的,当它卖出的时候,才刚刚新鲜出炉,没有经过曝光便直接从仓库运到了拍卖行,却创下当时在世艺术家拍卖单件作品的第二高价。
杰夫-昆斯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1985年,他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名为“平衡”的系列作品展,展示了玻璃箱中悬浮的篮球,用青铜制作的救生设备,还有耐克广告的复制品。展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人们对这些怪异的艺术品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杰夫-昆斯因此一举成名。
“平衡”展引发了他此后几年的一系列展览,从1985至1991年,他展出了5个截然不同的但有所交叠的系列作品。但在90年代,他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引发了种种猜测。直到90年代末期,杰夫-昆斯才带着“乐逍遥”系列展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他一复出,昔日的作品价格突然暴涨,成了当代艺术市场的宠儿。
在商业的成功以外,杰夫-昆斯也受到艺术圈的追捧,他2008~2009年于法国凡尔赛宫所举办的个展,创下超高的参观人数,凡尔赛宫当年的入场人数更是比往年上升了5%。
有评论认为,杰夫-昆斯的艺术在商业上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早年的经历。他1976年毕业于马里兰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即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而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谋得一个职位,还在华尔街做过5年经纪人。曾是纽约成功的证券经纪人的杰夫-昆斯具备了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悍的谈判技巧,他一直认为艺术是需要宣传的商品,曾说过,“在这个资本泛滥的社会里,艺术品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商品……我们不要再兜圈子了,还是一上来就当艺术品是商品一样生产吧。”
杰夫-昆斯身边总是紧密聚集着当代艺术领域的强势人物,如经验老道的艺术经纪人和画商、收藏家到众多知名的策展人、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馆长。他还深谙媒体推广之道,不忌讳亲自上拍场推销自己的作品,同时将商业推销技巧也运用到了作品的销售中。他会配合拍卖公司摆姿势拍宣传照,当佳士得推出他的作品时,他也曾参与宣传事务讨论,佳士得表示:“有些艺术家对于拍卖的过程持非常怀疑的态度,不过昆斯却乐意拥抱这个过程。”
虽然毫不回避艺术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杰夫-昆斯却直言,“我不是商业艺术家”。在3月21日的中央美术学院讲座中,当被观众问及是否会因为市场而改变作品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想说的是自己作为艺术家对金融并没有兴趣,只是说钱可以给我一个创作作品的平台,我做作品本身并没有考虑到太多的商业因素,我最关心的是作品与观众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