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8 编辑
《九天》以及相关资料
九天 【名称】:九天 【拼音】:jiǔ tiān 【注音】:ㄐㄧㄡˇ ㄊㄧㄢ ◎ 九天 jiǔtiān [the Ninth Heaven;the highest of heavens]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指时间 指过了具体的九日 如:已经九天了,还不见你过来啊! 指空间
《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王逸 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按,《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玉皇大帝住所 《吕氏春秋·有始》曰: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正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 另有一种解释: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疑似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就应取此解。
《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谓兵势难测。《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重”。《楚辞·天问》云:“圜则九重。”王逸注:“言天圜而九重。”此九天之为九重天也。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疑是银河落九天”句引征此典。 《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注:“九天,东方曰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皞一作昊;变一作栾,一作鸾。” 又《太玄经》、《太清玉册》也有不同的记载。 天空最高处 如:《孙子·形篇》:“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天,言高不可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宋濂 《文原》:“九天之属,其高不可窥;八柱之列,其厚不可测。”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具体来说,在中外历史上,凡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的事物,几乎都用“九”来形容的。例如,天很高,便称“九天”、“九霄”、“九重天”;地很大,便称“九洲”、“九垓”,等等。毛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飚扬直上重霄九。”这里说的“重霄九”,便是指“上九天”、“九重天”。屈原写的《楚词》,内有《九歌·湘夫人》、《九章·袁郢》。北京天坛公园内,有一处专门为皇帝祭天用的建筑物,名唤“丘”,从栏杆到石块,都是以“九”代天的。比如,砌的石块也都以“九”为基数的。如九块、十八块、二十七块、三十六块……它的园心亭台先用九块石头围城,然后在外面都是用“九”的倍数去砌的。外面第一层三十六块(九的四倍),然后就是四十五块、五十四块,一直砌到九九八十一块为止,这就代表了最高处,即九重天。 上文提及九天也做九霄,而九霄源于《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昆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缙霄也。一说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除天与地用“九”形容以外,还有许多高、大、难的事物也是用“九”来形容的。如皇帝镌“九鼎”,佛教设“九喻”,人生遇到大的灾难叫“九死一生”,死后又称“九泉之下”。 用“九”代天的说法,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如但丁写《神曲》,就有“九曲天”、“火球天”、“月球天”,直到最高一层“水晶天”为止。 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
佛教的九天为: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洞元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无想无结无爱天。 道教中的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 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后来用九天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 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闾阖 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杨巨源《盛世无疆词》之九:晴光五云垒,春色九天深。》唐王涯《宫词》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亦指帝王。宋陆游《蒙恩封渭南县伯》诗:“旋着朝衫拜九天,荣光夜半属星躔。” 《史记·封禅书》:“九天巫,祠九天。”司马贞索隐:<孝武本纪>云:"立九天庙於甘泉。"《三辅故事》云:“胡巫事九天於神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