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主流。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近两三年来,王瑞芸一直在本网发布各种西方艺术理论的前沿文章,总是都带给我们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启示。近期,王瑞芸又就西方在当代艺术审美性的认识上发布了几篇文章,其中,《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十三)》一文中提到:“眼下他们(西方人)在对于当代艺术的审美性的认识上,显然滞后。准确地说,他们的现代艺术和其审美定义是匹配的,但当代艺术和其审美性尚不匹配。丹托的全部努力是试图让其匹配(尚且并未做好),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理论尚若连丹托的进展都没有跟上,还继续流连在格林伯格这类美学的讨论中,我们在艺术审美理论上的滞后也许会更加严重。”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的也许是当我们在讨论格林伯格的时候,不要忘记跟上丹托的进展。丹托提出了“第三领域的美”,尝试建立当代艺术新型的审美类型。而丹托也是有局限性的,在王瑞芸看来,他并没有阐释清楚这个问题。而事实上新的审美性在中国却早已确定了。最后,王瑞芸在文中提到:“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流。”那么,文章到了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下了? ============================================================================== 这真是脑子进水了。。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国际码头 :向 @王瑞芸 提问:艺术的主流应该是金钱,没有金钱,连生存都难以保证的。 05月25日 09:19 来自在线访谈 - 当代艺术的“审美性” 本期嘉宾 王瑞芸 :艺术的主要操控是金钱,但艺术家可以另有追求吧。的确,没有钱,不能生存,这时去追求钱,非常合理。但有了生存,甚至足够的生存条件,再追求钱,就有些对不住……自己,或者艺术家这个职业?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国际码头 :向 @王瑞芸 提问:喜欢的感觉就是审美性。喜欢过于宽泛了,感觉,吴冠中早就指出,要谈感受。吴大羽说的美在天上,犹如云朵。。似乎更有深度和广度。 22小时前 来自在线访谈 - 当代艺术的“审美性” 本期嘉宾 王瑞芸 :可以,你就采取他们的说法,也很好,管用就好。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国际码头 :向 @王瑞芸 提问:西方是宽泛的概念,具体说来,是巴黎,伦敦,还是纽约? 22小时前 来自在线访谈 - 当代艺术的“审美性” 本期嘉宾 王瑞芸 :我住在美国,只好说纽约了。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国际码头 :向 @王瑞芸 提问:所以杜尚要给蒙娜丽莎画胡子,他真棒。这反映了他灵魂的完全轻盈,行云流水。赵无极对杜尚评价很低,这个怎么看呢?谁是真正的大师?谁的评论才是真实可靠的? 22小时前 来自在线访谈 - 当代艺术的“审美性” 本期嘉宾 王瑞芸 :赵无极说的不能算,丹托说的也不能算,我说的更不能算,你自己说了算!真的!!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quote]有病啊, 为人生而艺术。 这样的人,连老婆孩子估计都看不住。 哈哈 ,我觉得她够糊涂的 ,准备把她拉来重新教育下 。。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6:03 编辑 [quote]国老的问题都狠好啊。可惜双方都没展开 王瑞芸 :赵无极说的不能算,丹托说的也不能算,我说的更不能算,你自己说了算!真的!! 都开始撒娇开了,我还怎么提问?

TOP

王瑞芸显然是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只是她好象总是说不开。。。。
王椿淳 发表于 2012-5-30 11:46



    她什么都说开 ,就不是学者了 ,就是画家  艺术家了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