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009.jpg 赵无极的第二任妻子美琴,很明星,很娇美,很娴良的一付好样子

TOP

011.jpg 法国肖像摄影师丹尼斯•科侬于1952年为赵无极拍的照片,照片右下角有这位摄影师的签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彩色照片还不多见

TOP

镇江史话之十一:与赵无极有血缘关系的几个人物(2013-04-12 16:01:12)转载▼
著名的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去世了。报载资料未见其籍贯镇江大港,只说他生于北京,少时在南通开蒙。看到过一些资料,发现其人去镇江其实不远,应该明确其籍贯。为予证明,兹介绍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几位镇江大港人物如下:

赵绍甫,镇江大港人,赵无极的祖父,是宋皇室之后,赵匡胤的29世孙。南宋时其先赵子禠迁居镇江大港。赵绍甫是大港上将军赵声之父赵蓉曾先生“天香阁”的学生。天香阁不是一个普通的私塾,这里不仅传授汉文化学术,且灌输反清复汉思想。从这里走出一大批辛亥杰出将领:民国上将赵声,民国中将赵启騄,民国少将李竟成、解朝东、赵念伯,以及同盟会员赵绍甫、章哲亭(名中医章次公之父)等。

赵绍甫有三子,长子桐庆(字汉生),次子宋庆(讳楚庆,字仲翘),三子槐庆(字植三,号疋林)。他们俱出生于大港。儿子的名字中分别嵌入“汉”“宋”,可见其反对满清统治,恢复汉室传统的强烈政治倾向。

赵桐庆(1894—1966),是赵无极的父亲。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商业学校,先在津浦铁路局及中国银行工作,后得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赏识,委为该行储蓄部经理。1921年,南通分行经理张祝三年老告退,赵受命前往接任。未几,调总行工作。民国16年(1927),总行拟设沈阳、大连、哈尔滨3个分行,遴选赵及资耀华负此重任,至汉口待命,因皇姑屯事发而中止。民国18年,总行设8处10部,赵任业务处经理。业务处为总行重心,各处、部有关业务管理重大事项,必须事先与业务处洽商,事后向业务处汇报,业务处则集中供总经理随时咨询;总行下属119个分支行处,其复杂业务每日向总行呈报。业务处则分别检查,集中统计,给予平衡指导。凡此均由赵总理其事,赵亦能应付裕如。“八·一三”日军侵沪后,总行于香港设立总处,授权赵负责内地各行管理重任。随着战事的转移,先后于汉口、重庆成立总经理办事处,均由赵任主任。此后,战区分行的撤退与合并,后方分行的开设,各事繁重而时迫,决策集于赵一身。他处置镇静,指挥若定。民国33年被选为总行常务董事。1950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成立新的总行,赵仍任董事。“文化大革命”初,寄居女儿赵无萱家中,原高血压症日渐严重,1966年9月下旬于上海逝世。

赵无萱,赵无极的妹妹,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才貌双全,是著名的校花。尝衔父命,照料乃叔宋庆先生。(又,赵无萱的大学同学高天如先生是我的大学班主任。)

赵宋庆(1903——1965)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传奇的饱学之士(见另文介绍)。卒葬镇江栗子山。有二女:无瑕、无凡。赵宋庆一介书生,生活清贫,与乃兄气派迥异。据云赵桐庆1948年送儿子赵无极去法国留学,“家人都是西式打扮,男士穿大衣、戴礼帽,女士则梳着洛琳•白考儿式的发型,穿平底鞋,戴皮手套。”若赵宋庆先生着邋遢长衫站在中间的话,不知道有多突兀。赵桐庆曾打算给宋庆以资助,赵宋庆坚辞不受,告人曰:“我不要他剥削来的臭钱!”

1921年赵无极出生不满周岁,其父赵桐庆出任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南通分行经理。赵无极在南通正值童蒙时期,对故籍大港殊少感性印象,所以他会告诉人们“童年在南通读书”。其实在正式读书前,有过祖父给他的启蒙,地点可能就在家乡大港。赵无极的自传中有生动记载。(参《回忆祖父赵绍甫——<赵无极自传>节选》)

赵无极姓名中的“无”,是行辈用字。同辈人有“无萱、无瑕(遐?霞?)、无凡”。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