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TOP

抛开数据看真相:2009艺术品市场的另类解读
2010-01-11 11:33:39 来源: 《美术报》作者:雨 木 摘要:2009年艺术品市场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度过的。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价格下降,成交率降低,成交量萎缩,虽然二级市场拍卖行成交的资金总量在2009年有所上升,但也不能说明拍卖业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是因为:一,少数大拍卖行的业绩特别是秋拍虽然是上升的,如…

推荐关键字 09盘点


  2009年艺术品市场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度过的。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价格下降,成交率降低,成交量萎缩,虽然二级市场拍卖行成交的资金总量在2009年有所上升,但也不能说明拍卖业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是因为:一,少数大拍卖行的业绩特别是秋拍虽然是上升的,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否其成交业绩会更大?二,拍卖行的数据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值得推敲。三,如果统计下全国所有拍卖行的业绩,看看是升还是降,若能以此数据来说话倒是值得分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拍卖业复苏的迹象已十分明显。一级市场的画廊、博览会、古玩城以及艺术产业基地等其销售是不理想的,市场表现得清冷。尽管如此2009年艺术品市场也有值得关注和冷静分析之处。

  金融危机中艺术品市场的萎缩促使艺术家走向理性的回归

  2008年下半年以后,艺术品市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市场逐步走向了萎缩。无论是体制内的画家,还是体制外的画家,亦或体制间的画家,画都不好卖。即使能卖的,价格也要下降。“当代艺术”的油画首先在国外市场受到打击,几乎无人问津,国内市场也就跟着冷落了“当代艺术”。由于中国外贸出口首先受阻,金融企业放贷变得谨慎,企业集团或企业持股人流入艺市的资金大量减少,保住企业生存成了第一要务。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收入也大幅下降,不裁员成了企业的最大爱心,工资、奖金待遇严重下滑就在所难免,个人收藏购买艺术品便不再列入个人投资的议事日程。由于当代画家的画卖不出去,从而促使艺术家们进入冷思考阶段,同时亦可抽出时间画一点好画。没有静心,便没有好画。另一方面不少画家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是回归传统,还是继续搞快餐文化;是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还是跟着市场走,成了大多数艺术家理性回归的现实思考。在金融风暴冲击下,艺术品市场也在大浪淘沙,那些脱离传统,在空中楼阁中搞出来的艺术作品,最终会跌入海底,尽管不少人玩弄着“创新”的字眼,提出西方的观点。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一些有志的画家极力调整自己的创作心态,为重新确立一个原生态的创作激情而苦苦修炼:一些有为的画家,不追求大展上是否会获奖,不取悦一些评委的好恶,不听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东道西,静下心来,读书作画,习字临摹,写生创作,深入生活,吃苦耐劳,坚持为人民而创作。

  一级市场的清冷,一方面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品质不高所决定的

  一级市场的清冷不但表现在画廊的清冷,而且还表现在艺博会、古玩店、古玩城以及全国一些美术示范基地。清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收藏家变得更为理智,集中财力于真、精、稀的东西,因为这些非常精贵的艺术珍品才有保质增值的功用,企业以后再遇到困难时,往往也指望这些艺术珍品卖出好价格。所以,一般大收藏家并不关注于一级市场的买卖,一级市场表现出的清冷也有艺术品质不高的原因。传统意义上的画店和实行代理制的画廊成功者少,失败者多,维持生计者多,发展扩大者少,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那些有背景、有财力支持的画廊日子可能比较好过,而单纯靠单打独斗支撑的画廊没有五年十年的诚信经营和良好服务的历史日子比较难过。画家技艺的下降,画家违反代理协议暗地里的销售,又使画廊进入进退两难的无奈之中。画廊生意比较好、能维持正常运转、且有盈余则还能坚持,若资金链断裂,矛盾便会尖锐起来。2009年保守估计,歇业的画店、画廊有30%以上。古玩城内的若干古玩店,那些有特色、讲诚信、有老客户的生意会好一些,而新入户的、缺少经营策略的日子会比较难过。维持古玩城兴旺固然与租金、管理有关,但是没有特色、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好东西的古玩城是难以长时间支撑的,这是摆在全国各地古玩城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2009年不少大城市的古玩城显得冷清,唯有到了周末借跳蚤市场的人气方有点活力。跳蚤市场上确有一些走乡窜户收古董的人,他们自己也不十分懂,偶尔跳蚤市场也会有一点好东西,所以不少人逛跳蚤市场是碰运气看看能否捡漏。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漏”是愈来愈难捡了,唯有真金白银方能买到好货,而2009年人们的理智和金钱的减少,使得古玩城和跳蚤市场玩的人多,下手的人少。

  分布在全国的一些艺术聚集区、文化部和中国美协命名的示范基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步履艰难。北京的798面临着原创艺术与商业化市场的磨合问题,加上租金上调,导致艺术家进退两难,“谋生”和“追求”产生了矛盾,加之销售的不景气,使798也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名噪一时的全国大芬油画村示范基地也因复制的油画在国外找不到客户而让许多画家、画工背起行囊到别处谋生。全国五个美术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人才、资金、发展的诸多问题,处在进与退的十字路口。是政府扶持继续发展,还是寻求外来资金进入,还是自生自灭,形势比较严峻。体制和市场的矛盾、文化产业的扶持和精品工程的矛盾、人才和发展的矛盾、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和急功近利的矛盾,都显得十分清晰。

  2009年拍卖业热闹非凡似乎提早进入了经济复苏期

  在一级市场清冷的同时,我国一些大拍卖业似乎是热气腾腾,亮点频现,高价声一浪高过一浪。首先人们会问既然艺术品市场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什么在春、秋两季的拍卖中还会有较好的表现,拍卖业绩比同期有所上升?这是因为国内很多企业在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一些从事以国内贸易为主,计划向海外发展的企业不得不放慢海外的投资。一些民营企业和少数富有人群担心国家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会导致人民币变相贬值,产生通货膨胀。不少热钱涌进拍卖业是导致拍卖业绩反升不降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中的部分资本转移到了艺术品市场,由于艺术品市场中“国宝级”和“真、精、稀”的商品数量有限,所以只要很少的转移资金即可掀起艺市大浪。拍卖业似乎已进入经济复苏期。

  1、国内一些大拍卖行资金流入量明显增多,业绩比2008年春、秋二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2009年春、秋二拍为例。2009年春拍第一阶段流入“大拍卖行”的资金已达16.5亿元,比2008年秋拍多出4.6个亿,秋拍中资金流入更为明显,至2009年12月中旬“大拍卖行”成交资金已达80亿元,远远超过春拍。举例来说,北京翰海春拍中流入资金为3.496亿元,而秋拍占有资金已达10.55亿元,是春拍的3倍,中国嘉德秋拍成交业绩达15.33亿元,几乎与春拍大拍卖行整个业绩相等,难怪王雁南说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次”。

  2、精品、珍品、御品纷纷亮相成交。面对金融危机,国内各大拍卖行纷纷调整策略;减少上拍数,严把质量关,克服困难,组织精品。正因为如此迎来众多收藏家、投资者的青睐。八大山人的《仿倪瓒山水》匡时春拍中以8400万元成交,没有几个月中贸圣佳秋拍中清徐扬手卷《平定两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成交,紧接着,保利秋拍吴彬《十八应真图》以1.69亿元天价成交,成为历史上最贵的中国画。当代工艺美术家的作品在2009年亦有尚好表现,如景德镇王锡良的粉彩瓷板、顾景舟紫砂壶、牛克思鸡血石雕以及众多玉雕作品都以较高的价格成交。高价声中到处是喜气洋洋,似乎2009年拍卖业未曾经历金融风暴,当然,那些中小拍卖公司就没有那么红火了,因精品少,人才匮乏,资金不足,还有社会信誉度不高,不可能带来辉煌业绩,成交价格也不会高。例如,就拿社会信誉比较好的南京正大来说(以明清家具为主),比较2009年秋拍的成交价,明显低于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而且表现的幅度还比较大。更不要说那些小的拍卖行了。一个高价的诞生除了拍品本身的品质外,还涉及到拍卖行的信誉度、管理模式、市场运作,甚至经营者的人品、拍场机遇等等。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面对冷、热不均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资者也更加理性化。在金融危机中人们更加看到了“现金”的价值,对于投资艺术品变得更为现实和谨慎。首先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艺术品值得投资即物有所值?第二,投资某艺术品是否会有较大的增值空间?第三,将来在缺钱用的时候能否兑现?在2009年,我们看到了许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理性化做法。事实一,人们的收藏目光更集中于高端艺术品,且具有升值空间的。举例来说。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先生在2009年秋拍中以857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7548万元)拍进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一般人认为此拍品价格高,已无升值空间。众所周知,西方的古典家具大多是吸取明清家具的工艺而改建的,从艺术角度考虑中国的明清家具其价值要超过欧式古典家具,但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齐本德尔装饰柜以2700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2.7亿元),创下了世界拍卖纪录,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明清家具一直深受外国人喜欢,对于精品来说仍有较大升值空间,故上海收藏家收入囊中必定是非常谨慎的,也是十分精明的。同样,在2009年高价成交的一些其他拍品,对于藏家来说绝非一时冲动或跟风冒进的草率行为。事实二,人们更重视无名的艺术家的成长和他们的作品。在全国愈来愈多的画廊不再吃进官大地位高的艺术家的作品(除非有下户接盘),一来占用资金多,二来假画多,因此风险相对较大。不少画廊热心经营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低,走得动。上海拍卖了1000张年轻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以300元起拍结果全部成交,每幅作品从几百元到一、二万元不等。这说明了投资者较为理性。

  2009艺术品市场的几点值得关注的突出表现

  1、“赝品”仍然是困扰2009年艺市的一大难点。2009年春拍刚过,一些品牌拍卖行公司就纷纷陷入“赝品风波门”。例如香港苏富比拍出的林风眠的《渔获》、香港佳士得拍出的吴冠中《松树》,还是议论颇多的北京保利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今年是张大千110周年,其上拍的一些画作也是真真假假。在全国许多拍卖行都在上演假货上拍的把戏,一级市场出售的假字画遍地皆是则就更不用说了。

  2、借国庆60周年全民欢庆之时,过度炒作,欺骗善良的消费者,尤其表现在工艺美术行业。把“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当成招摇撞骗的招牌,殊不知“大师”中也有不成功之作,“大师”也有滥竽充数的,更何况是流水线式的工艺美术作品,怎能说成是大师“亲制”来欺骗消费者呢?

  3、古书画、古董文物成为拍卖行的热点。特别是一些流传有序或《石渠宝笈》收录过的作品或宫廷御用的。根据2009年高价成交的拍品来看,古书画、古家具、古瓷器和具有一定历史或特殊环境下的稀有拍品均成为拍场上争夺的对象,而且都以较高价格成交,说明了对人们公认的高端艺术品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对历史上有定论的艺术家也表现了极大兴趣。在中国古书画进入亿元时代,说明中国书画已缩短了与世界名画的距离。同时人们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对古书画、古董等是否要重构其价值观念。

  4、所谓“当代艺术”遭到市场的冷遇。如果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恶搞来别有用心地操纵市场套中国人的钱,终有一天被欺骗的人会猛醒;如果违背艺术发展规律,以一种完全脱离大众的审美观念来颂扬自己的作品,最终会被市场抛弃。

  5、2009年在艺术品市场遭遇金融危机冲击中,人们更迫切希望银行业介入艺市,收购或抵押被认可的艺术家的作品,而获取急需要的资金。同时人们也希望在政府支持下诞生公私合营或纯民营的艺术品典当行,以缓解艺市中收藏家调整藏品结构,购买艺术精品的渴求,这是其一。其二,在2009年艺术品市场更盼望拍卖法和文物法的修订实施。更宽泛地保护出土文物不流失国外,保护在跳蚤市场已流动的出土文物,真正藏宝于民,因为文物最终出路是进博物馆,不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其三,为了发展传统艺术品市场,更希望国家或企业或个人以更大力度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TOP

-------------------------------------------------------------

TOP

--------------------------------------------------------------------------

TOP

2010年全国八大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情况的回顾与展望
2011-03-15 15:11:41



随着2010年12月14日杭州西泠公司的收槌,全国八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会全部完满结束,共成交文物艺术品35715件,成交额2425381万元。其中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成交6525件,成交额859536万元;中国嘉德公司成交12614件,成交额626081.8万元;北京翰海公司成交4227件,成交额323665.1万元;北京匡时公司成交2363件,成交额265065.1万元;杭州西泠公司成交 5607件,成交额173525.6万元;中贸圣佳公司成交1671件,成交额68653.6万元(因为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的时间移到2011年2月份,仅收入中贸公司2010年春季拍卖会的数字和情况);北京荣宝公司成交1503件,成交额63872.2万元;北京华辰公司成交1206件,成交额44981.6万元。

一、2010年比去年有较大提高

全国八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2010年拍卖会的成交额,与2009年拍卖会的866734.1万元成交额相比,增加了2.8倍。大家对于突如其来的好成绩惊喜得有些诧异,甚至不知所然。其实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处于买方市场,求大于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¾­济收入的增多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人们对文物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增强,对获得文物艺术品的要求愈来愈高,市场也就越来越好。而艺术品拍卖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各个公司能否征集到好的拍品,尤其是高价位的文物艺术品。

高价位的拍品不仅仅是刺激拍卖市场的兴奋剂,是一场拍卖会成功与否的标志,还是À­动成交总额的杠杆和鼓舞收藏家士气、激励收藏家踊跃竞投的动力。2009年这八大公司成交文物艺术品26928件,其中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245件,占总数的4.6%,超千万元的89件,超亿元的4件。而2010年八大公司成交文物艺术品35715件,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有3466件,比2009年增多了2221件,占总数的9.7%,比2009年多出5.1%。超千万元的345件,比2009年增多256件,超亿元的11件,比2009年增多7件。

超亿元的拍品是:

1.北京保利公司5件:(1)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手卷,以436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书画­最高纪录。(2)元王蒙《秋山萧寺图》立轴,以13664万元成交。(3)清钱维城《雁荡图》手卷,以12992万元成交。(4)宋佚名《汉宫秋图》,以16800万元成交。(5)《宋徽宗御制清乾隆铭琴》,以13664万元成交,这也是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突破亿元的器物类文物。

2.中国嘉德公司4件:(1)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手卷,以30800万元成交。(2)陈栝《情韵墨花》手卷,以11368万元成交。(3)李可染《长征》镜心,以10752万元成交。(4)张大千《爱痕湖》横批,以10080万元成交。

3.北京翰海公司1件,徐悲鸿《巴人汲水图》立轴,以17136万元成交。

4.杭州西泠公司1件,八大山人《竹石芙蓉鸳鸯图》,以11872万元成交。

超过5000万元的有28件:

1.北京保利公司15件,(1)徐悲鸿《十二生肖册》,以7280万元成交。(2)徐悲鸿《春山驴背图》手卷,以6720万元成交。(3)元代佚名《元人出猎图》手卷,以6720万元成交。(4)明代夏昶《湘½­竹石图》,以5936万元成交。(5)王冕《墨梅图》立轴,以5712万元成交。(6)佚名《平定太平天国战图》,以6160万元成交。(7)陈继儒《云岩萧寺》,以5040万元成交。(8)乾隆《御笔汉柏图》,以8736万元成交。(9)周之冕《百花卷》,以9072万元成交。(10)张大千《天女散花》,以7448万元成交。(11)张大千《灵岩山色图》,以6272万元成交。(12)张大千《峨眉接引图》,以5488万元成交。(13)李可染《长征》,以9856万元成交。(14)清乾隆《御制紫檀宝座》,以7169万元成交。(15)清乾隆《御制白玉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元成交。

2.中国嘉德公司5件,(1)赵孟螰《行书洛神赋》手卷,以8008万元成交。(2)朱耷《仿倪云林山水》,以5600万元成交。(3)文徵明《行书西苑诗》,以5208万元成交。(4)朱耷《古木双禽图》,以5040万元成交。(5)佚名《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以7952万元成交。

3.北京翰海公司5件,(1)吴冠中《长½­万里图》手卷,以5100万元成交。(2)齐白石《花卉四屏》,以5100万元成交。(3)仇英《浮峦暖翠图》手卷,以6500万元成交。(4)杨维桢《赠装潢萧生显序》手卷,以6600万元成交。(5)朱耷《孤禽图》,以6272万元成交。

4.北京匡时公司2件,(1)清乾隆帝《御书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以5712万元成交。(2)清乾隆《唐英制青花花觚》,以6608万元成交。

5.中贸圣佳公司1件,徐扬《南巡纪道图》手卷,以9072万元成交。

二、名家或著名单位收藏的专场比较受欢

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各朝各代都要产生文化名人,他们的文化修养极深,是各个时期的文化阶层的代表、文化群体的精英,文化的创造者与守望者。¾­过他们鉴赏、收藏过的文物艺术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历史性、文献性、趣味性、故事性,无论是艺术品体现出的文化品位,还是其品质的真实可靠性,都被广大民众所认可,这是被众多收藏家所共同认知的文化现象。各个拍卖公司根据收藏家的心理要求和市场发展规律,在拍品征集的过程中就加大了对名家藏品和著名单位所收藏的艺术品的力度,特别推出名家或著名单位收藏的专场,收到较好效果。例如:

1.北京保利公司推出的名人收藏专场,有10个百分之百成交的专场,其中:(1)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0万元成交。(2)尤伦斯夫妇藏中国书画­专场,2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6336.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6件,超过千万元的2件。(3)自得园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22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3619.2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22件,超过千万元的4件。(4)郭秀怡珍藏书画­日场3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4674.3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6件,超过千万元的1件。(5)明清宫廷艺术品专场9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8457.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9件,超过千万元的5件。(6)清官窑颜色釉瓷器专场35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3525.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0件。(7)徐氏珍藏专场23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9796.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4件,超过千万元的4件。(8)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琴专场,以13664万元成交。(9)犀角器专场2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8046.9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5件,超过千万元的1件。(10)日本藏瓷专场6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3118.1万元,单件成交超百万元的4件。

2.中国嘉德公司推出名人收藏的拍品专场,有9个专场百分之百成交。其中:(1)春季拍卖会推出的“剪松阁文房专场”45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8400万元,单件超过百万元的18件,超过千万元的3件。(2)春季拍卖会推出的“一代书圣于右任作品专场”,138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4510.5万元,单件超过百万元的4件。(3)春季拍卖会推出的“家青制器专场”14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056.3万元,单件超过百万元的6件。(4)春季拍卖会推出的“冯乃超藏纸钞专场”70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686.7万元。(5)秋季拍卖会推出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遗珍专场”88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412.7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5件。(6)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张仃藏画­专场”32件拍品全部超底价成交,成交额高达12418.3万元,单件超过百万元的11件,超过千万元的4件。其中齐白石《红荷》底价为180万元,以高出13倍的2352万元成交。齐白石《竹篱葫芦》底价为150万元,以高出15倍的2240万元成交。(7)秋季拍卖会推出的“旧时明月—一个文人的翰墨因缘专场”62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4425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8件。(8)秋季拍卖会推出的“涧庐藏画­专场”6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569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3件。(9)秋季拍卖会推出的“瀛海埙篪—李傅铎若藏溥心屄萌找萜纷ǔ 58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3833.3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0件。

3.北京匡时公司推出名人收藏专场,百分之百成交的有9个,其中:(1)海外重要私人收藏近现代书画­专场,推出拍品24件全部成交,成交额12970.0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21件,超过千万元的4件。(2)“渡海三家”作品专场,61件全部成交,成交额7119.3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20件。(3)墨林精舍藏近现代书画­专场,73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4728.8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1件。(4)王世襄藏香炉专场,2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9844.8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9件,超过千万元的3件。(5)静悟堂藏紫砂名品专场,8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639.8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4件。(6)明清犀角工艺品专场,33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6051.4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23件。(7)胡若思藏古琴专场,1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85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9件。(8)宫廷文物专场,2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6803.4万元,单件成交超百万元的26件,超千万元的5件。(9)七弦琴专场,6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833.6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6件,超过千万元的1件。

4.杭州西泠公司推出名人收藏的拍品专场,百分之百成交的专场有8个,其中:(1)春季推出的“陈子庄书画­作品专场”81件全部成交,成交额1932.6万元。(2)春季推出的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121件全部成交,成交额2340万元。(3)春季推出的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115件全部成交,成交额5309.1万元。(4)春季推出的“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82件全部成交,成交额1164万元。(5)“黎雄才书画­作品专场”,48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728.4万元,单件超百万元的2件。(6)“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101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5526.2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15件。(7)“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89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466.4万元,单件成交超过百万元的4件。(8)“西泠首届中国陈年名酒专场”,82件拍品全部成交,单件超过百万元的1件。

5.北京翰海百分之百成交的有4个,其中:(1)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79件全部成交,成交额2050.7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5件。(2)华丽馆藏犀角专场,3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7046万元,单件成交超过百万元的25件。(3)北京市文物公司50周年庆典专场,47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39149.0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41件,超过千万元的13件。(4)纪念秦公10周年专场,59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6326万元,单件成交超百万元的22件,超千万元的3件。

6.中贸圣佳公司春季拍卖会百分之百成交的3个专场,其中:(1)书法楹联专场,126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218.2万元。(2)绫本书法专场,64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928.9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员的5件。(3)当代书画­专场,121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2064万元。

7.北京华辰公司推出的周思聪作品专场,46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1162.2万元。

当然,随着文物艺术拍卖市场的成熟,广大收藏家和爱好者鉴赏水平与市场价值评估能力的提高,对于名家鉴定、题跋、赏评、收藏的文物艺术品,也不是一概盲目听从,而是通过表象看本质,对于有些疑问、争议的文物,或者底价定得过高、脱离市场价值的拍品,再大名头藏家的文物,照样无人问津。如某家拍卖公司推出的某氏六代的40件藏品,仅有19件成交,成交率仅为48%。

三、中国书画­是文物拍卖市场的主要门类

中国的传世文物包含着很多门类,¾­过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几年来的发展,在市场上流行的门类主要有:中国书画­、中国瓷器、中国玉器、中国青Í­器、中国家具、竹木牙雕、文房四宝、古籍善本、邮票钱币、织锦绣片、中国油画­等。

中国书画­因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欣赏习惯以及学识修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最为喜爱的艺术门类,所以中国书画­在拍卖市场上无论是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都一直占据着最大份额。2008年,全国八大拍卖公司成交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7853件,占成交总件数的37.9%;成交额244453.2万元,占总成交额的44.85%,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要门类。

2009年全国八大公司成交中国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10385件,占成交总件数的38.5%;成交额567682.1万元,占成交总额的65.5%,比2008年提高了20%,这也正是高价位的书画­作品增多的效果。

2010年全国八大公司中国书画­成交情况又有提高,一共成交1736552.3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2%,比2009年又提高了6.5%。中国嘉德公司拍卖会一共推出28个中国书画­专场,成交中国书画­作品2891件,占全年拍卖会总成交件数的22.9%;可是,28个中国书画­专场成交额为467211.5万元,却占到成交总额的74.6%,比2009年嘉德公司中国书画­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44.85%,提高了29.75%。

北京华辰公司2010年拍卖会,中国书画­成交510件,占成交总数的42.3%;而中国书画­成交额31666.6万元,却占全年拍卖会成交总额的70.3%。

中贸圣佳公司2010年春季拍卖会推出中国古代、近现代、楹联三个书法专场382件作品,成交379件,成交率99.2%,成交额8016.1万元。

四、齐白石的书画­作品最为走红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艺术大师,兼画­家、书法家、×­刻家、诗人于一身,他的画­作备受广大民众所喜爱,作品价格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名列前茅,独占鳌头,尤其近几年来在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更是屡创新高。

2010年被人们公认为是齐白石年,这一年首先是由中央文化部、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齐白石先生1953年被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国际和平奖”之后,又一次关于他的重大的国际活动。全球的齐白石研究单位和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共议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又一次把齐白石艺术推向世界。

其二是“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的学术推动,使广大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认识到齐白石艺术的价值,使齐白石的作品在市场底价基础上以几何数字上升,出现齐白石作品在文物艺术品市场全线飘红的景象,高价位成交额的作品众多,2010年齐白石的作品超过千万元的有26件,其中:

1.中国嘉德公司11件:(1)《贞松永茂册》(春季)4032万元成交。(2)《瓜果四屏》底价280万元,以4760万元成交。(3)《水族动物四屏》底价320万元,以1792万元成交。(4)《红荷》底价180万元,以2352万元成交。(5)《樱桃》底价280万元,以2408万元成交。(6)《竹篱葫芦》底价150万元,以2240万元成交。(7)《葫芦》底价200万元,以2240万元成交。(8)《秋叶草虫》底价200万元,以1400万元成交。(9)《紫藤蜻蜓八言联》底价2000万元,以3248万元成交。(10)《山居图》底价200万元,以1176万元成交。(11)《和平延年》底价2000万元,以3136万元成交;此件作品于1998年北京翰海拍卖成交价为44万元,13年增值71倍。

2.北京保利公司11件:(1)《报导平安》(春季)底价450万元,以1176万元成交。(2)《工笔草虫册》(春季)底价200万元,以1465万元成交。(3)《花卉动物瓜果29开册》,以3360万元成交。(4)《芭蕉书屋》底价250万元,以1400万元成交。(5)《松鹰图》底价680万元,以2856万元成交。(6)《花卉合册十开》底价850万元,以2016万元成交。(7)《花虫册》底价500万元,以2184万元成交。(8)《九秋图卷》底价680万元,以1120万元成交。(9)《英雄长寿》底价200万元,以2016万元成交。(10)《群芳吐艳》底价800万元,以1120万元成交。(11)《花卉禽石四屏》,以4032万元成交。

3.北京翰海公司2件,其中:(1)《花卉四屏》(春季)底价800万元,以5100万元成交。(2)《枯树归鸦》底价150万元,以1232万元成交。

4.北京匡时公司1件,《海棠秋虫》(春季)底价800万元,以1075.2万元成交。

5.杭州西泠公司1件,《花鸟鱼虫册》底价800万元,以3024万元成交。

齐白石作品的市场价值起到以下五方面的作用:一是齐白石的作品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现高价位的时间最早,价位À­升得最高最快。在其作品价位快速提高的带动下,水涨船高,À­动了整个近现代中国书画­的市场价值,尤其是对于近现代一流的中国书画­家作品的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给中国书画­艺术评论提供了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最为形象,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同时还对中国书画­走向世界、与西方欧美艺术家作品沟通比较,提供了量化的依据。三是美术院校、美术馆、博物馆等收藏的齐白石书画­,乃至中国书画­的单位,以及收藏中国书画­的企业、个人,甚至中华民族的财富价值都提高了;四是市场上出现的齐白石高价位的作品,都属于齐白石先生的精品。“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为我们当前艺术界、美术界投入精品创作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时美术界、艺术界创作的艺术精品增多,也必将给文物艺术品市场提供取之不尽的货源。五是齐白石作品的市场表现,引起美术教育界的关注与介入,有的艺术院校还创办了艺术品市场专业科系,对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理论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保障的作用。

五、著录过的中国文物和名人收藏过的作品最受收藏家信赖

著录就是记载、记录,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来说,曾¾­在历史上被记载、记录过,当然就是查之有据,说明其流传有序,相对可靠。但是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著录浩如烟海,有皇家内府收藏、私人收藏等记载,还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典籍、书论、画­论、画­传、画­集、报刊杂志等,不胜枚举,多如繁星。查找著录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公司对于推出的拍品,首先要查找有无著录,必须把功课做足,为卖家负责,也为买家提供佐证。

越是高价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著录的作用也就越大。全国八大公司2010年11件价值超过亿元的作品,都是有过多次著录的,其中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曾¾­被《宣和书谱》、《石渠宝笈》著录,这也是自有拍卖市场以来,出现的第一个被《宣和书谱》著录过的作品。钱维城的《雁荡图》手卷,曾¾­被《石渠宝笈》著录等。

2010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一代书圣于右任书法专场”138件作品,全部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一代书圣于右任》一书出版刊登,所以百分之百成交。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瀛海埙篪—李传铎若藏溥心屄萌找萜纷ǔ 58件拍品,全部著录于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瀛海埙篪—吾师溥心旅日逸品展》一书,百分之百成交。北京华辰公司2010年春季拍卖会推出的“积翠园基金会收藏的中国书画­专场”46件作品,有45件是画­家赠送给陈英夫妇的作品,画­幅上面有画­家赠送给陈英夫妇的题款,当然绝真无疑。另一件祝允明的《秋兴八首》手卷,曾¾­被启功、徐邦达、陈叔亮作跋,并著录于启功先生著作的《启功丛稿》一书,所以百分之百成交实在是情理之中。北京匡时公司秋季拍卖会推出的“王世襄藏香炉专场”,20件作品全部著录于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自珍集》一书,百分之百成交。

北京市文物公司的旧藏朱耷《孤禽图》,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10年前由北京翰海公司第一次推出,以440万元成交,震惊了拍坛,众多新闻媒体惊呼:“八大山人的一只鸟竟然值四百万元!”今年秋拍,该品由北京翰海公司第二次推出,底价为2000万元,竟然以6272万元成交。北京华辰公司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刘文西等合作的《幸福渠》,曾¾­有15家报刊媒体著录,底价为800万元,以4592万元成交。北京荣宝公司推出的徐悲鸿《奔马图》,曾¾­被3家报刊媒体著录,还被荣宝斋出版社印制成木版水印发行,秋季拍卖会推出,底价为560万元,最终以1680万元成交。

据中国美术史记载,历史上对于中国书画­进行全国性的普查与记录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宋徽宗对宋王朝宫廷收藏的书画­进行普查登记,编¼­出版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第二次是清朝乾隆、嘉庆两位皇帝用74年的时间,对于清朝宫廷收藏的中国书画­进行普查登记,编¼­出版了《石渠宝笈》。第三次是198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领导下,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于全国博物馆、美术馆、美术院校、文物商店、工艺品公司等单位收藏的中国书画­,进行普查、鉴定、登记,并编¼­出版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这是我国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三次中国书画­著录,被这三部书籍著录过的书画­作品,备受人们重视与关注,在市场上也最为走红。

六、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前景永远是光明的

2010年,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中贸圣佳、杭州西泠、北京华辰、北京荣宝八大拍卖会的公司,成交总额达到2425381万元,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公司成交额都以超过国际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公司,同时又创造了11件中国文物超过亿元的好成绩,其中3件近现代中国书画­突破亿元大关。

据此,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文物拍卖市场在文物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拍卖行业Э会的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道路,¾­过拍卖企业广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奋斗,¾­过广大收藏家与爱好者的热情参与,终于将中国文物的国际交流中心,从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中国的香港,转移到中国的北京,把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的¾­济价值和国际地位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还没达到应有的程度),这是值得中华民族欣慰、中国人民高兴的事情。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拍卖会前的征集拍品难和拍卖会结束以后催款到帐难,这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拍卖企业,至今还没找到根治这两大顽症的灵丹妙药。

为了货源的征集,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初期,拍卖企业跑遍了¾­营过文物艺术品的文物商店、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著名画­廊(荣宝斋、朵云轩、杨柳青、十竹斋)等国有单位;后来又寻遍了“文革时期查³­退赔户”。最后不畏艰难险阻,走出国门,遍访东南亚、日本、新加坡,欧美乃至全世界。对于收藏家,按图索骥、查根寻源,哪怕是一丝线索也不肯轻易放过,诸如翁氏、徐氏、王氏、胡氏、郭氏、邓氏、陈氏等的第二代、第三代传人,尽收眼底,一个也不肯放过,登门造访、恳请动员,最终得以回报,可见征集拍品之难。

但是,因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只要是我们能征集到重量级的文物,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就不愁有实力的买家到场,正如一句古话:栽好梧桐树,招得凤凰来。譬如,在2010年6月26日一家名不见¾­传的小拍卖公司,台湾宇珍国际艺术中心推出清乾隆“青玉螭龙玉玺”时,众多买家蜂拥而至,¾­过激烈的竞投,该拍品被中国山西收藏家赵心先生以1.2亿元竞得。再有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郊区一个只有3个工作人员的处理便宜旧货的小拍卖公司,收到一件清乾隆《黄地粉彩四面开光“吉庆有余”图转心瓶》时,拍卖会场设在郊区简陋的仓库,座椅都是准备拍卖处理的旧椅子,没有印制拍卖图录,仅在网上发了一个信息。就是这样简陋的拍卖条件,仍然使活跃在世界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大瓷器买家不期而至,齐聚在这个小小的仓库,其中包括耄耋之年的张宗宪,以及赵心、李胥、仇国仕、黄少棠、谢启亮、翟健民等。拍卖现场人数仅100人,但到场的人90%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开始80万英镑起拍无人应价,降到50万英镑开始应价;接着,迅速升到700万英镑,张宗宪900万英镑放弃,李胥、仇国仕1200万英镑放弃,谢启亮2000万英镑放弃,赵心2500万英镑放弃,最后中国“浙½­二生二旦团”与中国北京行家孙惠光对决,被北京行家孙惠光以5210.5万英镑买下,约折人民币5.5亿元。在这么一个简陋的拍卖环境下,创造了中国文物最高拍卖价格。也有报刊传说,此人就是名叫王耀辉的中国人。

对于拍卖后货款的催要,拍卖企业绞尽脑Ö­,遍筹良策。除了拍卖规则郑重声明缴款日期及对违规者严肃的处理办法外,从竞买牌领取需交押有效证件,到缴纳滞压金5万元、10万元、20万元,再到必须领取特别竞买牌,缴纳巨额滞压金,但都很难阻挡住迟缴、不缴的赖账行为。特别是有些巨额买家,更是难缠,他们的行为,还像霉菌一样传染他人,使得拍卖企业对无良策。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有着很多困难,终究但阻挡不了市场的发展。首先,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是一种不能再生并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科技内º­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就决定其永远不会贬值。当然,拍卖企业每年征集到拍品的多少,会影响到当年成交总额的升与降,但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尤其是珍贵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精品的价格是绝对不会贬值的。其次,随着我国¾­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人民收入的增长、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的需求还会增加。中国人对于中国文物的需求,必将是À­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中国人对于中国文物的购买力,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自从2002年外国人尤伦斯从中国内地拍卖市场以2530万元人民币买走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手卷以后,再没有一件高价位的中国文物在中国内地文物拍卖市场被外国人买走。自从2005年美国华尔街人从英国伦敦以1500万英镑(2.3亿元人民币)买走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以后,再没有一件高价位的中国文物被外国人从国际拍卖市场买走。如:2010年秋季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粉彩葫芦瓶》,以2.6亿元被中国香港张永珍女士买下;2010年秋季英国伦敦推出的清乾隆《黄地粉彩四面开光“吉庆有余”图转心瓶》,以5.5亿元成交,又是被中国人买下,创造了中国文物最高价。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中国的文物流失到海外,现在又回到中国人的手中,同时还提高了¾­济价值,这应该说是一件毋容置疑的好事;但是,如果我们从另一角度来分析,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在我们国力衰弱的历史时期被人家强取豪夺甚至是明火执仗地掠夺而去的,现在我们众多的中国人又到这种外国人的面前竞出高价,刹那之间把巨大的资金倾倒到外国人囊中,“兄弟相争,渔人得利”,也不得不承认这又是一件憾事。笔者曾¾­在2008年“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做过一个“催化高端收藏家社团组织的诞生”的发言,内容是:如果全国有一个高端收藏家社团组织,把全国大多数高端收藏家组织起来,大家互通信息,密切往来,默契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对外,以上的弊端就有可能避免或者减少的。

因此,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日趋成熟,随着买家、卖家双方对于市场的认知和了解,随着国民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鉴赏修养的提高,同时我们还有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国拍卖行业Э会的正确领导,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对市场进行规范,都将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铺平发展的道路。为此,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未来的具体形势虽然不好预测,但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的价格肯定是不会回落。2011年,我们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前景必将是光明的。

注 释:

超过亿元的23件中国文物是:书画­类:1.清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手卷,以13440万元成交;2.明吴彬的《十八应真图》手卷,以16912万元成交;3.南宋曾巩的《局事帖》,以10864万元成交;4.元《朱熹、张景修等七家题徐常侍×­书之迹》手卷,以10080万元成交;5.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手卷,以43680万元成交;6.明王蒙《秋山萧寺图》立轴,以13664万元成交;7.清钱维城《雁荡图》手卷,以12992万元成交;8.现代张大千《爱痕湖》横批,以10080万元成交;9.东晋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00万元成交;10.明陈栝《情韵墨花》,以11368万元成交;11.现代李可染《长征》,以10752万元成交;12.现代徐悲鸿《巴人汲水图》,以17136万元成交;13.宋佚名《汉宫秋月图》,以16800万元成交。14.明末八大山人《竹石芙蓉鸳鸯图》,以11872.0万元成交。

器物类:1.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以1500万英镑(2.3亿人民币)成交;2.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御题诗碗》,以1.5亿港元成交;3.清乾隆《珐琅彩御题诗锦鸡双耳瓶》,以1.15亿港元成交;4.明永乐《鎏金释迦摩尼像》,以1.16亿港元成交;5.清乾隆《青玉螭龙御玺》,台湾宇珍拍卖公司以1.018亿人民币成交;6.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延连长颈葫芦瓶》,香港苏富比2010年10月8日以2.53亿元成交。7.清乾隆《珐琅彩转心瓶》,以5.5亿元成交。8.宋徽宗御制清乾隆铭琴,以13664万元成交。

(赵榆/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TOP

------------------------------------------------------------------------

TOP

------------------------------------------------------------------------------------------------------

TOP

回顾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

http://news.cang.com 2011/12/26 11:55:35 西安晚报 浏览1382次

 


2011年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繁荣”与“乱象”、“天价”与“赝品”、“新兴”与“消亡”依然并存。逐利的热钱、投资的热情没有丝毫停滞的迹象,疯狂的数据、井喷的“票房”却难掩背后存在的问题。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带给我们太多难忘的回忆,这些记忆能帮助我们理清现状,使文化产业继续砥砺前行。

  名作拍“天价”

  对于今年的春季拍卖市场,用“井喷”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风一般的换手率,难以捉摸的高价位接盘,让一些拍场上混迹多年的行家们看不懂了。拍卖市场仅上半年的成交总额就达到了428亿元。

  优质艺术品投资的财富增值效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在房地产和股票之外,艺术品越来越多地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艺术品价格的快速走高,也使个体的投资收藏行为逐渐被边缘化,机构收藏和基金收藏经过多年的酝酿终于纷纷登场,而大体量的机构资金和基金资金入市又必然抬高了成交价格。2011年的春拍,总成交额同比2010年春拍增长了112.71%,环比2010年秋拍增长了15.13%,中国艺术品市场又迎来了价格普涨的一年。无论总成交额、还是单品拍卖价格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成交;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4.025亿元成交,想起今年的春拍,恐怕仍令不少人激动不已,然而兴奋的市场总需要些冷静的声音,新华社连出三篇报道提出质疑。

  面对质疑,中拍协挺身而出,于6月10日正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56家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成首批成员,承诺遵守“自律公约”。公约称,中国拍卖行业欢迎来自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监督,将组织全行业认真研究、自查自纠,跟踪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营造诚信经营环境。

  鉴定出“怪胎”

  在“全民收藏”的大背景下,艺术品市场中鉴定证书满天飞的情况的确颇受收藏界担忧。笔者在走访多家收藏市场后发现,只要肯出钱,即便你拿来的东西是新货,也有人能够帮你把它包装出历史背景,即便你拿来的是块石头,也有人能“指鹿为马”。事实上,这种明码标价的艺术品鉴定证书,在任何场合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出于各种目的,仍有人愿意出钱做鉴定。不少人感叹,艺术品市场的水很深。更让人遗憾的是,艺术品市场本身将艺术品鉴定庸俗化了。鉴定中,有些所谓专家谈历史的少、谈文化的更少,全部主题围绕价值展开,媒体炒作、娱乐圈助阵,这种态度既不负责任,更贻笑大方。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对于艺术品真假,就连作者本人的鉴定意见也不一定“靠谱”。针对北京传是2011年秋拍现当代艺术专场的一件拍品张晓刚《小女孩》布面油彩,张晓刚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态:“这幅画一看就是一件很拙劣的赝品,画得真烂,也好意思来混拍。”据了解,张晓刚的《小女孩》曾拍出180万元高价。赝品扰乱艺术市场,的确值得痛斥,但艺术家是否就是唯一权威的鉴定者?董国强曾直言,“身在利益链条中,创作者无权鉴定”。笔者也查阅了《拍卖法》,找到相关规定,“作者本人意见并不代表作品的鉴定结论”。

  画廊“吃不饱”

  2011年对国内的画廊来说是“无法淡定”的一年:尤伦斯赚得盆满钵满后转身就走;大牌国际画廊高古轩、白立方抢滩中国,上岸就可以直接享用最有效的艺术家资源;素来霸占行业大部分资源的拍卖机构依旧“又高又硬”;文交所又在画廊背后插了一刀。拍卖机构、文交所、国外画廊,一开始就瞄准了中国艺术市场,受多方割据势力裹挟的画廊业,如同一只“愤怒的小鸟”可能随时爆发。

  今年5月,北京画廊协会成立,画廊开始“抱团”。第一任会长程昕东直面中国画廊目前的症候:底子很薄,理想很高,没有相应社会资源的支持,仅凭各自的能力和资源进行理想化的操作。“中国第一、二代艺术家的成长已经快过中国画廊的成长,西方很多艺术家都是在画廊成长起来的,而中国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成长是平行的,画廊缺少本土艺术家,与艺术家关联性不够强。”程昕东认为,这对于画廊来说是件特别尴尬的事儿。

  秋拍着了凉

  相比春拍的火爆,秋拍总体趋向平淡。如何解读今年秋拍市场的信号,一时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艺术品收藏价值是否会让位于投资价值?拍卖市场将走向何方?与秋拍同步,各种机构推出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粉墨登场,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探讨艺术品的亿元时代,如何携“亿元”以运“资本”。截至目前,2011年秋拍成交额约为380亿元,预计会低于今年春拍。

  今秋秋拍形势不好,很多拍卖公司早在四五个月前就感到了压力。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坦承,保利选择在秋拍上把不少底价高的拍品撤掉了。“现阶段要给出‘中国人买艺术品纯粹是出于热爱传统文化’的判断是不现实的,但艺术品有了投资价值,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拍卖市场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这样说。

TOP

-----------------------------------------------------------------------

TOP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