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06年11月24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处于第一集团的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拍卖公司,秋季大型拍卖会前后陆续收槌。还有几家处于第一集团的公司,因为他们今年秋季大型拍卖会的时间安排的较晚,不利于新闻期刊,在明年一月初就能及时刊登出拍卖结果,供大家参考。同时,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这四大公司经营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杂项;油画、雕塑、近现代艺术;邮票、钱币;古籍善本、碑帖拓片等项目,足以反映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全面情况,以及明年的发展与走势,所以,我们今年仅就以上四家公司的情况做以回顾与展望。 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2006年春秋两季大型拍卖会,一共拍出文物艺术品11789件,成交总额249687万元。其中:中国嘉德公司拍出6893件,成交额98307.6万元,名列第一;北京保利公司拍出2210件,成交额73639.1万元,名列第二;中贸圣佳公司拍出1648件,成交额48472万元,名列第三;北京华辰公司拍出1038件,成交额29268.4万元,名列第四。 2006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平稳发展年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走势,是受两个坐标的运行轨迹左右着的。其中一个是每年成交总额的坐标,另一个是价格的坐标,当这两个坐标运行的轨迹相吻合或相接近时,即出现市场发展的高潮,一般时期即为平稳发展期。因为文物艺术品是一种不能再生,同时又是文化和科技含量极高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的商品属性,就决定只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它就只能增值,很难落价,价格坐标的运行轨迹也就只能升高,不会下降,只有升高的速度快与慢之分;而影响每年市场成交额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投放量的多少和高价位的拍品多少。投放数量大,同时高价位的拍品多,成交额就会大,否则就会小。 大家都认为2003年、2004年、到2005年春季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第二个高潮期。从2005年秋季,转入平稳发展期,各个拍卖公司也都适时调节减少了拍品的市场投入量,当然成交额就减少了。如2006年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公司,成交额为249687万元,比2005年这四大公司成交额340553万元少90866万元,减少了26.7%。但是,这四大公司市场投放量也是从2005年14363件,减少到2006年的11789件,减少了2574件,也是减少了11.6%。更何况2006年四大公司成交超百万元的投入量为320件,比2005年的571件少了251件,减少了44%,当然2006年成交额,要比2005年下降了。所以,我们认为,200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是平稳发展年。 中国古代书画稳步提升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特别是古代书画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为世人所景仰。可是,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的初期,由于人们受对古代文化认知所限,在价格上,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以及当代书画相比,出现了不合理的反差。经过十几年来市场的培育,广大收藏家对于古代文化的修养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随之在稳步提升,尤其是有著录或者是经过名家收藏、名家鉴定、名家题跋的古代书画,价格的提升更为明显。 2006年这四大公司一共成交中国古代书画998件,成交额53305.4万元。其中:中贸圣佳公司成交327件,成交额27788万元,名列第一;中国嘉德公司成交476件,成交额18386.9万元,名列第二;北京保利公司成交195件,成交额7175.5万元,名列第三(北京华辰公司的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合编一册,统计在近现代书画表格中)。从数量上看,古代书画998件虽然仅占成交总数量的8.5%,但是,成交额却占四大公司成交总额的21.3%。由此不难看出,古代书画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所占的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全国诸多拍卖公司中,中贸圣佳公司对于古代书画的运作大家公认是比较好的,他们在今年春季拍卖会上成交古代书画111件,成交额10923万元,每件平均98.4万元。其中恽寿平的《载鹤图》以1111万元成交;王石谷的《荷庄清夏图》以891万元成交;王原祁的《仿各家山水》以638万元成交;王石谷的《仿大痴山水》以550万元成交;石涛的《南山为寿》以528万元成交,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书画的高贵与豪华。 在今年秋季拍卖会中,中贸圣佳公司又创佳绩,一共推出古代书画247件,成交216件,成交率87.4%,成交额高达16865万元,又创造了一个新记录。其中的古代书画册页专场,42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率100%,这是一个在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久违了的完美业绩,按照国际惯例,给主槌的拍卖师贺立斌先生戴上了一副白手套。《石渠宝笈》著录的四件作品全部成交:乾隆帝的《仿唐人应真图》手卷,底价为680万元,以1870万元成交;董诰的《春景山水花卉册》,底价为580万元,以1650万元成交;方从义的《云林锺秀》手卷,底价为400万元,以990万元成交;佚名(元)《墨竹图》,底价为60万元,以60.5万元成交。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过的作品,中贸圣佳公司在今年秋季拍卖会推出九件,全部成交:翟继昌的《早春图》,底价为20万元,以74.8万元成交;方士庶的《山水四屏》,底价为80万元,以187万元成交;罗聘的《瘦影横斜》,底价为60万元,以176万元成交;黄易的《蓬窗雅集图》,底价为50万元,以55万元成交;张宗苍的《临王原祁山水》,底价为250万元,以550万元成交;汪梅鼎的《狮林图》,底价为12万元,以20.9万元成交;卞文瑜的《秋江图》,底价为60万元,以203.5万元成交;陆治的《赏春图》,底价为35万元,以50.6万元成交;程正葵的《行书自制诗册》,底价为10万元,以11万元成交。 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古代书画也有不俗的表现,如他们推出的赵左《溪山无尽图》手卷,以1100万元成交,就给广大收藏家一个惊喜。因为明代画家赵左为宋旭的弟子,“苏松派”成员,画风受董其昌影响颇大,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不算太高,过去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价格总是在几十万元徘徊,而这次嘉德公司推出的《溪山无尽图》手卷,为其传世的重量级的精品,又经过名人收藏、名人鉴定、名人题跋,底价定为450万元,出人意料地卖出惊人的好价钱,对于拉升古代书画价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嘉德公司在今年春季拍卖会上,推出的石涛《蓬莲社》,底价为580万元,以1177万元成交,提高了两倍。 精品打造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升 文物与艺术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文物艺术品的数量与门类浩如烟海,多如繁星。其中每一件文物艺术品所包孕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科技含量,大不相同,相差甚远,只有那些文化艺术价值含量高,科学技术含量大的文物艺术品,也就是文物艺术品中的精品,才能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历史的价值与辉煌的成就,具有极高的价值。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与高潮的出现,都是与高价位的文物艺术品精品推出密切相关的,国际国内尽皆如此。例如: 在国际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高潮是1980年、1981年,苏富比拍卖公司对大收藏家仇炎之精品的推出,在香港和伦敦拍卖,其中两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分别以528万与418万港元成交,带动起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是1989年,同样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917万港元成交,九年的时间增值五倍。同时这年苏富比推出“英国铁路退休基金会”收藏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精品,在香港、伦敦两地拍卖,宋《官窑六棱洗》以2200万港元成交等,拉动了第二个高潮。第三个高潮是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公司推出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4亿,被sKenazi买去。同年10月23日,香港苏富比公司推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1548万港元,被香港翟健民买去。2006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公司推出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以1.5亿港元,被香港张永珍女士买走等,形成第三个高潮期。 在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第一个高潮是1995年、1996年,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傅抱石《丽人行》,以1100万元成交。北京翰海公司推出的北宋张先《十咏图》,以1980万元成交,拉动起第一个高潮。第二个高潮是2002年至2005年春季,中贸圣佳公司推出的北宋米芾《研山铭》,以3298.9万元成交,被国家文物局优先买走。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2530万元成交,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买走。中贸圣佳公司推出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以1980万元成交;齐白石《诗意山水册》,以1661万元成交;陈洪绶《花卉册》,以2860成交,被浙江诸暨企业家买走等,拉起了第二个高潮,现在处于平稳发展起期。 200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之所以能够在平稳发展期得以回升,也是因为有一批文物艺术品精品的出色成交,给以打造与支撑。如中国嘉德公司在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价,这是一个真正的、真实的最高价。此一件拍品的成交额,占中国嘉德公司整个“瓷器工艺品翡翠钻饰”专场139件拍品成交总额10038万元的52.6%,其精品的作用显而易见了。中国嘉德公司在今年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清宫花梨木雕落地罩》以638万元成交,占“瓷器工艺品家具珠宝”专场186件拍品成交额4378.4万元的15%。清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以550万元成交,占“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专场36件拍品成交额1566.7万元的35.1%。特别是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静观居藏近现代九家珍品”专场,一共推出九位艺术家的十件精品,全部成交,有九件超过百万元,成家额2983.2万元,每件平均298万元,其中李可染的《丹霞枫林》,以748万元成交,都充分证明了文物艺术品的精品,对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回升的巨大拉动力。 中国书画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今年中贸圣佳、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拍卖公司,中国书画成交总额为146892.7万元,占这四个公司全部成交总额249687万元的59%,因此说中国书画这个门类,在文物艺术品各个门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中国书画的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三个部分中,还是靠古代书画精品的支撑。譬如,今年四大公司一共成交中国书画5094件,古代书画成交998件,仅占中国书画总数的15.6%,但古代书画成交额却达53305.4万元,占全部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36.3%。四大公司的中国书画成交超过五百万元的有28件,古代书画占有22件,近现代书画仅6件;超过千万元的有8件,全都是古代书画,古代书画中的精品,对于书画市场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 瓷器、玉器等文物艺术品门类缺少精品徘徊不前 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保利三家公司推出的瓷器、玉器等一共成交860件,成交额28762.9万元,大体与去年持平。其中中国嘉德公司成交641件,成交额20195.2万元;北京华辰成交181件,成交额4860.1万元;北京保利成交38件,成交额3407.6万元。 瓷器、玉器、杂项等门类的文物艺术品的精品,在中国大陆货源更显匮乏,所以,此类文物艺术品最高价位,都是在海外创造的。瓷器、玉器、杂项等文物艺术品门类的精品,在历史上创作和生产的数量就比较少,再加上此类文物艺术品极易损坏,存世数量更为稀缺了。回想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兴起之初的几年,也就是从1994年至2000年左右,信誉好的大型拍卖公司,还能从民间或者是经营过文物的国营企业,征集到一些明清两朝官窑瓷器,以及比较珍贵的玉器、家具、文玩等。这些货源经过多年的征集拍卖已经告罄,而收藏家从拍卖市场购进的这些文物艺术品又极为惜售,使得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货源,市场怎能兴隆。再加上全国还有一些公司受鉴别眼力所限,或者更糟糕的是经营思想的作怪,假货充斥,出版的拍卖图录假货连篇,不堪入目,拍卖场上大面积的流标,一败涂地,在所难免。 也有的朋友说,拍卖公司加强到海外的征集的工作,不是能弥补大陆货源的不足吗。是的,我们拍卖公司的业务人员不辞辛苦,串港澳,闯东瀛,走欧美,足迹遍全球,征集来很多文物艺术品。但是,一些高价位的顶级瓷器等文物,由于受运输安全、进出口手续、金融政策、可靠的信誉等限制,短时间内还较难有大的作为。 油画、当代中国书画市场堪忧 2006年中国油画,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华辰一共成交885件,成交额44109.8万元(注:2006年四大公司成交情况统计表中的油画类栏目数字,有的包括了当代艺术成交数字)。但是,从春秋两季的两次大拍成绩来看,其趋势却是大幅度下滑的。如春季成交600件,秋季成交285件,减少了315件。春季成交31505.4万元,秋季成交12604.4万元,减少了18901万元,甚至今年秋季成交额,比 2005秋季成交额28373万元,还减少了15768万元。 2006年中国当代书画,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四大公司,一共成交1075件,成交额14358.9万元,与2005年四大公司一共成交945件,成交额14424.9万元大体持平。但是,因为去年春季拍卖会期间北京保利公司尚未成立,缺少了保利公司一场春拍结果,数字也就缺少了说服力。如果从去年秋季以来的三场大型拍卖会成交情况来看,2005年秋季拍卖会,四个公司一共成交502件,成交额8656.1万元;2006年春季拍卖会,四个公司一共成交601件,成交额8117.5万元,下降了538.6万元;2006年秋季拍卖会,四个公司一共成交474件,成交额6241.4万元,比本年春季拍卖会又下降了1876.1,这样三场拍卖会连续下滑的走势,确实令人堪忧。 中国当代油画和中国当代书画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之所以出现下滑的趋势,原因是多种的,首先是这两个门类艺术品的创作者,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创作,作品也在不停的产生与增多,广大的收藏家是买不尽,收不完的。其次是这两个门类的艺术品的价格窜升的过高过快,大有炒作之嫌。第三是市场投放量过大,众多拍卖公司蜂拥而上举办拍卖会,创造者大量提供作品,收藏家大量提供藏品,画廊大量清仓出货,把市场搞淤了,把刚刚出现的市场好势头,被自己整蔫了。 对于当代中国书画和油画,我们认为还是应该按照国际市场模式,先进入第一市场,艺术家与画廊签定合同,艺术家只进行创作,不负责经营,画廊负责宣传包装销售,经过一段历史时间的冶炼,然后再进入第二市场,即艺术品拍卖市场,这将对于艺术家水平的提高,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明年的走势 2006年对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从业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心怀忐忑、惴惴不安的一年。从去年秋季开始,对于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估计,就有“泡末”说、“崩盘”说、“低谷”说、“泥沼”说等等,这些说法既有对于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出现悲观,也不能否定有幸灾乐祸的味道。当然也有“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之论与其抗衡。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对于国际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过程,认真地进行总结分析,就不难找出客观发展规律的。文物艺术品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科技含量、并且不能再生产的特殊商品,怎能会变成泡末呢? 虽然2006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广大从业者和收藏家的努力,平稳地度过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是众多。 首先是征集拍品难,尤其是征集到精品更难。文物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就决定了货源只能越卖越少,再加上我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刚刚兴起十几年,进入拍卖市场的收藏家,正处在加大收藏的兴头上,没有出货减仓的思念,不像国际大型拍卖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与运作,形成了老的收藏家不断出货,新的收藏家经常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特别是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如同风起云涌,大量增加,使得仅有的货源,更陷入僧多粥少局面。 其次是假拍、假货、假鉴定。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几年里,假拍这种恶劣行为膨胀到令人发指,难以容忍的地步,这种行为让国际同行所不齿,丢了中国人的脸。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对于这种拙劣行为,居然逍遥自在,无人约束,新闻媒体有时还要助纣为虐,大肆吹嘘,宣传报道。对于拍卖市场出现的假货,有的是受鉴定水平所限,有的是经营思想有了问题,还有的是明知是假货也要上拍,为的是收取图录的出版费、流拍后的手续费,目的种种,花样翻新。假鉴定坑害民众,层出不穷,现在鉴定机构鳞次栉比,比比皆是,还有的打着重要鉴定机构的成员、著名鉴定专家的旗号,蒙骗群众,鉴定证书满天飞,骗取钱财,但都抱残守缺着“不负法律责任”的所谓规则。 第三是收款难,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收款难,是一个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了。每场拍卖会结束,总是有那么几个赖帐户,迟迟不做付款,卖主不能按时拿到钱,抱怨拍卖公司,对于拍卖公司征集拍品又增加了困难。对此问题,曾经有人提议各个拍卖公司联合公布一个老赖户的“黑名单”,但又谁也不愿先出头“得罪人”办不成。对此问题,现在拍卖公司采取的措施,只好用提高领取投买牌“保障金”为权宜之策,大型拍卖公司现在已经把“保障金”提高到十万元,收藏家为了在拍卖会购买文物艺术品,带这样多的现金,太不方便了。 第四是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税收太高。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为了鼓励文物艺术品进口,都实行免税的办法,对于企业从拍卖市场购买文物艺术品,捐献给博物馆,实行抵税、减税的办法进行鼓励。惟有中国对于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实行高税制,对此问题,拍卖业呼吁多年,不只没有得到解决,今年反而增加了百分之三的个人所得税,由拍卖公司代收,极不利于文物艺术品拍卖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文物艺术品的回流。 第五是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事业的业务人员不能评定业务职称。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从事拍卖文物艺术品的公司,必须从文博部门聘用五名离退休两年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此政策实行到2006年,以后由拍卖公司自行解决。大家知道,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事业,评定职称没有主管的部门负责,他们的业务人员在评定职称这个问题上,有人说“就好象没有父母的流浪儿,可怜无人管”,我们希望制定政策的有关部门,早出良策,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面临着困难重重,有些问题的解决恐怕还是遥遥无期。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坚信,2007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还会是一个平稳发展年。 但是,这一年众多的拍卖公司间要出现震荡。首先是处于第一集团的大型拍卖公司要重新排队,优胜劣汰。因为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对于每个大型拍卖公司来说,都是一座必须跨越的火焰山。跨越的本事,就是多年积累的诚信,多年积累的人才,多年积累的规范操作。任何投机取巧,掩耳盗铃的假拍,都已经黔驴计穷,被人识破,毫无用处了。其次是对于中小公司,严峻困难面前,有可能出现大浪淘沙,要做好转产倒闭的思想准备。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市场的规律是严酷无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