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苇岸的书单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第一组 按:选自《大地上的事情》,品评文字是他的原话。   一、《安徒生童话》,他的童话有着北方头脑的朴实和机智。也像丹麦农民一年的愿望,适度与美丽。   二、《伊索寓言》,在哲学失败的地方,寓言能够胜利。成熟的人类举手投足,无不露出童年注入的寓言因素。   三、《草叶集》,惠特曼是在最高尚的意义上崇尚精神的伟大诗人。是第一位到世界上来的诗人。他是大自然终生的热爱者和赞美者。   四、《希腊罗马名人传》,古罗马普卢塔克著,这本书把人类青春时代的无限勇气,永恒地带向未来。我们可一睹古代大散文叙事文体的风彩:准确、清晰、简约、自然,流水行云般不现笔底的媚痕。   五、《自然与人生》,日本人德富芦花著,用文字为自然画像,会使我们顿悟:我们功利之外的世界多么亲切美好。   六、《米斯特拉尔全集》,“美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子”,“美即是怜悯和安慰”。她的艺术信念,使对孩子的爱、对人类弱者的广阔关注,成为她创作的主题。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女作家,但在米斯特拉尔这里,我们终于看到了母亲的形象。 七、《纪伯伦散文诗集》,纪伯伦是一个使先知在他的身上复活的人。他向我们讲述的是本质和根,是人类世代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这样的作家,仿佛由神遣来,于人类最宝贵。   八、《枕草子》,日本人清少纳言著,该书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概括力。她深入事物的最细微之处,使我们在任何琐屑的世物中都能体会到意义和美感。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多少不该在我们一生中忽略的事物。   九、《快乐王子集》,爱尔兰人王尔德著,尽管他宣称“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但我们在这些瑰丽的童话内,还是感受了强大的引人高尚的力量。   十、《托尔斯泰全集》,托翁是我所认为的最伟大的全民艺术家,所有世纪最高尚的人物,人类的良心。他是历史罕有的,用他的人生和全部文字,为人类指明正确道路的人。 第二组   按:这是他喜爱的五本散文集。品评文字皆是他的原话。   一、梭罗《瓦尔登湖》   这是一部优美的、自信的、撼人的散文。在精神的意义上,有些书籍形成了丰富我们情感的血肉,有些书籍构成了支撑我们一生的骨骼。本书属于后者。   二、爱默生《爱默生集》   这部著作所辑的篇章,是精神分析主义对人类进行“解构“之前,关于人类的最后的颂歌。这位伟大的、光明的、富于思想的散文作家,位列人类精神大厦的最后一代建设者。   三、希梅内斯《小银和我》   它以一种巨大的升华灵魂的力量和令人百读不厌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在西班牙田园背景中,一位诗人与一头毛驴的深挚关系。我深信,无论唯新是求的人类怎样变动,这册瑰伟的小书都将永存。   四、米什莱《米什莱散文选》   在强大的支配者人类之中,每个世纪都例外地存在着谦卑地与万物荣辱与共的博大心灵:散文作家布丰、法布尔、赫德逊、列那尔、普里什文,以及我个人更为偏爱些的米什莱,都是典型。   五、张承志《心灵史》   它不是小说,也不是史书,而是一部具有“叙事”色彩的关于信仰和心灵的散文巨著。在中国当代吞噬一切的物质主义汹涌洪流中,在某种意义上,我把珍视与高扬、信仰、精神、心灵的张承志散文,视做“中流砥柱”。 第三组   一、约翰·班扬《罪人受恩记》,这是他在狱中“力图以极度的精确和绝对的诚实来回忆和叙述他的灵魂所处的状态”所写的一部自传性著作,也是一部卓越的散文作品。   二、佩皮斯《日记》,在西方是与蒙田的《随笔集》相提并论的,当时也被视为继《圣经》和鲍斯韦尔《约翰逊传》之后,英语文学中最佳床边读物。他被称做是一个具有“用寥寥数语生动地概括一个人物或一幅图景”能力的文学天才。   三、萨克雷《势利人脸谱》、《转弯抹角的随笔》和《英国幽默作家》。   四、拉罗什富科《箴言录》,法国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塞维尼夫人《书简集》,她漫不经心写给异地女儿的信,已丰为有法语和其他语言中书简类文学类作品中划时代的典范。   六、拉布吕耶尔《品格论》,这是一部词藻丰富,变化繁多,技巧圆熟的讽世性散文集,由箴言录式的短章和勾勒某些典型人物肖像的特写两种文体组成,是法国文学中一部划时代的散文名著。   七、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大自然的研究》,一部带有歌颂大自然,反对科学倾向的书。   八、奈瓦尔《东方游记》,一部关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宗教和异国风土的书。   九、雅姆《野兔的故事》,一位温暖的诗人的散文集。   十、贝克尔《传说集》和《斗室书简》,前者是一部以中世纪背景及神秘和梦幻般的气氛为特色的“迷人的散文作品”,后者是一部自传性的以“独创性和敏感性使人感动”的书信集。   十一、乌纳穆诺《人生的悲惨感》和《基督教徒的痛苦》,他是一位以“探索西班牙灵魂”为已任的作家。   十二、多尔斯-罗维拉《格洛萨集》,格洛萨(意为“词汇”)体散文,是他的创造。这是一种介于散文和格言之间的文体,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利用故事体现文中蕴含的深意。   十三、耶尔内费尔特《土地属于大家的》。他是芬兰的一位一面耕种,一面写作的作家。   十四、延森《新世界》、《北欧精神》、《进化与道德》和《精神的阶段》。   十五、西佩伦《农舍》、《八月》和《人生的甘苦》。  第四组   案:这些是他的散文中,零碎提到并喜爱的。   一、瓦罗(古罗马),《论农业》   二、赫西俄德(古希腊),《工作与时日》   三、加图(古罗马),《农业志》   四、马尔克斯,《百所孤独》   五、马可.奥勒留(古罗马),《沉思录》   六、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十封信》   七、弗兰克,《人生的真谛》   八、利奥波得,《沙乡的沉思》   九、雨果,《悲惨世界》   十、萨迪,《果园》   十一、席勒,《欢乐颂》   十二、史怀泽,《敬畏生命》   十三、昂苏尔.玛阿里,《卡布斯教诲录》   十四、罗素,《西方的智慧》   十五、海雅达尔,《孤筏重洋》   十六、奥维德,《变形记》   十七、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   十八、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   十九、埃利蒂希,《理所当然》   二十、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二十一、《古希腊抒情诗选》 …… 第五组 苇岸在他的自传《一个人中的道路》中写到: 我喜爱的、对我影响较大的,确立了我的信仰,塑造了我写作面貌的作家和诗人,主要有:梭罗、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惠特曼、爱默生、纪伯伦、安徒生、雅姆、布莱克、黑塞、普里什文,谢尔古年科夫等。这里我想惭愧地说,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很少进入我的视野。” 不过在另一文中他说: 我比较喜欢的中国古今散文作家,主要有陶渊明、范仲淹、苏轼、鲁迅、丰子恺、巴金、张承志、一平等。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谁呀?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ac4bd11373f08202e2e1934a4bfbfbedab641b57.jpg 苇岸,原名马建国,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 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2000年5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他在这个他并不满意却又热情爱恋着的喧嚣的世界上生活,总共不足四十个年头。”在短暂的一生中,苇岸生活在“天明地静”淳朴平和的都市边缘,一生关注的是“大地上的事情”,他留下来的文字不多,不到二十万字,生前只出版了《大地上的事情》一部很薄的散文集,而他在病榻上编就的散文集《太阳升起以后》和朋友袁毅编辑的文集《上帝之子》,都是在他死后不久出版的。 由于身患重病,苇岸在医生和亲友的反复劝说下,被迫像吃药一样地开了荤,一度中断坚持了一辈子的素食。为此,他在临终前深表愧悔,让妹妹记下了他最后的遗言,“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间没有把素食主义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就这一点,过去也曾有人对我保持怀疑),在医生、亲友的劝说及我个人的妥协下,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个事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 苇岸喜欢徒步旅行,通过旅行亲近大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并细致的观察,进而从其中汲取创作的材料和灵感。“自然本身的丰富蕴含”使他在阅读大地,书写大地的旅行中,获得一种精神家园的归宿感和满足感。为此,在1998年,苇岸开始了为二十四节气的拍照工作,即在其居所附近的田野上,选一固定点,在每一个节气日的上午九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文字,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形成了他的《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然而当他写到《谷雨》便嘎然而止,如同他的生命。这也就此变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读这些书有啥用啊? 我一本也没读过。 小时候, 我爸给我买过一套安徒生童话, 毫无趣味的玩意, 其实根本就没啥故事性。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啊,我喜欢读呀。。春总理是天才,本来就不需要看书的。。 这本书,原版已经很难买到了。。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quote]啊,我喜欢读呀。。春总理是天才,本来就不需要看书的。。 这本书,原版已经很难买到了。。 你是没看过安徒生童话, 才觉着安徒生童话好。 如果不是丹麦文学的专业研究者, 如果不是青少年, 喜欢看《安徒生童话》的, 在我看来, 有些那个的。。。哈哈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我只看过《格林童话》,都忘记了。。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11 编辑 未命名007.jpg 大地上的事情 ,初版本不到 8元 ,已经 500多都买不到了,堪称奇迹。。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