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2019 典故 青岛平度 平西乡记事——二棒槌(11.13,平度地震)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9-11-15 11:00 编辑

1.平西县,位于胶东平原上。自然有各种人物,故事,岁月如歌,沧海桑田。

     有些,有记录,有些已经没有了痕迹。

     昌里,是个大村镇,元朝照武大将军,汉军都元帅崔世荣驻居在此。


    此地土地肥沃,河水丰富,民风纯朴,

    加上世代村民聚居,逐渐成为村落。


   平西县,设置时间为1946年,实际是1950年算起,到1953年7月,就取消。


    平西县驻地,即为王二棒槌家房屋,路北为其兄王大棒槌的房屋。各有十数间不等。

11.13.   上午10:09分,平度同和(西南角)发生2.1级地震。
   震感微弱,没有财产,人员损失!

TOP

丁局长因为和王老师有矛盾,卡住王老师办农转非事情,
   王老师文革前山大毕业,后来不做老师,卖烧鸡。

   后来送礼,丁问:“服气不服气?”  王服气了。但是,烧鸡不要。
   王只好说:“放心吃吧,没有毒药。” 两人都哈哈大笑。

TOP

长乐高家,实际是从新河高家搬迁过去的,

       祖上来自四川绵竹。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9-2-1 13:30 编辑

张舍白家,良田百万亩,银庄几十座,怎么会突然衰落呢?

        这事和一个丫头被打死的人命案有关,关于这件案子,《城市信报》登的文章说是找头发顶嘴,又说是和佣人出去看花灯。


       实际是一个丫头和男佣人调情,笑了下,被当家夫人看到,认为品行败坏,追打而死。

        白家,历史上救过灾,办过学,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且从留存至今的大门集句中,就可略知门风一二:“满院花香呈翰墨,三春鸟语话文章”,

   还有一联写道:“斗室藏天地,寸心抱古今”。




      打死丫头,其实赔上银子,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无非三百两不够,五百两而已。但是,当时的县令许(木连),与白家关系并不好,于是,

在抵命还是赔钱的问题上,就拿捏起白家来,所谓“破门的县令”,不仅明朝有,清朝也有。


     白家修城墙,盖阁楼,铺路,仅仅胜利路的石条大街,长约五千米,都用1.8米长,25厘米厚,40厘米宽的条石,方方正正铺成。


     一日,许县令视察工地,骑着高头大马,工人们赶紧忙活,所谓“干活干在当官的眼皮子底下”,否则累死也没有人看的。许老爷看了一会,笑着说道:“大家却是不必太过辛苦,白老爷家有的是钱。慢工出细活却是更好。”于是大家心领神会,怠工的怠工,喝酒的喝酒,打牌的打牌,干活的工具,更是三天两头要换一批。花的银子如流水一般,不几年,工程结束,白家也败落了。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9-2-1 09:43 编辑

平西县,有昌里穗家,张舍白家,蓼兰焦家,长乐高家四大地主之称。

       穗,就是王二棒槌的父亲的小名。

        平西县后来把驻地从昌里搬到蓼兰,就是从王家大院搬到焦家大院。(焦孟丰家族)


      张舍白家,名声最大,财产土地最多,但是,经过康熙,到道光130年的风雨,已经衰落。

    所以,白家,谈的主要是衰落的原因和过程,很偶然也很惊心动魄。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9-2-1 22:53 编辑

王二棒槌,家有良田三千亩,房屋数十间。做过平西乡乡长,当时,平西县有四个乡,平西乡从大泽山到新河。

               其人矮而白胖,留胡子,带瓜皮小帽,原名王瑞图。外号棒槌,意为象白萝卜,或者指命硬,或者指人参土名。

               十多岁,走丈人家,已经说大人话,有老爷风采。
               席间,荤菜太多,王二棒槌说:“猪肉虽是好东西,乃一日三餐之物也。”下人闻之, 马上换素菜。

               后,赏厨师银子二十两。其丈人,为西乡昌邑县傅振邦,傅为武举人,后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成为徐州镇副将,湖北总督,九省经略。

              与西村邻居有矛盾,邻居知道当地打官司告状不能胜诉。于是一纸诉状告到省里,没有想到主管此事的乃王二棒槌的外甥,他外甥看了哈哈大笑:“想不到有人到我这里告我姑父,真是找对地方了。”  于是案件一压再压,一拖再拖,所谓“打赢官司,输光家产”。


            后来,王二棒槌家里丧事,彩棚扎了四十里,无比风光,周围七乡八庄,无人不知。正所谓“生的富贵,死的荣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