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苏轼原来出身是名门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7 编辑 苏轼是宋朝的大家,但是书论庞杂,创作良莠不齐。 考证起来是很有趣味的事情。 比如,苏轼对书法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 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还是 --- 学书如溯急流,用尽气力,船不离旧处。君谟颇诺,以谓能取譬。今思此语已四十余年,竟如何哉? 具体到苏书创作,更有意思了,既有被称为天下第三的《寒食帖》, 又有被黄庭坚讥讽为石压蛤蟆(扁平肥厚)的大量作品。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7 编辑 偶然翻到《万岁通天贴》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奇特, 还没有来得及细考,却惊奇的发现了下面的文字: 王僧虔与苏轼苏轼之学王僧虔,明王徲登在苏轼所作《治平帖》跋语中即已提到:“苏文忠书法出自王僧虔‘仰希江郢小郡帖’,谁谓不由晋辙哉!此书之迹全类僧虔。”今人侯镜昶也认为,苏书源出王僧虔、徐季海,以后参以《东方朔画赞》,并直溯钟繇,加以变化,遂趋精深。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7 编辑 原来苏轼出身名门,隐藏的很深。 真是被宋朝尚意搞糊涂了。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7 编辑 《万岁通天帖》目录如下: 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 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 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 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郭桂阳帖》),行草书; 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 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 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职帖》),行楷; 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 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 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行书。 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 王方庆 进呈原迹”的衔名。

TOP

苏轼混了一辈子,不容易。

TOP

苏轼混了一辈子,不容易。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