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著名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朱德群逝世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著名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朱德群逝世2014年03月26日 17:03:14 24357c3f2a4baad52b95972364814d1d.jpg   著名艺术家、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朱德群于2014年3月26日逝世,享年94岁。  朱德群原名朱德萃,1920年10月24日生于安徽萧县白土镇(萧县原属江苏,1955年划归安徽省)萧县虽然地处淮北一隅的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1941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即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1945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1949年任教台北师大艺术系。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1955年定居巴黎,从事绘画创作。1980年入籍法国。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  朱德群的绘画艺术中同时具有东方艺术的温婉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粗犷,这是他融合自身中国文化背景与历史传承以及善用西方的绘画工具与技巧的具体表现。他一向酷爱中国的诗词,而他也不断的以画来表达诗意,其作品则同时具有豪气千云与淡淡幽情的特质。  吴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形容朱德群作品中,因线条的律动而形成的节奏感;点线的交错与窜动并结合画面上的光线明暗而形成如音符般时急时缓、高低起伏的旋律。整体而言朱德群的作品与自然现象,尤其是与光,有紧密的关联,而这些都是经由艺术家心灵省思后的印象。法国艺评家皮耶卡班那曾写道:“真实的绘画来自回忆。”  ■其人其事  与吴冠中、赵无极被并称为“留法三剑客” 身在巴黎心记在祖国  在中国艺术史上,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通常被视为林风眠三位最优秀的学生。赵无极与朱德群同年进入杭州艺专,吴冠中则比他们晚一年。毕业后,他们先后赴巴黎学习西洋绘画艺术,被称为“留法三剑客”。后来,吴冠中回国,朱德群和赵无极则在法国继续书写艺术辉煌,从不同路径,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美术史上声名赫赫的三位大家。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肖峰的邀请下,朱德群多次来到母校参加座谈。但由于每次行程都很匆忙,他没能像赵无极一样在美院开讲习班。不过,和赵无极一样,朱德群也很关心校友,常给他们寄颜料。中国美院在巴黎的工作室开幕时,这两位享誉法国的艺术家都赶来捧场。  “朱德群先生总是非常热情,我去巴黎的时候,常被邀请去他家看他的画,而他的夫人会做饭招待我们。”肖峰回忆。(钱江晚报)  拿堂哥的证书去报考 家族里出现第二个“朱德群”  朱德群原名叫朱德萃。中学毕业后的朱德萃考入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有趣的是,报考的时候由于他的中学毕业文凭迟迟未有发下,情急之下他便只好拿了堂哥朱德群的证书去报考,自那以后,朱德萃就成了家族里第二个“朱德群”。  朱德群的绘画艺术中同时具有东方艺术的温婉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粗犷,这是他融合自身中国文化背景与历史传承以及善用西方的绘画工具与技巧的具体表现。他一向酷爱中国的诗词,而他也不断的以画来表达诗意,其作品则同时具有豪气千云与淡淡幽情的特质。(东方早报)  反对儿子“子承父业”进行艺术创作  “子承父业”,这在中国人眼中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朱先生却非常反对两个儿子学习绘画,尽管他们生活在巴黎这个艺术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我从不鼓励我的两个儿子学画,也不容许他们学画。因为我深知当一个艺术家是多么困难。它不像音乐需要年轻,绘画需要的是生活积累。”  朱德群15岁就进了浙江美院,幸运的是,他成了一名成功的艺术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的。我个人的意见,学画的人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生活能力,基本上从高中或大学毕业以后再学习绘画。这样他们有了生活经验,即使学画不成还可以另谋高就。”  当然,朱先生也并不反对年轻人学习绘画,不过在他看来学画的人最终只有两条路:一是成名当画家,二是当个教书先生。(中国美术家网)  被归入以地域文化划分的“彭城画派”  中国画坛近几年流行打造“画派”。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孙克告诉记者,最早提出的是广西“漓江画派”。此后,无锡也提出“太湖画派”、徐州提出“彭城画派”。“彭城画派”的提法去年在江苏省美术馆的展览正式叫响。既然是一个以地域文化划分的画派,则艺术家的创作中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其保留着汉风、朴厚笃实等。  “画派”热潮引发中国美术界对此的反思,究竟是政绩打造工程,还是自然的文化现象。(新京报)  情寄上海:把一生中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在上海  据《新闻晨报》报道,走进上海大剧院的中央大厅,人们总会被朱德群那幅巨大的油画所吸引。这幅取名为《复兴的气韵》的抽象画巨作,是朱德群献给上海大剧院建成5周年的贺礼,并专程来到上海参加了该画的揭幕仪式。当时,老先生已经83岁高龄,在揭幕式上,他深情地表示:“我要把一生中最大、最好的作品放在祖国,放在上海,这也是为了表达对故土的一种怀恋。”(东方网)  ■评论  吴冠中: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  朱德群用流畅的半透明的色调控制画面的气氛,用浓郁泼辣的色块渗入画面,有时像是进入了画的深层,时隐时现。他用奔放的笔或宽阔的刷子挥写出网状、线状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语,巨幅画面一气呵成的效果使内行人一眼就可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紧张情绪,正如德拉克洛瓦作画之始,铺色块时像饿虎扑食,并说要用扫帚开始,以绣花针来结束。朱德群画面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动”,每幅画都是一部运动的和声,作者将他运动的节奏之美统一在和谐的色调之中,让人隔着水晶看狂舞而听不到一点噪音,粗犷的力融于宁静的美。(《吴冠中文集》)  水天中:新生与寂灭,狂喜与大悲,血流与心跳  朱德群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中西艺术交流史上具有象征性的历史事件。中国传统书画、欧洲古典绘画和现代抽象艺术,从不同方面影响朱德群的艺术道路。朱德群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贡献,在于加入了优雅、舒畅、洒脱的笔致,表现了大自然的生命流动。他将中国文化精神贯注于个性化的绘画语言之中,为中国绘画传统增添了活力。(《文艺研究》)  ■市场  《无题》以7068万港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11月23日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取得9.3亿港元/7.47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成交率以项目计算为96%,以成交额计算为98%。(人民网)  孙中山画像价格超过3000万台币  旅法知名印象派大师朱德群绘作的孙中山画像,多年来挂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席会客室,日前经法国画商鉴定,价格超过3000万台币,让国民党惊叹多年来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台海网)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人生经历  1920年10月24日生于安徽萧县白土镇(时属江苏)一个深具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  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此前就读于石室书院(今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1949年由南京到台湾台北。  1954在台北市中山堂首次举办个展;  1955年离台赴法深造;  1957年参加巴黎春季沙龙以“景昭画像”获银牌奖 。  1958年在巴黎首次举办个展;  1963年法国艺评家乔治·布大宜(George Boudaille)发表“朱德群的绘画专题研究”;  1964年获邀参加美国匹兹堡卡内基博物馆之“现代国际画展” 。  1969年参加巴西圣保罗第十届双年展,专室陈列;  1979年袖珍博物馆出版社发行《朱德群专论》一书,于伯阮执笔 。  1982年在法国哈佛市之安德列·马雷侯现代美术馆展出自1955年至1982年的作品;参加在香港艺术馆展出的“海外华裔名家绘画展”;参加在法国登肯市现代美术馆开幕展 。  1983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为艺术学士学位评审;  1984年参加卢森堡埃西市立剧院油画展;  1987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主办朱德群回顾展;同年在以色列首都市政厅展出“现代法国画派展” 。  1988年在比利时烈日现代美术馆举办个展;  1989年与艺评家舒瑞盖哈共同筹划,促成“巴黎当代绘画邀请展”于台中的台湾省立美术馆展出,全部展出作品赠送该馆,实现朱德群一心充实美术馆软体的愿望 。  1991年巴黎现代艺术博览会FIAC专室展出油画作品;  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纳作石版画一幅;  1993年《朱德群专集》法文及英文版问世,由艺评家皮耶·卡班(Pierre Cabanne)执笔 。  1997年法国外交部艺术活动司AFAA举办朱德群近作展(自1985年-1996年作品),并在北京、香港、台湾巡回展出;12月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 。  1998年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  1999年2月3日参加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就职典礼;  2000年在法国守修文化中心、上海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举办油画个展;在巴黎IDL石版画工作室创作六幅石版画,并由霍克艺术Hoke Art全球发行 。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朱德群作品 614973b46cbeed57f4a77347714eb103.jpg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ca52f848a6883c3df4e48782d0afa87d.jpg 朱德群作品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d2ea150b4eec79c1375b94b4cc3334a1.jpg 朱德群作品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3 编辑 画家朱德群在巴黎下葬 中国文化部部长致唁电 2014年04月02日 09:04:25 来源:京华时报   新华社电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著名华裔抽象派画家朱德群于当地时间3月31日在巴黎拉雪兹神甫墓地下葬。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向朱德群的家属致唁电。近百名亲朋好友以及法兰西学院院士参加了告别仪式,其中包括朱德群的挚友、法兰西文学院终身院士程抱一。  3月16日,作为法国巴黎美术馆“见证时代的画家”大型联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德群,走向抽象之路”展览刚刚闭幕。巴黎美术馆馆长马克·莱斯特里尼曾在展览期间表示,朱德群巧妙而完美地将东方艺术精神与西方艺术技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的、色彩极其绚丽的创作形式”。法兰西艺术院在朱德群逝世后发表的新闻公报称,“朱德群的作品体现了中法两种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与自由创作精神的碰撞”。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