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璟川:“蒙巴纳斯”忧郁的喟叹——莫迪尼阿尼和常玉绘画比较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1 编辑 “蒙巴纳斯”忧郁的喟叹——莫迪尼阿尼和常玉绘画比较 以下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类似随笔,格式上不是很规范。只是偶然间发现两者一些有趣的地方,拿来比较。笔者宁愿相信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 注:因莫迪尼阿尼存世仅有三幅风景画,其余全为肖像和裸女画,故此处的“绘画比较”主要指两者的人物画比较) “蒙巴纳斯”忧郁的喟叹 ——莫迪尼阿尼和常玉绘画比较 “这艺术的巴别塔,我们从十分遥远的地方梦想它,我们从世界各地奔向它。”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常去的净地蒙巴纳斯,是20世纪初的艺术家怀揣梦想奔赴的天堂。有人在此蜚声中外,也有人梦断蓝桥,处在艺术潮流的边缘而几被美术史所遗忘。 莫迪尼阿尼,他是“蒙巴纳斯的王子”,一个颓废的酒鬼,一个不羁的犹太浪子,一个波提切利式的舞者,一个不画眼珠的肖像画大师,一个非洲原始艺术的瘾君子……他与毕加索等名家交往过密,但艺术却遭世人冷眼,英年早逝。 常玉,他是“中国的莫迪尼阿尼”,一个冷傲的独行者,一个波西米亚式的浪漫画家,一个偏爱“宇宙大腿”的另类怪才,一个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悲情游子……他与徐悲鸿等远洋求学,蜚声海外,却湮没中国艺坛,客死异乡。 莫迪尼阿尼和常玉两位同在“蒙巴纳斯”寻梦的艺术大师,生前都过着颓废不羁的生活,并用他们无尽的爱欲和丰富的情感点燃着自己的生命,如同美丽的彗星,在漆黑的夜空划出最完美的弧线,却在极尽灿烂的瞬间陨灭。他们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和同时代的一些画家相比,他们的绘画中并没有承载更多的“艺术史”的责任,而是遵循着一个纯粹艺术家的生命轨迹,生于安乐,死于孤寂,一种中西悲情的碰撞便在蒙巴纳斯激发出忧郁的火花,留给世界的则是关于生命、灵感、死亡、荣誉、财富的沉思,和一抹淡淡的忧伤。 一.背景 目前,学术界将莫迪尼阿尼和常玉作为个案研究的著作和文章颇多,却没有比较研究的成果,欧美国家(主要法国)学者撰写有关常玉的著作约二本,美国有艺术评论若干篇。中国大陆研究常玉的目前有一本专著和几篇介绍性文章,以及其生前好友的回忆录。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是关于常玉的传记和市场拍卖情况的介绍,画集约八本,论文约十篇左右,主要发表在其去世之后。对于莫迪尼阿尼的研究国外的专门研究成果为威尔纳著《莫迪尼阿尼》,国内版本为译作。目前,关于莫迪尼阿尼和常玉的研究文献和评论虽多但都是不充分的。究其原因: (1)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人为”忽视,对其艺术生前关注就比较少,又被历史遮蔽久远,研究开始晚、成果少; (2)另一方面源于他们自身独立特行,冷傲不羁,不为世人了解的个性; (3)再者其作品遗存较少,很难对其艺术风格做完全确切研究; (4)再次,虽研究性的文章比较多,但真正研究两者的权威性的论著比较少,著作间相互借鉴屡见不鲜,缺乏新意。 莫迪尼阿尼1884生于意大利,1920卒于巴黎,生前和毕加索、贾科梅蒂等交往甚密,而常玉与毕加索、贾科梅蒂也有着一定的接触,因此他们俩在交际圈上是有着交集的。遗憾的是,1920年就在莫迪尼阿尼去世的两个月后常玉才以“勤工俭学”的目的来到蒙巴纳斯,因此注定两个悲情画家不可能坐下共饮一杯苦艾酒。但是在莫迪尼阿尼去世后,他的经纪人侯谢也还做过常玉的经纪人,从西方画家经济人的眼光分类的角度来看,常玉和莫迪一定有着很深的交集。目前,学术界大多拿常玉和马蒂斯、莫迪尼阿尼和马蒂斯、莫迪尼阿尼和夏加尔、莫迪尼阿尼和林风眠作比较研究,而同为巴黎画派的常玉和莫迪尼阿尼的艺术是否有着某种交集,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分析。 而碰巧的是两人不论身世背景还是绘画的风格亦或是精神气质都极为相似(身世背景等因篇幅问题在此不详谈) (以下直接放图比较,省去累赘的文字叙述,请读者自辨) 第一节 构图异同 1.常玉构图: 常玉的卧姿裸女借鉴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式侧卧裸女图式以及西方现代派如野兽派等的构图模式。 如下列图所示: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1 编辑 图1·常玉《裸女》 35891335706672.png 52581335706675.png 图2·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1 编辑 图三·常玉《梳妆裸女》 图4·安格尔《瓦平松的浴女》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1 编辑 图表·7和图表·8除了右手、腿的姿势稍微变动外,神情韵质、形体造型几乎一致,只不过,莫迪把维纳斯从优美的大自然怀抱中移到室内,使其全裸地侧卧于一张白色靠垫上,略带扭曲的完美身躯充满肉感,展示了女性美丽的体型和肤色,《沉睡的维纳斯》洋溢着的那种圣洁高雅的气氛,为浓郁的情欲所替代。图表·9和图表·10除了右腿变动以及眼睛直视观者的描绘外,姿势几乎一致。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一组对比图片: ??造型方面: 两者在人物造型上都运用了变形的手法。常玉“宇宙大腿”的灵感或许来自莫迪尼阿你女像驻的启发; 图15·常玉《裸女》 图16· 莫迪尼阿尼《女像柱》 眼睛 “传神正在阿堵中”单眼描绘是常玉绘画后期的主要特色,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单眼视人,若有所思,有时欲言又止,眉宇间夹杂着冷眼相观、不屑一顾得神情。他本人也在海边留下了一张眨眼睛形成的单眼照片为佐证。 图17·常玉照片 同样莫迪尼阿尼的人物也具有单眼特征,且大多时候只用眼睑的抬起或低下来暗示对方的神情,经常不画瞳孔不画眼珠。舒尔瓦日曾问莫迪尼阿尼:“你为什么给我画一只眼睛?”莫迪尼阿尼说:“因为你总是用一只眼睛看世界,另一只眼睛看自己”。他曾就此和塞尚进行过比较:“塞尚的人物是视而不见的,而我的人物正相反,他们看得见。即使我不给他们画上瞳孔,他们也看得见”。这种做法使得其所画人物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又都有着一种忧郁、哀怨的神情,仿佛是艺术家本人对这个世界感受的同化。而且双眼为了达到构图的和谐,往往两只眼睛大小、高低的参差感。威尔纳指出:“这个唯我论者的油画,都是自画像和对主题毫不注意的他的灵魂的象征性描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