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9 编辑
五、扩大交往圈,寻找新突破
就在毕加索与列昂斯的距离越来越远时,毕加索开始和芭蕾界的诗人兼导演让·科克托交往并接受他的建议, 在1917年与迪亚基烈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他首先邀请毕加索为舞剧《游行》设计舞台和服装。毕加索还通过科克托与芭蕾的长期赞助人尤吉尼亚·埃拉组瑞兹熟悉起来。在战争剩下的几年里她资助毕加索很多经济上的开销,作为报答,毕加索也把当时创作的最优秀作品赠送给她。
1919年,毕加索又为舞剧《三角帽》设计布景和服装,他将古典主义与立体主义巧妙的结合,布景、服装、音乐、舞蹈都大获全胜,毕加索穿着别致而漂亮的衣服向观众致谢,“魔术师毕加索”诞生了。在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和热心的收藏家的眼中,他纯粹是位天才。人们赞扬他,买他的作品,只因为那是出自天才之手。毕加索使他触摸过的每件东西都变得伟大起来,正如他自己所说:“重要的不是一位艺术家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样的人”。毕加索与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合作一直持续到1924年。毕加索与芭蕾舞剧的缘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公众声誉,他在人们的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个艺术家,而是个天才,是个巨星,人们对他的着迷已经不仅仅是因为一幅画而是他的全部魅力。毕加索从一个边缘的艺术家成功的转变为一个享有盛誉的公众人物。
六、维护自己权益的合同
1912年末,康维勒与他的艺术家们都签订了合同,与乔治·布拉克、德兰·格里斯等艺术家签订合同时都很顺利,但12月18日,康维勒给毕加索也寄去一份合同,事情却变得略为复杂。画家当天就寄出答复,是写在蓝色信笺上的,抬头印有“拉斯巴耶街242号”字样:
亲爱的朋友:
谨以此信确认我们谈话的内容。你我双方在自1912年12月2日起算的三年时间内——我保证除你以外,不向其他任何人出售我的作品,但规定不包括我手头现有的旧作如油画和素描等;我也有权接受特定机构发来的肖像画和大型装饰画的订单。对售出作品的复制权自然归你。我保证按固定价格单——向你出售作品即油画、雕塑。(画家写了错别字)、素描和版画,每年自留油画作品最多不超过5件。另外,由于创作的需要,我也有权保留适当数量的素描。判别一幅作品是否完成你应该征求我的意见。在这三年期间我自然无权出售因自用需要而留在手头的油画和素描。在你方面,你保证在三年期间以固定价格收购我的所有作品:油画、水粉画、素描。对素描每年至少收购20件。对在此期间的固定价格你我商定如下:
素描——100法郎
水粉画——200法郎
油画分档计算,不足或正好为6——250法郎
8、10、12、15、20英寸——500法郎
25英寸——1000法郎
30、40、50英寸——1500法郎
60或60英寸以上——3000法郎
雕塑和版画的价格面议
敬礼
毕加索
毕加索的快速反应表明他知道该怎样行事,或者说经验使他学乖了。马蒂斯从1909年起,同伯恩海姆·热内订有详尽的13条合同。毕加索的信从“法律”角度讲没有马蒂斯的那份合同正规,但却是单刀直入,毫不含糊。毕加索深知自身价值,对于画商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吹毛求疵,锱铢必较。他拒绝彻底委身于画商,从而为自己的创造力多少保留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毕加索的市场策略表现出了毕加索积极的市场行销意识,画商康维勒曾公开承认艺术家希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毕加索曾对他说过:“我想像有钱的穷人那样生活”。也就是说毕加索想生活得像个穷人,但又要不必为明天发愁。他真正的意思是——达到脱离经济的烦恼的自由。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想法并不是个秘密,因为许多人都是在追求相同的梦——得到经济的保障,但却可以不受社会期望的约束。毕加索虽有着赚钱的热望,但是他却十分抵制中产阶级对于金钱的迷恋。毕加索的目的,实际上是利用金钱,为自己的生活和艺术创造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