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刘振宇编著《丹青铸史——望山堂书画录》
中华书局2011年10月 12开平装带书套一册 397页 480元 刘振宇先生赠阅
2011年9月中旬,四川省文物局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书画类责任鉴定员、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刘振宇,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近现代书画鉴定研究班”学习。我在他入住的复宣酒店客房中,看见他正在校对《丹青铸史——望山堂书画录》书稿。这是成都收藏家刘欣(斋号望山堂)的一部书画藏品集,收入现代书画作品七十二件(套)。其中有吴昌硕、齐白石、谢无量、于非闇、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吴一峰、谢稚柳、陆俨少、陈子庄等名家大家。藏家出版这部书画录的真正用意,是为了配合嘉德拍卖公司2011年秋拍的《望山堂书画专场》拍卖会。后来,其中上拍的四十件书画作品成交二十余件,成交金额二千四百余万元。世上没有永远的收藏家,收藏家以何种方式、何时、何地处置自己的藏品,外人似无权过多评论。
当我在翻阅《丹青铸史》书稿时颇有些担心和忧虑,也为之曾与振宇坦言:“作为一名国家文物部门书画鉴定的专业人士和研究张大千的专家,为私人收藏家的藏品撰写专著,藏品真伪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稍一不慎,就将遭人诟病。也可能因此涉及到人品和学识。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振宇告诉我:他一般不会随意为私人藏家鉴定书画,此次实属盛情难却而破例一次。又这批望山堂藏品的真伪绝无问题,而且递藏历史清晰可查。还有,他在文章里不涉及真伪鉴定。而是以大量的史料、图片和考证,来对一件作品进行解读和研究。他想将之写成一部具有现代艺术史学性质的学术专著,而绝非仅仅是一部书画收藏图录。
我近日在阅读《丹青铸史》时,感觉此书的确是一部具有艺术史学性质的专著,而且还是一部现代书画史研究的资料集。本书以书画家的艺术创作、生平交游和学术思想为主线,以第一手文字史料为基础,及配合大量的图片,两者相互印证,展现了现代书画史中不为人知的一个侧面。亦诚如王中秀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对入选藏品进行了广徵博引的疏证。这类疏证颇需史论功力。除了一般介绍作者与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他们着力对作品的受赠者生平、作者与受赠者的关系,以及相关知识作了爬梳,力图凸现作品所蕴含的历史、艺术内涵。他们做到了这点,其中还偶有补史或纠史之意外所得。”
在《丹青铸史》收入的七十二件书画作品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张大千十四件作品(本书101—193页)。资料详实,考鉴功力极深。比如其中有一幅张大千《四十二岁自画像》轴,题款云:“大千居士四十二岁自画像。奉贻万里老友。时同在青城山中,庚辰六月十日也。”庚辰为1940年。振宇根据资料考证,上款“万里老友”即为著名书画家马万里(1904—1979)。他再根据《申报》1928年—1931年上的报道,查阅出张、马两人当年在上海时期交往的六条新闻报道,以此证明张、马两人非同一般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