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09 编辑
艺术家之间的来往对赵无极有极大的启发:"毕加索的结构、马蒂斯的颜色、米罗的开放观念,都启发了我对空间自由处置和掌握的能力。"在纽约结识了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后与其交往甚密。曾在国内建筑香山宾馆绘制壁画,而贝聿铭也曾说:"每个贝聿铭的建筑里都应该有赵无极的作品。"
我个人认为,赵无极也受到了贝聿铭的影响。
许多人也许已经了解赵无极贝聿铭是好友这一点,然而迄今为止,几乎没有评论家注意到,象形符刻入画期之后每件作品中赵氏画面的"建构性"可以视为一次建筑师的设计,从而深刻理解为什么他一再强调绘画的空间意识。
从这一点上,说赵受到贝的艺术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之前似乎没人讲到这一点。
而从根本上说,贝、赵二人均属于现代主义者,并且骨子里的基础是构成,也即毕加索一生所在乎的构成。赵氏与毕氏一样,可能无法接受波洛克那种"打翻墨汁瓶式"的绘画方式。
大略来说,梵高属于具象的表现主义,而赵无极典型作品则当归类于非具象的构成主义(非典型构成主义),画面的组织方法不同。因而,如果只是从电子图片以及印刷画册看,狠容易将赵无极判断为“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