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时间的朋友 2018跨年演讲会 :罗振宇是演员,而吴晓波则是一个歌手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8-1-1 16:09 编辑

作者:姑婆
000.jpg

一万人,在跨年的、应该全家欢聚的晚上,“抛妻离子”、坐在寒冷的体育馆,看着台上的胖子抹飞四溅,感受精神领袖的爱戴,而领袖则在中间休息的十分钟里翻看着赞助费是非到账、有人是否逃票进来、收视率是非超过同行。
吴晓波1968年出生在浙江宁波,五年之后,罗振宇出生于安徽芜湖。
在他们30岁之前,彼时商业话语权牢牢掌握在《经济日报》、《中国企业家》、《证券日报》等财经媒体手里。而接下来的十几年,中国因为互联网进行商业发展新时代,当媒体实现了去中心化,当获得信息不再依赖于电视报纸杂志,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吴晓波30岁时花50万在杭州千岛湖买了一个93000平米的小岛,有了这次交易,吴晓波觉得更加自由,他说“以后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罗振宇30岁时在北京买了第二套100平米的房子,这次交易后,他说:“这房子租出去一月也两三千房租,以后啥都不干也饿不死了。”
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就说过,“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文人吴晓波和文化人罗振宇自是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毅然将这句写在古书里的名言发扬光大。
如今,49岁的吴晓波身家超过12亿,罗振宇一场跨年演讲能挣5000万。而他们的那些在二三线城市花一千块两千块加入吴晓波读书会、成为罗辑思维会员的底层粉丝们,一年收入不过10万。
这个新经济时代,吴晓波和罗振宇都靠一张嘴和一只笔笼络了大量粉丝,但他们的粉丝又有不同。很多刚毕业、觉得自己胸怀大志的青年都买了罗振宇的会员,在上班的挤地铁路上,耳朵塞着的耳机里传出罗氏一个经典的商业评论时,摇摆不定的身体似乎也能虎躯一震。而那些靠经营丝绸、珠宝、茶楼、会馆身家过千万、在高级会所做着SPA保养的老板娘们则是吴晓波的铁杆粉丝。
这个最有意思。

吴晓波给人的形象永远都是一件白衬衫、一副眼镜、白白净净的样子,他坐在自家别墅远眺千岛湖的一波碧绿,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指点江山,又像是很多待字少女的梦中情人。他才华横溢,“谈股论金”,说话细声细语,却又字字铿锵有力。
吴晓波说,千岛湖的天是那么蓝,空气中有处子般的香气,天很近,草很绿,时间像一个很乖、很干净的女孩。在这里,生命总是很准时,没有意外会发生,院子里的草在该长起来的时候适时地长出来了,就像那些似是而非的烦恼,你去剪它,或不去剪它,都仅仅是生活的某一种趣味而已。
吴晓波是精神导师、是梦中情人。想象一些,这样一个人坐在你面前,端着咖啡,聊商业未来,问你愿不愿意出点钱放进他的蓝狮子基金?你会说:yes,I do。
而罗振宇的形象则要差一些,他膀大腰圆,带着一副眼镜,却显得十分猥琐,他对你笑的时候,似乎总是不怀好意。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有200万人每天早上都愿意听到说上一分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有无数粉丝愿意为他推荐的书、推荐的酒、推荐的一切疯狂买单。
罗振宇说,年轻人在城市获得的更多东西,远不仅仅是肉身之间非延时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见识。其实见识跟经济地位和聪明程度没多少关系,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关。 乡村或者小城镇并非没有天才,而是天才也许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机会的城市,每个人生命中的种子才可能被激发,被照耀,然后完成一次闪亮。
罗振宇是导师、是精神鸦片。想象一下,当他说出那句经典的“XX将在罗辑思维平台最先推出,罗辑思维会员享有全球/中国优先购买权,名额只有XX个”时,你会说:yes,I do。
吴晓波的女粉丝不会喜欢罗振宇,罗振宇的男粉丝也暂时不会喜欢吴晓波。不止是粉丝所在阶层的原因,但又主要是阶层原因。
中国经济下滑,房产泡沫巨大。糟糕的宏观市场环境下,企业倒闭、创业失败、迷茫不知出路,困顿不明未来,而这种情况反而是粉丝经济的肥沃土壤。历史上,希特勒的上台与发迹、日本军国侵略主义的泛滥均是这个背景下产生。而实际生活中,中国歌星们演员们居高不下的出场费、每年数千成万场的演唱会也是因此。

有钱人不知道钱如何花出去、让钱生钱,没钱的人不知道如何挣钱、一夜暴富,这些都是吴晓波、罗振宇们聚拢大量粉丝的本源环境。尽管他们的演讲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但第二天就忘记了绝大部分内容。但谁有在乎呢?
吴晓波每年都能买一套房子,而且还有一个岛,他说“人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谁不愿意这样呢?这个拥有自己岛屿的作家和商人,其出场费早已超过10万。吴晓波变得很忙,他现在每年的时间基本上三三三分:三分之一时间用来调研、写作,三分之一时间经营公司和旅游,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参加活动、做演讲、讲课。
罗振宇的很多粉丝都说,我佩服他,每天早起都要录好60秒,错了重录、音不准了重录、一录再录,他的语音又不收钱,他对我们这么好,真是太感动。我们姑且认为罗胖每天起早贪黑录节目录60秒,但这真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罗辑思维背后几十亿的估值。
罗振宇曾在《罗辑思维》多次表示“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但他却选择了让孩子在美国出生。吴晓波觉得“人应该诗意的活着”,但他却一年到处奔波去讲课去挣每次10万出场费和去投资那些能够带来回报的企业。
都是会讲故事的人。
如果说罗振宇是演员,而吴晓波则是一个歌手。


相声演员可以在台上叫你一声大爷为了让观众一笑,到了台下却是保镖护卫、坐在奔驰车里看到听完相声去挤地铁的观众们,嗤之以鼻。
罗振宇的朋友说:“他最反感被绑架,他反感被任何东西绑架,罗振宇血压有点高,但从不吃药,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就去休息一会儿。罗振宇的解释是,你要是吃药你这辈子就被绑架了,所以我高了也不吃,我不能被任何东西绑架。”不喜欢被绑架的罗胖却绑架了他百万粉丝们。
罗胖的语言环境中,能听懂他讲的内容,就是大智慧、大前途、有自我驱动力、有进取心,所以他的粉丝就继续听,继续受捧。而那些听完一次觉得没意思要离开的人,则可能被这样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人喜欢背道而驰,在贫瘠的创业土地越陷越深。
罗振宇的男粉丝可以每人凑一千,一万人凑够一千万,罗振宇去买套房。
吴晓波的女粉丝可以每人出100万,10人凑够1000万,吴晓波去买套房。
这些都是别人的数字,都是别人的粉丝。我们仍然是不为人知的北漂、深漂的大多数。2017年,保持渴望、保持热情,继续战斗!
当你对这个世界还不太熟悉、对某个领域不太了解时,他们的节目可以给你很多启发,其中可能不乏和你小时候从家长、老师口中听到很不一样的观点,新鲜、有趣、刺激、让人激动不已。
当你逐渐接触社会,对某一领域加深了解的时候,你也会发现他们说的一些东西好像是这么回事,会有共鸣,但另一些东西,你不太确定、会有怀疑、不再激动。
当你社会阅历丰富,已经看清了很多东西,或成为了某领域的专家,这时,你就会觉得这些节目不过是一些 通俗读物的杂糅,很多东西似是而非,甚至有时候讲故事的人都不能自圆其说。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8-1-1 16:08 编辑

时间的朋友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
001.jpg
现场1万名观众。

2017年那个时间最重要?

10.18最重要。十九大召开。

在某个时间节点本人解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经营人生。

冯唐:中年油腻猥琐男。

罗胖:当然是今天最重要。这是倒数第十八场。

以自己的方式竖立一个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的界碑。

我们有115个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在校大学生,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

太多的好消息,也不能避免焦虑。马云也焦虑,我也焦虑。

焦虑的根本是中国有没有前途,经济是否还会增长,已经连续高速增长了40年。经济增长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机会。

11.20腾讯超越Facebook达到5000亿。

大象会跳舞,还会跳街舞。(下载得到APP,今天的PPT全在里面)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大者愈大,强者愈强。黑洞效应。我将何以自处?

产业集中度迅速增加。美国的漂亮50时代。在2017年又一次出现。香港股市仅“腾讯”1家,就占到总市值的10%。

游戏业大佬:我感觉2017年惊人的快。10.30小米发布小米枪战。吃鸡游戏。2天后网易发布2款吃鸡游戏。1个星期就出现3家同款游戏。

技术基础设施快,研发快。996和247的拼杀。市场演化的快。先发优势特别重要。

导粉丝的速度,3个月就可以,落袋为安。击破规则拿到先发优势。打法出新,法律稍慢。——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

机器快,公司快,市场快,用户快。

用户的心智在飞速迭代。手机、电脑、iPad全开,大脑带宽与上一代人不一样。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

你喜欢岁月静好,事实上世界在大河奔流。

(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好的创意,那就试着解决眼前的问题。3倍速音频)

体验能力和分辨力一旦提高就不能退回了。

当用户的体验和分辨力在飞速提高,转变就来了。大脑皮层和蜥蜴脑的区别。花钱是直觉,诉求是快感。

——没有什么竞争,只有追赶用户。

你必须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爱丽丝梦游仙境》

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有天花板?

有没有可持续性?

有没有良性的全球空间?

六个脑洞——

中国式机会。

京东方BOE(老牌国企)液晶显示面板全球25%市场占有。

波导的故事——传音手机。通过时间锻炼形成的能力。

J&T在马来西亚的快递王国。

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平凡创新的时代。

德鲁克:对创新的最高的赞美: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想到呢?

中国进入平凡创新的动车时代。

————动车组脑洞——第一个脑洞。

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如快手,今年用户已经过亿。

孤独的解决方案——全新的社会连接器。手机和全覆盖的移动网络使得连接成为可能。

大货车联盟的产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最难是地推。演员的诞生。厕所里面最容易成功。

小镇青年崛起,把战狼2推到票房巅峰52亿。

00后的崛起:吃藕?洗摸杯?人均2570元的存款,每月500元零花钱。

流量思维——老玩法。它的冷冰冰的意味。

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耕时代”。圈一块地种自留地。

从“流量思维”向“超级用户思维”。

会员经济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正式的关系。

瓶盖测试——不管你的普通用户有多少,请先关照你的超级用户。

我希望你以我为荣!超级用户思维。

面朝超级用户,才能春暖花开。这是新玩法。

有志者跟我来。

1. 做用户觉得长脸的事。打造一个标准。

2. 绝不给用户丢脸。需要用彩票来改变命运的人不是同道。

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得到。

700成平方公里的亚马逊。有两种机会。

新连接和小生态。

——热带雨林脑洞——第二个脑洞。

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新零售:京东和阿里。

新零售的演化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效率,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

想要就要,马上就要。(家里还要不要冰箱?)

“货”正在一步步逼近“人”。超市开到出租车上。

新零售是一场效率之战。在用户的认知中打一场效率战。(小米平效:27万元。进门可以闭着眼睛买东西,这是认知战。足够好,便宜,且雷军不挣钱。大量的增值服务是利润之源。)

价格战的目的是比较中胜出。

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

传统企业的转型焦虑突然消失了。

马云:过去20年从无到有,未来20年是从有到无。

互联网革命,是一场挟裹一切的革命。

——赋能:不在于你有多少资源,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90分箱包的崛起——两年崛起,第一名是它,第二名是100年品牌。

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传统制造业的活法。你不用着急出发,你会被抵达。

——比特化脑洞——第三个脑洞。

1. 效率越来越高;

2. 分工越来越细。

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2017.10.20坦桑尼亚批准建设巴加莫约港口。19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和港口与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关系。双赢的,在非洲重新上演“深圳奇迹”。一带一路的全球思维。

《超级版图》:真实的世界什么样?

印尼的雅加达的例子:真实的距离,是物理的距离吗?

地缘政治把世界分割成地图上的样子,

而基础设施就是把世界连接成另一个样子。

国境线是分隔带,也是交流最频繁地方。所有想挡住什么的地方,越是可能成为旅游景点。

世界不再是块与块的拼图,还是基础设施连接成点线网。

城市化,把平摊的面变成聚拢的点。点的连接的本能冲动,正在这个时代被释放。

西伯利亚的资源与人口流动,证明:只拥有不连接,就是资源孤岛。

中国2014年以来4年用掉的水泥是美国100年的总量。

—— 拔河游戏:把世界拧到一股绳上。是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与拳击的对比,他是共赢的。拳击比赛的逻辑不可持续,因为已经找不到具体的对手。

拔河游戏只关心价值移动的方向。

宝马101年的德国公司,宝马5系1/3的用户在中国。最核心的技术汽油机的生产在中国沈阳。将来它是德国还是中国公司?

一个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拔河脑洞——第四个脑洞。

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雁阵模式(日本人理论):先腾飞,后老去?

我们的各项成本在上升,产业会不会转移出去?过去十年,成本上升五倍。

比较优势理论失败?

2017年大飞机、高铁,PC、手机,服装和鞋袜,中国都在制造。

《枢纽》全球首发。

中国经济有没有特点?

一个新维度,产业演化的速度。

火车30年,汽车10年,手机1年。诺基亚手机的失败,自有生产线的变化跟不上,被自己沉重的肉身给拖死。苹果呢,制造全部外包。从技术壁垒到速度壁垒。让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中国敢接招。

专业化带来的效率VS专业化带来的低弹性。

分工,细化分工。是效率之源。

弹性的来源呢?无计其数的小工厂,就是弹性之源。

效率+弹性,供应链配套,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命和运在超大规模性、节奏刚好又赶上。

1990年代开发区的浪潮,几通一平的开发区,同时开工、招商、进驻。

这就是最好的安排。节奏赶上了。

未来全球分工,美国创新,中国制造,全球消费。

量产高科技是最大的高科技。

产业间的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区别。

规模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产业会不会从中国转移走?

不是成本问题。8700名工业工程师,监督苹果生产,中国有,海量工程师。这是中国制造大者愈大,强者愈强。以中国为中心扩张的制造供应链网络,弹性越来越强。

技术巨变,是不可知的。

结论:中国是这一轮产业的终点站。

——最后一站脑洞——第五个脑洞。

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有一个良性的空间?

中国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自变量:参与到结构中的大块头的影响力。我们买什么什么贵,我们卖什么什么便宜。

世界演化之非洲,二战后先甜后苦。

1980年年代西方创新经济,没有使得非洲同步起来。创新经济第三产业的资源需求没有那么大。

双循环结构“8”字的低向高高向低的双向秩序投放。我们是世界的路由器,是世界的枢纽。中国正在参与制造全球秩序。渴望秩序的地方,需要经济能力。

你不输出繁荣和秩序,就会输入贫困和动乱。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西方直接援助能解决非洲问题吗?西方渴望帮助非洲,结果反而摧毁了非洲的经济。

中国作为枢纽,转化当地可发展、可持续的资源。西方通过中国投放秩序,欠发达地区通过中国分享繁荣。

秩序的生成线。以前是大陆向海洋投放秩序,现在是海洋秩序通过中国投放到大陆深处。

——枢纽脑洞——第六个脑洞。



算法&规律

算法的人生只相信不断迭代。

风险偏好,权衡利弊。例:1亿美金的一半机会。

1. 选一个有钱的朋友,分享这一半机会,先要求代价100万,然后再有分享5000万的机会。风险分担。

2. 选择权市场估值。5000万的机会市场估价2000万,是概率思维。市场估值。

人生算法,不断提高成功的概率。

《原则》得到电子版首发。

成功=核心算法+不断重复2

一直迭代。

算法的力量,让我们的一切软肋变成铠甲。
002.jpg
岁月不饶人,我又何尝饶过岁月——木心。

作者:包子军

TOP

回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