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说不完的十大传世名画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4 编辑 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2,唐·阎立本《步辇图》   3,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4,唐·韩滉《五牛图》   5,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7,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8,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9,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10,-----------------------清·郎世宁《百骏图》 第10 应选八大 《河上花图》 或 石涛 的《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给八大山人:  石江山人称八大,往往游戏笔墨外,心奇迹奇放浪观,笔歌墨舞真三昧。有时对客发痴颠,佯狂索酒呼青天,须臾大醉草千纸,书法画法前人前。眼高百代古无比,旁人赞美公不喜,胡然图就特丫叉(持了乂、特了义),抹之大笑曰小伎。四方知交皆问予,廿年迹踪那得知,程子抱犊向予道,雪个当年即是伊。公皆与我同日病,刚出世时天地震,八大无家还是家,清湘四海空霜鬓。公时闻我客邗江,临谿新构大涤堂。寄来巨幅真堪涤,炎蒸六月飞秋霜。老人知意何堪涤,言犹在耳尘沙历,一念万年鸣指间,洗空世界听霹雳。 010.jpg 搜尽奇峰打草稿 2014-02-2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逍遥堂主人 当傅抱石还叫傅瑞麟的时候,他爱上了石涛。 那一年,他18岁,刚刚初小毕业升入江西第一师范,他因此而给自己改名傅抱石。 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改名了,10岁那年,他就将本名“长生”改成了“瑞麟”。不过,他为世人所知的还是18岁的这次更名。 我曾仔细考据过傅抱石更名的原由。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自年轻时便心仪屈子品德情操,崇仰他“抱石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气节,因而自号“抱石斋主人”。而且他的代表作就有《屈原》、《湘夫人》。 可我更相信他是因为石涛而更名,尽管他钟情于诗,历代佳作无不熟稔。但是,他是个画家,而非诗人,他的使命便是要成为郭沫若所言的“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 而且,抱石先生分别为儿子取名小石、二石,为学生取名寒石。并刻了一个“抱石斋”图章盖在画上,自己做了四言十句:“一生订交,两代情深,三生有幸,四体不安,五内如焚,六欲皆空,七情难泯,八拜之交,九死不悔,十分向往。”画画亦常以石涛诗为题。 石涛在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中独占了很长的篇幅,他显赫的家世,他曲折的身世,他纠结的思想,我就不在这里絮叨了。单说说这苦瓜和尚“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豪情。 石涛之所以是石涛,是他有“我以我法”的自信。他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恣,淋漓酣畅。尤其是其画论《画语录》,强调“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在当时无异“振聋发聩”之声,对此后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我尤其喜欢石涛的这句“搜尽奇峰打草稿”。 道光年间以字画鉴藏见长的潘正炜著有《听帆楼书画记》一书,而石涛的这幅作品曾被潘正炜所藏,画卷后有潘正炜的题跋:“此画一开卷如宝剑出匣,令观者为之心惊魄动,真奇笔也,寓奇思于奇笔,即以奇笔绘峰奇,石涛子洵无愧为一代奇人也。” 《搜尽奇峰图》卷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作于康熙三十年。石涛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 石涛善用点,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元人意趣。   画卷迎首处,石涛自题:“搜尽奇峰打草稿”,钤“老涛”。画尾的空白处,有石涛于画兴之余所题写的长篇画论:“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湖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土,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笔墨者,总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时辛未二月,余将南还客且憨斋,宫纸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画并识请教,清湘枝下人石涛元济。”钤“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涛”。 之所以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的画论,理由便是此画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此前,他尚存“圣聪勿睹呼名字”的渴望和谄媚,此画之后,便是他“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的觉醒和彻悟。康熙三十一年秋,就在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画作完成一年之后,石涛买舟南下,回到扬州,直至康熙四十六年后病故。 我曾无数次在图册上细观此画,此画奇在满纸皆画,搜尽奇峰,却不失疏朗空灵之气。画面清峻磊落,又非竦峙突兀,是坐看云起的悠远与旷达。我试图穿越时空,去问问石涛。这可是他万水千山间走过,山高海深中迷茫过,狂风暴雪里疼过,阅遍青山后的一切了然于胸吗?可是这世间的一切与我均是草稿而已,不带一点目的,不染丝毫名利,不求任何回报,只是草稿而已吗? 上天让他生于王族,却又让他在幼时尽失一切,只是为了历练他,让他拥有搜尽奇峰而打草稿的豪迈。此非常人之所及也。 天降奇才,必将如此。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4 编辑 003.jpg 004.jpg 005.jpg 顾恺之《洛神赋图》

TOP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34 编辑 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 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7.1cm横57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