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春水流星雨
一一《郭泰来全集》(1一5卷)
《郭泰来全集》由荣宝斋出版社发行面市了。从2013年6月第一卷《山水卷》的策划编审,到现在面世的二十种画集。既展现了作者创作探索时艰辛漫长的艺术历程,如大美学家黑格尔所言:“在绘画里气韵生动的最高峰只有通过色彩才能表现出来。”同时,这二十余部巨作也是融合创新的心血汇总,将自己人生中的所感所思及对新材料的应用,新方法的感悟,新观念的理解,新形式的表现,以洋洋大观的全集形式,作为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丰厚精神礼物,自然,这也是答谢所有给予郭泰来先生作品集关注和支持的策展,评论,交流,鉴赏,收藏等各界朋友们的重要读赏资料和文献图书。
全集卷一《山水卷》共选择山水类艳彩作品152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富丽壮观,神奇美丽的崭新世界。菲尔特曾说过:“色彩的整个历史在于重新获得其表现力,几个世纪以来色彩不过是素描的补充物,印象派,凡高,高更,塞尚等艺术家都对色彩的解放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郭泰来艳彩作品的最重要贡献,即在于丰富材质,探索创新方面提供了一种范本。在《孩子们的自然笔记》中,蓝绿色调的画面沉稳高雅,让人想到悠远新奇的金碧山水,但郭先生的艳彩山水有着更为雄丽复杂的结体,而其俊秀爽朗的情调不由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题词选了柏拉图的名言:“但凡是人的事就没有一件真的非常重要。”人在自然中常被表象所吸引,经常在困惑厄运中迷失自己,而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可观察亲近自然,还可深刻的理解感悟自然,山水树木,云天石亭,仿佛全都有了清新纯洁的气息。
在《陋室铭》中,作者在右上题道:“想象的活动和完成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灵感。”在画面上方最明亮的黄色高调与下方最冷澈的蓝色低调中,作者运用了减弱纯度并拉开明度的手法让画面取得了变化中的统一,作为画面中装饰性的线、色、点、形起到了稳定安静的作用,而干、润、湿、燥的色点却平中见奇,打破了画面中平淡安逸的基调,活跃激荡。犹如江南春雨,塞北寒雪,给人动静相宜,频繁完美的视觉享受。在《理想国》中,色彩基调沉稳而刚健,从题词中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似乎可看出作者好象期待理想中的现实应微小简洁,宁静平和。贡布里希曾说过:“在艺术中我们不能讲真正的进步;因为在亠个方面有任何收获都可能要由另一个方面的损失去抵消,这一点在当前跟在过去同样正确。”山路陡峭险峻而垂直永恒,山顶似有无限风光却又空旷无比,美在这一时刻变的寂静无声,也让人不禁为《古画品录》中的名言展现的意境感叹:“千载寥寥,披图可鉴。”《高维空间和宇宙未来看之旅》似乎是一幅预言式的作品,如里尔克诗中所言:“夏日曾经丰盛。将你的影投射在日晷盘上;在原野间,散放你的风吧!最后的果实,命令它们成熟。再给它们两天温馨的日子,让它们完成。同时让果汁的甜意滴滴渗入浓郁的酒浆。”蓝线与玫红的线交织构成的山体强弱互现,动静适宜。犹如波涛汹涌,又如霞光四射,题词引用爱因斯坦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来自雄心壮志,也不是来自单纯的责任感。而宁可说来自对人类和客观事物的爱和献身精神。”诗意的语境表达了画面玄微的寓意,而精妙的画面又直观生动的体现了美的光彩夺目与深沉博大。
《光明的赠予》是幅明净亮堂,富足鲜丽的作品,构图造型也很宁静平和。在近景黑、蓝、紫、赭的衬托下,中景晶莹明亮,淡红色的灰高调安雅柔和,毫不张扬,宛如世外桃源又如东晋山水诗言:“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激水流芳醪,豁尔累心散。”(袁峤之)有时候,厚重漫长的历史让我们感觉时光如此遥远,而艳彩作品拉近了这种空间与心理上的距离,将遥不可及的自然变为可观可赏的风景,带着晨花的芳香与果实的甜蜜,露水的清澈与小草的摇曳。
《把爱带回家》似乎从山涧一角取图,构思视角独特而有新意,色彩基调浑厚而且华丽,让人想到《清溪》诗中的意境:“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人在自然中获得景物的生命律动,以文字叙述,以画作表达,天与地融为一体,景与色不再分离。美是如此动人心魄,却又荡气回肠。
作为自然中复杂而简洁的形式,在作品中的形体组合却是以一种自由动人的神秘方式进行,艺术家赋予色彩以情感,色彩还给人以美好的美感,在这种欣赏与感悟的过程中,作品与生命取得了某种一致性的共鸣,如东晋诗人郗昙在诗中所言:“碧林辉英翠,红葩擢新茎。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当色彩以高贵的形式出现时,是会给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具有启示性的愉悦直觉感触的。
《超世之才》是以探索性彩线语言,构建一种轻松而艰涩的绘画语境的。既有行云流水、山林空旷的情趣,又有苍山如照,碧水染金的意味。近景色调偏暖,远景则是清凉无比。这是秋后的浓丽庄重之景,或是夏秋之季含情欢腾的山水欢歌,苍苍茫茫,坐看云起,锦绣灿烂,云蒸霞蔚,如王彬之在诗中所言:“丹崖竦立,葩藻映林,绿水扬波,载浮载沉。”近景山水容易空乏枯燥,而通过丰富充实的形体及含蓄多变的形式,色彩基调变得鲜亮丰盈,单纯安宁,如沐春风,如醉秋雨,让人不由想起沧浪亭上的著名题诗:“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山水之美,在于空灵生动,新鲜活泼,画作之美,则在于心物相和,舒目畅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