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哲学与财富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郭广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85年7月毕业于浙江省东阳中学,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复星集团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上海浙江商会名誉会长。 2013,郭广昌在新财富中国富豪榜以178.4亿排名第二十六名。 -------------------------------------------------------- 首富(王健林)之子王思聪毕业于伦敦大学哲学系。 -------------------------------------------------------- 薛光林,男,1967年生于安徽省天长市界牌乡,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光汇石油创始人。2010年薛光林家族以197.5亿元荣登“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第13位。 -------------------------------------------------------- 邹锡昌7岁进学堂读书,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令他蹉跎岁月,而是坚持自学。1979年,年仅16岁的他不负众望,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攻读哲学。几乎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邹锡昌就一直做两件事: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他成为“中国房地产十佳商业地产领军人物”,并取得“中国商业地产杰出贡献奖”,可谓名成利就时,他的累计捐款已高达7000多万元(其中为梅州公益事业捐资3000多万元),光中小学校就有12所。2004年,正值他的母校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他豪气地捐出2000万元为母校兴建10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在当代中国,他不算是最有钱的,但他是捐款额占个人资产总额最高的一位慈善家。 锡昌是这样说的:“对穷人我有两句话,一是穷则思变。要肯付出、肯做事;二要穷得有志气、穷得有骨气。对富人也是两句话,一是富人不要为富不仁;二要正确对待手中的财富,适当做一些公益事业。佛家有句话:光中去(捐),暗中来(回报),富人不要怕显富,要大胆地显富,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23 编辑 什么是“新富”?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威廉卡拉布特里(William N.Crabtree)把“新钱”产生的“新富”定义为:那些得益于20世纪后25年基于高科技产业的繁荣兴盛而顺势拥有巨额财富的年轻新贵。 代表财富的物质介体发生的变化显示着“新钱”的轨迹:从古代的盐到丝绸到银器到黄金到纸币到股票持有纸,如今金钱表现为电子货币(Ecash):包括着信用卡与互联网的E币等。 “英勇的无钞新世界即将来临,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时间的节省,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Monash大学教授、经济学者朱迪泰勒(Judy Taylor)对电子货币(E-cash)的描述同时提供了两种可能性:一方面诞生着新钱(New Money)的创造模式(比如纸上交易就能以超快的速度在短时间内致富);另一方面,揭示着新钱模式的风险所在(比如香港传来的词语“负资产”便是新富的陷阱)。 尽管不确定,但新富觉得自己已经看破金钱,所以他们宁愿把自己定位为“相对富翁”,而不是“绝对富翁”,像葛朗台那样非得时时盯着口袋里的钱。“相对富翁”的特征是:常常产生于发展中国家,财富值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整体财富水平而决定,即他们的财富处于相对优越的地位。在袁岳的零点调查公司对中国“新富人群”的调查中,他采纳的标准是:国际上研究新富的时候普遍采用的起点就是个人金融资产达到6.6万美元,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这个数字其实在美国连中产阶级都还没够得上。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国富论》中批驳那些误以为金钱是财富的说法,他认为,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真正创造财富的原因是“生产”。中国人的生产方式便是两个字那么简单:发财如今,在庆祝中国新年的时候,每个来中国应对中国记者的老外,都得学着说的一句话是:“恭喜发财”,而不是“万事如意”、“身体健康”或其他。在1990年代后来到中国的这些老外也许都会惊讶地发现,如今的中国人“对财神和战神(关公)的膜拜”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