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乌利•希克“我本想捐给中国大陆”

“我本想捐给中国大陆”采访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编辑 王昉


001.jpg (上图为乌利•希克与刘韡的《别碰》,图片来自M+博物馆)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大家、瑞士人乌利•希克(Uli Sigg)因为不久前的一次“善举”,反而在中国惹出了争议。

他在6月宣布,将把自己收藏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赠予香港西九龙文化区正在建设中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

一语惊四座。70年代就到中国经商、90年代曾任瑞士驻华大使的希克先生涉猎中国当代艺术20年之久,被广泛认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类最完整、创作时间跨度最长的一组中国当代艺术私藏。他曾多次表示,会让这些艺术品回归中国,但始终不曾透露将以何种形式。这次捐赠,终于解开悬念。这1400多件艺术品,出自350位艺术家之手,包括张晓刚、艾未未、岳敏君、方力钧、谷文达、黄永砯等现已公认的当代艺术大家,估价达到1.63亿美元。

从捐赠规模和价值上说,这是世界上向单家博物馆所做的最大个人捐赠之一。然而与掌声和喝彩声几乎相伴而至的,是各种疑问。他为何选择了香港?而且是一家要到2017年才会建成开放的博物馆?为何是现在?为何在捐赠的同时,他还以2200万美元向M+出售了47件作品?继而,伴随着对中国当代艺术“泡沫破裂”的担忧,疑问开始升级:希克是否在乘机“抛售”?还有媒体则直接质疑这批藏品的价值,暗示希克是在借捐赠抬高出售部分的价格,甚至引述一些评论界人士称赠品中“大部分是垃圾”。

7月底的一天,北京凯宾斯基饭店,身穿粉色衬衫、略显疲惫的希克先生接连接受了几家中国媒体专访。显然,他有话要说。与FT中文网的专访是当天的最后一个。我们的问答主要围绕中国大陆如何最终与这笔收藏失之交臂,以及他对捐赠引发争议的感受。希克先生始终话语轻柔,即便在谈到他认为不公的质疑声音时,都显得克制有礼。与捐赠之后的质疑相比,让他更显困惑和遗憾的是,他让这批收藏回归中国的心愿,虽然近年来多次公开提起,但为何始终没有收到大陆方面的任何回应。

以下是编辑后的访谈实录。


FT中文网:您可能已经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次了,但我还是想再问一次:为什么是香港,而不是大陆?

乌利•希克:我最初的想法是将这些藏品捐赠给北京或者上海的博物馆。与北京、上海和香港的讨论是同时进行的,谈了两年。

但我的很多问题,在大陆博物馆方面没能得到回答。比方说,藏品中哪些能被公开展出,哪些不能。我明白大陆会有一些限制,政治上的,言论上的。我需要有人告诉我规则是什么,但是没有人回答我。这很遗憾。因为中国国内还没有类似收藏,能与我捐赠的这一批相比。

香港方面对这些艺术品表示出很浓厚的兴趣。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 Nittve)也说服我相信,M+将成为一家世界级博物馆,我能在那里找到很理想的条件。

FT中文网:香港对您的疑问有回答吗?

乌利•希克:香港对什么样的艺术品能展出,什么不能,有很清晰的规定。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会有一些规定,不可能说“不论你拿什么来,我们都让你展”。但是香港方面向我保证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

1979年,瑞士人乌利·希克在中国创办了­第一家工业性中外合资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1995年到1998年,他­被任命为瑞士驻中国大使。希克从80年代开始接触中国先锋艺术,收藏­了180多位艺术家的近2000件作品。他­创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大奖”(CCAA),­支持中国更年轻的艺术家走向国际。乌利·希­克被称为“完整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人”,­英国艺术杂志《ARTRE-­VIEW》将他评为“影响世界艺术100人­”之一。从王广义、艾未未、张晓刚、方力钧到张洹、­卢昊,瑞士人乌利·希克的藏品几乎包容了所­有中国先锋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这­些人的作品正在变得炙手可热,比如80年代­耿建翌在北京做展览的4张画,当时以每张4­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朋友,后来这4张­画被希克以每张2万美金收购。乌利·希克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几年,他拜访过­1000多位中国艺术家,很多中国艺术家在­创作初期也会征求乌利·希克的意见,在他的­帮助下,卢昊完成了中国装置艺术最重要的大­型作品《北京欢迎你》。熊猫人赵半狄200­5年10月在瑞士完成的作品:“迫不及待—­—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于2005年10­月15日在瑞士伯尔尼开幕”,也得到了乌利­·希克的全力支持。

TOP

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烂觞之徒颁奖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13年16日


自从中国当代艺术兴起之后,中国当代艺术论坛也闻风而动,以示不甘落后。当然这些论坛也罢,文献也罢都有所谓的奖项设置。但是由于组织者和组织机构的利益熏心或者学术反智,致使这些奖项的学术价值更像是一顶顶千疮百孔的破斗笠。这些论坛或者文献浪费了社会的各种资源,更切切实实的糟蹋社会了期望。如何针对这些现象?我倒是觉得在中国应该给他们颁发“破斗笠”奖。哪些人可以获得这些“破斗笠”奖呢?
“破斗笠”奖名至实归的当然应该颁发给乌利·希克
感谢乌利·希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假中国之名举办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让中国的艺术家知道了有着如此之烂论坛和奖项。我的一篇文章说明了““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存在着十大问题,显然,乌利·希克花钱设置的中国当代艺术学术奖项实质是奖赏走狗的骨头,唆使中国一些美院的众多犬儒学者闻味而来的高唱赞歌,显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至极烂觞。各位朋友如有必要可以点击“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的十宗罪”这篇文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