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前面讲到中国朝代作为书画史划分阶段的基本单元,在所有线性描述的艺术史中,这是最为普遍的做法,比较直观,而对于著作者来说这样操作起来相对简便。

但是这一方法论也有十分明显的不足,即可能形成艺术发展是单纯线性递进演化的偏颇认识,让人以为艺术如同达尔文进化论所假设的那样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又有人依此总结出“时代风格”这样大而无当、流弊甚广的方法论。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1 17:01 编辑

以朝代划分书画史,确实也是有其合理之处。为什么?因为中国一向是皇帝治理的体制,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权皇帝或当权不当权的贵族士大夫阶层的艺术欣赏趣味偏好直接影响到艺术流变。最为显著的例子是,唐以前,王羲之书法的声望时时被他儿子王献之压过,民间一向有“买王得羊”之说,这里的王是指儿子而不是老爹,忽然间李世民同学推开老爹自己当了皇上,极度欣赏王羲之书艺,设计征用《兰亭序》并命多人复制,树立为全国榜样,并将原迹殉葬,这一动静搞大了,以至于一举确立王羲之书圣地位,至今牢不可撼。

宋代最为人传诵的是徽宗,居然亲自出题目考录画院学生,他的欣赏趣味直接影响到全国画家特别是中漂一族画家的创作方向(当时国都于汴梁开封,相对于现的北漂而言)。我们如今视为国宝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徽宗本人内心并不十分欣赏,估计是以能品目之,只是因为该创作者是自己的学生,又能在如此年轻之际即能用心成就如此繁巨的画卷从而让人赞赏,于是乎在口头表扬一番后直接当御赐物品顺手甩给了近臣蔡京同学。而蔡京同学及其弟弟蔡卞的书法水准之高令皇帝也不断赞赏,必然地会影响到苏轼米芾这些人--由于政治上最终严重失败,蔡被坐实为一代奸相,后世人人忌讳提及其兄弟二人的书法成就及影响--而苏米等人的书法则又扩散影响到更远。

又如清朝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推崇董其昌书画艺术,抛开其怀柔江南士夫文人的政治考量不说,其偏好明显产生巨大影响。类似例子十分多。

caijing004_1.jpg (30.34 KB)

caijing004_1.jpg

TOP

看看,蔡臣相的书法,确实是好。

而仅仅是到了元代,大学士溥光的称誉,就已经将此一能品之作抬高到天上去了,认为赵千里、王诜等人都及不上他。这是什么情况?是表扬王希孟本人还是在委婉地赞赏徽宗皇帝非凡的调教水平?还是后人目光矮化?还是趣味确实发生了转变?

2014052219401629911175.jpg (77.36 KB)

2014052219401629911175.jpg

TOP

据传,王希孟同学有一年暑假忽然淹死了还是什么,反正是死了,所以没有其它作品流传下来。搞笑的是,有一张拙劣的山水画,堂而皇之地冠以他的名头,估计是在等待出售中……

d3a568dfa5d3dd696ccb2556c3e6d575.jpg (132.37 KB)

d3a568dfa5d3dd696ccb2556c3e6d575.jpg

TOP

哎呀一扯就扯得太远,得,还是收回话头,回到主题上来。豆腐先生,哦不杜甫先生写了丹青引之后,一时倒也没有什么不同意见。然后是出来了一个人,叫张爱宾,挑头指责批评,非常气愤地说“杜甫哥你不知画”。不知画,就是不懂画,也就是说没有鉴赏力,你还不闪人啊,你娘喊你回家吃晚饭了。
这个张爱宾,名叫张彦远,一个大户人家的没落弟子,著有《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在我们后世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总之是个人物。现在,人物甲对人物乙发难了。

TOP

话说杜甫写丹青引的具体年代不详,一般定为广德二年,即公元764年,杜甫在成都。曹霸于天宝末年因罪而被贬为庶人后此时也流落到了成都。丹青引直接指明是为赠曹霸而作,这个是一首七言古诗,每八句一韵,间隔作平仄换韵。

80多年后,张彦远写下《历代名画记》。其中他写道:

“杜甫曹霸画马歌曰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幹惟画肉不画骨妒忍使骅骝气凋丧彦远以杜甫岂知画者徒以幹马肥大遂有画肉之诮”

TOP

为了佐证自己的判断和对韩幹同学的支持,他又写下不少文字,节录于下:

“古人画马……非马之状也晋宋间顾陆之辈已称改步周齐间董展之流亦云变态……尚翘举之姿乏安徐之体……玄宗好大马御厩至四十万……天下一统西域大宛岁有来献……圣人舒身安神如据床榻是知异于古马也时主好艺韩君间生遂命图其骏则有玉花璁照夜白等……幹并图之遂为古今独步”

TOP

张氏挑起这场没有对手的争论战后,有附议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于是就分成了几派:

A派认为杜甫不知画,他是在批评或贬低韩幹画马,但是他批错了。

B派认为杜甫虽然不知画,但是他批对了。

C派认为杜甫知画,他是在表扬或赞赏韩幹画马,而且他说对了。

D派认为杜甫知画,他就是在批评或贬低韩幹画马。

以上AB二派认为杜甫作为诗人是上佳的,但是不懂画,他评画是在说胡话。
CD二派则认为杜甫不仅是伟大诗人,而且知画懂画。

后来又出现了调和派,我们且称为E派。E派认为韩幹画马成就非常高,同时杜甫这句话也没有什么贬斥之意。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2 11:32 编辑

上面是简单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掺杂了后世诸人对韩幹画马的评价。

F认为韩幹画马水平非常高,画得非常好,但不及老师曹霸;

G认为韩幹画马水平非常高,画得非常好,而且超过了老师曹霸;

H认为韩幹画马水平不咋地,远不及老师曹霸;

I认为韩幹画马画得好,但是他的老师并不是曹霸,而是皇家马厩里的那些真马;他是超越展郑等人而自成一家的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8-14 10:32 编辑
看看,蔡臣相的书法,确实是好。

而仅仅是到了元代,大学士溥光的称誉,就已经将此一能品之作抬高到天上 ...
王椿淳 发表于 2014-7-1 17:06



    唉,说起时代变化,还真是叫人感慨。宋代能品在元人心中变成了神品,或许还可以归结为趣味变化的原因,然而徽宗哥哥提倡的绘画格物致知的严谨要求,才到南宋就已经被画家们丢了个精光。来看看马远儿子马麟同学画的伏羲坐像图,台北故宫藏。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5423c24ft7978f42e4568&690.jpg (144.84 KB)

5423c24ft7978f42e4568&690.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