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4 08:46 编辑

问题出在了画中地面上,伏羲画的八卦图。

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关于他“始画八卦”一事,有一个故事,大致是这么说的:
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挖水池养了起来。一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只见那怪物似龙非龙,似马非马的,而且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却来到伏羲面前,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其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顺手折一节蓍草,按它背上的花纹画下来在一片大树叶上。刚画完,那怪物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伏羲拿着那片树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某天正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聚精会神地观察白龟,发现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悟出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于是乎画出了八卦图。

话说伏羲所画的是先天八图,可是你们看看马麟所画的竟然是后天八卦图,这下糗大了。初步检索文献,此前暂时无人发现或提出这一点,故此本老在此申明,今后若有引用此项画家谬误者须注明是王椿淳先生首次发现。

QQ图片20140702110757.jpg (46.13 KB)

QQ图片20140702110757.jpg

TOP

又有传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做八卦。八卦衍生易经,开启了华夏文明。

相传伏羲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

据《史记》记载: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淹死在洛水中,成了前面提到过的洛神。

TOP

来看看先天八卦图

5977648760164513.jpg (52.9 KB)

5977648760164513.jpg

TOP

再来看看后天八卦图,传说是周文王画的。马麟同学该不该打屁股了?


实际上在传世文献里,八卦图最早出自宋代邵雍,后来朱熹《周易本义》采用邵哥哥的图,从而使其流传。

bd2f90029e88f22f4afb5143.jpg (22.77 KB)

bd2f90029e88f22f4afb5143.jpg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4 08:49 编辑

以上只是一个插曲,咱们还是回到马事上来吧。

张彦远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杜甫是在贬韩,由此讥讽杜甫不知画之后,马上就有附和的声音出现了。稍后于他的顾云写了一首七言诗《苏群厅观韩幹马障歌》开头就说道:
    杜甫歌诗吟不足,可怜曹霸丹青曲。
    直言弟子韩幹马,画马无骨但有肉。
    今日披图见笔迹,始知甫也真凡目。

这是前面A派意见的代表。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4 08:49 编辑

关于韩幹画艺水平的高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的周昉小传中记赵夫人评画有一段详细记载,现不厌其烦摘录于下:

郭子仪将军之婿赵枞侍尝令韩幹写真从称善后又请周昉写之二人皆有能名郭子仪尝列二真置于坐侧未能定其优劣因赵夫人归省郭子仪问云此画何人对曰赵郞也又云何者最似对曰两者皆似后者佳问何以言之对曰前画空得赵郞状貌后画者并移其神气乃得赵郞性情笑言之姿问后画何人及云长史周昉是日遂定二人优劣

这个记载,对于认为杜甫贬斥韩幹贬得对头可是一份宝贵的资料了。前述之B派和D派、H派,都将会引用此则记载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4 09:45 编辑

H派的代表非北宋的黄伯思莫属。他大约于大观(1107-1110)年间所成的《东观余论》之《跋王晋玉所藏韦偃马图后》中说:“曹将军画马神胜形,韩丞画马形胜神”,说形胜神,则总是表示韩幹画马的神采有所不足了。这与前述郭子仪女儿所评的结论似乎有一致之处。总之是认为杜甫确实是在批评韩幹马,而且他批评得对。这样的意见,明显与张彦远、顾云的意见截然相反。

就黄伯思所说话的本意来看,应该是认为韩幹画马水平好,但是却不及其老师曹霸,这样,也就代表了F派意见。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4 14:31 编辑

稍后于《东观余论》的著名《宣和画谱》曹霸条下称:

杜子美丹青引经为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者谓霸也子美真知画者

“子美真知画者”这一公开赞美与张彦远“杜甫岂知画者”根本就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意见,这可有趣了。

同时,《宣和画谱》又说道:

杜子美丹青引云弟子韩幹早入室谓幹师曹霸也然子美何从以知之且古之画马者有周穆王八骏图阎立本画马似模展郑多见筋骨皆擅一时之名开元后天下无事外域名马重译累至内厩遂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桀幹之所师者盖进乎此所谓幹唯画肉不画骨者正以脱落展郑之外自成一家之妙也

认为韩幹之画马有超越前人之成就,主要是因为得益于内厩不同于往常的异域之马,这倒是与张彦远的说法相同。但是却提出,怀疑韩幹师从曹霸--“然子美何从以知之?”

关于韩幹的师承,一般认为他先是受到王维赏识资助其学画,《酉阳杂俎》续集卷五记载:“少时常为贳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一贯酒漫游,或常征债于王家,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二万,令学画十余年。”后来召入宫中,最先师从曹霸,后来就基本有了自己的独到风格,然后让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却十分傲慢地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宣和画谱》显然是更加采信韩幹本人对皇帝所说的话,因此怀疑他究竟是否师从曹霸了,不过,《宣和画谱》总的是赞赏他自成了一家之妙。这就属于前面说的I派意见了。进一步推论下去,则有可能还认为韩幹画马自成一家,不但画得好,而且是超过了他可能的老师曹霸将军了,这即是G派意见。

TOP

本帖最后由 王椿淳 于 2014-7-8 12:00 编辑

宋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时代,有趣在哪里呢?王维和杜甫的声望都是在此朝代里被抬升的。原先在他们在世时,虽然有一定名声,却并非如鹤立鸡群般特别突出,而到了宋代,如前所述王维被苏轼等人拉作靠山作了文人士夫画派的鼻祖;而杜甫则受到王安石等人的抬举,遂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了。(王安石是一向贬低李白的,主要可能是觉得李白诗虽不差却缺少内涵和多种变化处理手法)自此以后,王杜二人的地位与声望日渐隆盛,直可谓“撼山易,撼王杜难”。

TOP

杜甫的诗名愈来愈高,让后人对他的艺术鉴赏能力信心也大大提升。为此,苏轼等一干人马必然要为他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鸣一番不平的。苏氏等人为业余画家,但是不要忘记,嘿嘿,他们当中有一个朋友可是厉害的专业级画家,那就是李公麟。这拔人,肯定要既推崇《丹青引》,也必定要推崇韩幹画马的高度成就。这些C派意见人物,非常聪明地避开了将韩幹画马与其老师曹霸画马的比较。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