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双松平远图卷》与 黄公望的《剡溪访戴图》《九峰雪霁图》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51 编辑
《双松平远图卷》 此图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辛辛那提博物馆各有一件。傅申先生曾写过文章辨别其真伪,讲得头头是道。但两件作品有一个很简单的区别方法,这就是看此 图左上部乾隆玺印之右,有无补纸之痕,有补纸者为真迹,无补纸者为伪品。要知其原委,须知此图晚清至民国间的流传递藏经过。此图《墨缘汇观》著录,那么入清府时,《石渠宝笈初编》已完工。而四十多年后再修《续编》时则已出宫,所以不见《石渠》著录。
今天看到的两图状貌一致,但原件是曾有乾隆的小字御题的, 后被一字字挖去。这有可能是太监欲盗。但乾隆玺印未动,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乾隆题后不满意,挖掉准备补纸后再题。清内府藏书画这种情况不少,从《快雪时晴帖》到苏轼《寒食帖》、朱云《折栏图》等等。可能是因赏赐或其他原因流出宫外。后入端方手,匋斋要修《壬寅消夏录》,苦于无唐画压卷。这时就有蒯光典(礼卿)持唐尉迟乙僧《天王像》向他显示。匋斋执意以己藏品任凭挑选交换,蒯便挑这件《双松平远图》。
有意思的是,《天王像》王连起也在弗利尔美术馆看到了,当然 是伪作。狄平子编的《中国名画集》曾经影印过《双松平远图》的裱前照,下注蒯礼卿先生藏。其实此时这画已经到了张仁辅手,其子张效彬卖于张珩,转谭敬,重新装裱后便产生了另一张《双松平远图》。至《中国名画集》刊出裱前照之前的流传情况,是王连起同启功先生讨论《壬寅消夏录》藏品问题时,启先生讲的;谭敬得到 之前的情况是朱家溍先生告诉王连起的。因为张仁辅是朱先生的外公。到谭敬手之后的事是徐邦达先生讲给王连起的。
此图王连起的鉴定没有文献考证,也没有艺术分析,是先生 们给王连起的“口述历史”的结果。但《中国名画集》第九册影印的裱前照,是王连起三十几年前就发现的。正因为有这一发现,才引起王连起对三位先生的请教。有正书局印此 书似乎在民国十四年,居然一直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裱前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