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默认风格_LVD8
默认风格_LVD8_I8Q1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武英书画
»
中国艺术史论坛
» 许纪霖 为什么上海比北京文明,却不及北京有文化?(浏览:2.5万)
 
1
2
返回列表
发帖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8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7-12-10 16:1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人,上海人,谁最幸福?
北京人:“我们北京人最幸福,打开窗子就有免费的烟。” 上海人:“那算什么,我们打开自来水就是排骨汤!”他们都幸福,有北京人的大学,上海人的复旦,别人不能比啊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7
#
发表于 2017-12-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7-12-19 16:54 编辑
--------------------------------------------------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6
#
发表于 2017-12-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人和上海人有什么区别
我在上海住上过一段,那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吝啬。我去过很多地方,恐怕没有一个城市有上海这么小气,所以去上海你的学会抠门。
当然上海人蔑视“下里巴人”以为自己是“阳春白雪”以为上海是东方的巴黎。我是浙江的,他们看浙江人好象没怎么样,但看见安徽,贵州等穷地方来的人,那个神情真是……
北京人就两字,豪爽!!!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5
#
发表于 2017-12-10 1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7-12-19 16:53 编辑
-----------------------------------------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4
#
发表于 2017-12-10 16:11
|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在《读城记》里则重点提及到这个现象:“北京人则是比较宽厚的,他们并不特别看不起外地人,却偏偏看不起上海人。”
你知道为什么某些北京人自称老北京人吗?因为他们想区别于其他北京人。奇怪吧?因为老北京人和北京人是不同的概念,确实从文化,素质,价值观来讲,基本天差地别。
在清朝以及民国时期,北京只有城八区,但在1956年到1958年之间,中央先后把昌平密云怀柔延庆大兴部分门头沟房山通州等等原先河北省的郊县,划归到了北京市,也就是说这群河北的农民,成为了北京人距今只有50多年左右。你想想看一群大城市人和一群河北农民统称为北京人,这是什么感觉?而这些河北的农民,纷纷搬家进了城八区,然后逢人就说自己是北京土著。由于北京话和河北话基本没区别,所以非常难以区分。
然后就是最近60年,北京收获了大量的外地移民,成为了新北京人。由于北京话和普通话也分别不大,而北京人为了和外地人交流方便,大多数也只讲普通话不再讲北京话了。所以从语言上也难以分辨。
所以你就明白了吧,如果按照清朝的算法,估计今天真正的遵从北京文化,宽厚包容仁慈的北京人不足50万,而按照今天户口论,北京人有1300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北京人坚称自己是老北京人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和一群口中脏话连篇,心胸狭隘,出手打人,张嘴排外的那群北京人同流合污。
而今天,那些垃圾北京人由于生长在城八区,也开始学人家自称老北京人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移民国外的北京人含着眼泪对我讲“咱们北京已经不是那个拥有贵族气质,充满教养的国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农村”的原因。
而这批北京人来京时间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他们的后代非常自信地讲自己是北京人。当然啦,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当然是北京人啦。所以这批人形成了今天北京的喷子。也正是这批喷子让外地人感到非常难以相处。我也是北京人,我比你们更讨厌这群人。
===================
北京人为什么最烦上海人
上海人太崇洋媚外,北京人都是以中国正统自居的,对于上海人吹自己国际化,吹自己小资海派,非常鄙视这样的洋奴。我们认为上海人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日本然后自我感觉光宗耀祖,给自己起英文名,疯狂学外语,跑外企,外国旅游,买外国名牌,嫁老外,那样很下贱。
第二点是,北京是首都,人才聚集的地方,达官显贵,知识分子,科研人员,文化人汇聚的城市,北京人的高傲是恃才傲物。不知道上海人有什么可高傲的。
第三点,上海人喜欢拿上海市和北京市比较经济和城市建设,北京城区一半的土地都为国家建设了科研所,政府办公楼,各国外交大使馆,文化古迹,景区园林,大学区。首都又不能建工业制造业,而上海又是经济中心港口城市,却总拿GDP总量来压北京,北京人心中不满这样比较。我们从没想过在自己心中犹如地级市一样的城市会和我们北京比较高下,也不知道原来不同人口不同地缘位置不同的类型的城市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
第四点,上海人斤斤计较,叽叽歪歪的,爱慕虚荣,嫌贫爱富,让人烦。
第五点,上海阴盛阳衰,男人没有男人的样子,女人没有女人的特点。在北京,男人一瞪眼,女人就不敢讲话的。北京人无法理解上海男人如何尊重老婆。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3
#
发表于 2017-12-10 16:11
|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在《读城记》里则重点提及到这个现象:“北京人则是比较宽厚的,他们并不特别看不起外地人,却偏偏看不起上海人。”
你知道为什么某些北京人自称老北京人吗?因为他们想区别于其他北京人。奇怪吧?因为老北京人和北京人是不同的概念,确实从文化,素质,价值观来讲,基本天差地别。
在清朝以及民国时期,北京只有城八区,但在1956年到1958年之间,中央先后把昌平密云怀柔延庆大兴部分门头沟房山通州等等原先河北省的郊县,划归到了北京市,也就是说这群河北的农民,成为了北京人距今只有50多年左右。你想想看一群大城市人和一群河北农民统称为北京人,这是什么感觉?而这些河北的农民,纷纷搬家进了城八区,然后逢人就说自己是北京土著。由于北京话和河北话基本没区别,所以非常难以区分。
然后就是最近60年,北京收获了大量的外地移民,成为了新北京人。由于北京话和普通话也分别不大,而北京人为了和外地人交流方便,大多数也只讲普通话不再讲北京话了。所以从语言上也难以分辨。
所以你就明白了吧,如果按照清朝的算法,估计今天真正的遵从北京文化,宽厚包容仁慈的北京人不足50万,而按照今天户口论,北京人有1300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北京人坚称自己是老北京人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和一群口中脏话连篇,心胸狭隘,出手打人,张嘴排外的那群北京人同流合污。
而今天,那些垃圾北京人由于生长在城八区,也开始学人家自称老北京人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移民国外的北京人含着眼泪对我讲“咱们北京已经不是那个拥有贵族气质,充满教养的国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农村”的原因。
而这批北京人来京时间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他们的后代非常自信地讲自己是北京人。当然啦,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当然是北京人啦。所以这批人形成了今天北京的喷子。也正是这批喷子让外地人感到非常难以相处。我也是北京人,我比你们更讨厌这群人。
===================
北京人为什么最烦上海人
上海人太崇洋媚外,北京人都是以中国正统自居的,对于上海人吹自己国际化,吹自己小资海派,非常鄙视这样的洋奴。我们认为上海人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日本然后自我感觉光宗耀祖,给自己起英文名,疯狂学外语,跑外企,外国旅游,买外国名牌,嫁老外,那样很下贱。
第二点是,北京是首都,人才聚集的地方,达官显贵,知识分子,科研人员,文化人汇聚的城市,北京人的高傲是恃才傲物。不知道上海人有什么可高傲的。
第三点,上海人喜欢拿上海市和北京市比较经济和城市建设,北京城区一半的土地都为国家建设了科研所,政府办公楼,各国外交大使馆,文化古迹,景区园林,大学区。首都又不能建工业制造业,而上海又是经济中心港口城市,却总拿GDP总量来压北京,北京人心中不满这样比较。我们从没想过在自己心中犹如地级市一样的城市会和我们北京比较高下,也不知道原来不同人口不同地缘位置不同的类型的城市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
第四点,上海人斤斤计较,叽叽歪歪的,爱慕虚荣,嫌贫爱富,让人烦。
第五点,上海阴盛阳衰,男人没有男人的样子,女人没有女人的特点。在北京,男人一瞪眼,女人就不敢讲话的。北京人无法理解上海男人如何尊重老婆。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2
#
发表于 2017-12-10 16:07
|
只看该作者
李欧梵脱口而出:“北京?北京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村庄。”
大上海,小市民,这是海派文化的顽症。
TOP
 
1
2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