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默认风格_LVD8
默认风格_LVD8_I8Q1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武英书画
»
中国艺术史论坛
» 刘九洲:山水正脉--八大山人《绢本山水条屏》解读
 
1
2
返回列表
发帖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1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4-6-2 20: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14-6-2 20:45 编辑
1古代地图、城图等可能隐含风水格局
2王微较早提出山水与舆图等无干
3郭熙黄大痴董其昌等人提出“山须面面观”“移步换景”
4王原祁提出"龙脉于画”
下载
(29.82 KB)
2014-6-2 20:45
5民间居室风水画起源于何时不太清楚
(伞老提的几方面)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10
#
发表于 2014-6-2 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6月9日,广州皇玛推出的八大山人最大山水画《八大山人山水卷》更是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亿零100万落槌,加上15%的手续费,总成交价为1.1615亿元,这一价格逼近八大山人1.187亿元的个人单件作品拍卖价纪录,并摘得广州夏拍市场桂冠。 《八大山人山水卷》开创了广州拍卖市场的亿元时代 与北方艺术品市场的大起大落相比,南方市场一直遵循着自己的节拍,但就一直缺少过亿元的重磅拍品证明自己。而在这个夏天,广州的拍场也首次晋身到这个行列中:皇玛推出的八大山人最大的山水画《八大山人山水卷》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亿零100万落槌,加上15%的手续费,总成交价为1.1615亿元,这一价格逼近八大山人1.187亿元的个人单件作品拍卖价纪录,摘得今年广州夏拍市场桂冠。同样也成为了广州拍卖场上首件亿元拍品。
下载
(109.47 KB)
2014-6-2 20:05
《八大山人山水卷》局部 这次皇玛上拍的《八大山人山水卷》为八大山人晚年作品,两方印章均为1700年后,即八大山人70岁后所用。74cm×173cm的尺寸是迄今为止所知存世尺幅最大的八大山人的山水作品。不仅如此,还有七方收藏印章证明了《八大山人山水卷》的流传有序,启功、谢稚柳、唐云还在该画上题写鉴定、鉴赏手迹。
下载
(127.5 KB)
2014-6-2 20:06
《八大山人山水卷》局部 有分析指出,本次春/夏拍天价拍品的出现只是偶然现象。也许正如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所说,在大环境不稳与市场失范现象增多的双重打压下,买家会更多地考虑艺术品资产价值稳定性与流通性,一旦顶级的作品出现,市场一定不会放过。天价拍品的出现被判定为偶然事件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市场整体环境出现变化。
下载
(141.23 KB)
2014-6-2 20:06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9
#
发表于 2014-6-2 2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竞买《八大山人山水卷》先交500万元押金
下载
(53.1 KB)
2014-6-2 20:04
广州皇玛2012年夏拍上首次露面的《八大山人山水卷》来自岭南大藏家谢志峰的珍藏,是迄今所知存世尺幅最大的八大山人作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曾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启功、谢稚柳以及著名画家、鉴藏家、八大山人研究专家唐云的鉴定,确定为八大山人晚年作品,流传有序。估价为咨询价,想举牌竞买者须先交500万元压金。7日至8日的预展是《八大山人山水卷》首次公开展出,市民可前往一睹真容。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8
#
发表于 2014-6-2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下载
(119.08 KB)
2014-6-2 20:00
2012西泠春拍,八大山人的《荷花翠鸟图》600万元起拍,最终以950万元成交,在整场成交价中位列第二。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7
#
发表于 2014-6-2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西泠2010秋拍八大山人竹石鸳鸯1.187亿成交 创八大山人个人单件作品拍卖纪录
下载
(25.68 KB)
2014-6-2 19:59
2010-12-13 12:25:11 来源: 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摘要:1.187亿元!12月13日下午,西泠印社秋拍第三天现场,古代书画作品专场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芙蓉鸳鸯图)》从3500万起拍,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竞价过程,成交价在场外电话委托和场内一名男士的叫价中胶着上升,最终以这一价格成交。“这件作品能拍到亿元,的确是有点出乎我们的预… 推荐关键字 西泠2010秋拍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1.187亿元!12月13日下午,西泠印社秋拍第三天现场,古代书画作品专场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芙蓉鸳鸯图)》从3500万起拍,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竞价过程,成交价在场外电话委托和场内一名男士的叫价中胶着上升,最终以这一价格成交。“这件作品能拍到亿元,的确是有点出乎我们的预料。不过今天早上整个行情都很好,有的作品的成交价还翻了10多倍。这说明西泠拍卖经过6年多的努力,终于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据我所知,《竹石鸳鸯》的成交价应该是南方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是八大山人作品的最高成交纪录,此外,我们也看到中国书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说明南方的艺术品市场步入更成熟的阶段,也体现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表示。 中国书画一直是西泠印社拍卖公司的强项。西泠秋拍古代书画专场在开拍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1791号拍品袁江、王云、陈 卓、施淳为惠翁先生绘《四景山水屏》从100万元起拍,最终成交价1142万元,紧接着武林画派代表大师蓝瑛的《四季山水》以2856万元成交。古代书画的高潮出现在了1807号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上,成为这一专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这幅作品作于1705年,为八大山人晚年时期风格的代表品。晚年,特别是70岁以后,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八大山人的风格转向深涵蕴藉。这个时期的作品是八大山人最成熟的作品。他写意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影响到后来一大批写意画家,比如齐白石、吴昌硕等。对于这幅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认为:“艺术品的价值其实不能纯粹以价格来衡量。就拍品本身来说,这件作品是八大山人去世之年所画,代表他风格的最成熟圆融的阶段,另外此画有民国高官马步瀛和近代着名实业家陈仙洲的藏印。自民囯时的《神州国光》画册就被著录,因此是很可靠的拍品。不过买家买这件作品不一定是看中这些,也许他很欣赏八大山人的风骨,这种心灵上的相通是无价的。”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6
#
发表于 2014-6-2 1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下载
(87.38 KB)
2014-6-2 19:56
经海外两大收藏家王方宇、王己千收藏的八大山人名作《仿倪云林山水》 即将在6月25日开槌的匡时春拍,有一件作品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经海外两大收藏家王方宇、王己千收藏的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该作品不仅被历年出版的所有八大山人画集收入,并且在一些八大山人研究论著中均有提及,日本二玄社在七十年代将此作品制成复制品供人研究和临摹,所以说这是一件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 王方宇是公认的八大山人研究专家,同时也是八大作品最大的收藏家。王己千更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书画鉴定家、收藏家。由他们两人先后收藏的作品对于市场的吸引力自然是非同寻常。 匡时在去年秋拍推出的八大山人《柏鹿图》,以1880万元被内地买家竞得,这个价格也是去年内地古代书画拍卖的第一高价。谈到春拍的这件《仿倪云林山水》,匡时总经理董国强十分乐观,“无论从作品的重要性还是从作品的品相、尺幅,《仿倪山水》都超过《柏鹿图》,刚刚结束的嘉德和保利的春拍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市场对古代书画精品的追捧。所以,我估计成交价格一定会超过去年那件。”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5
#
发表于 2014-6-2 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2012西泠春拍,八大山人的《荷花翠鸟图》600万元起拍,最终以950万元成交,在整场成交价中位列第二。 尽管相比黄道周的楷书《曹远思推府文治论》、吴湖帆的《浙东小景》,《荷花翠鸟图》的表现可谓波澜不惊,但是,看看八大山人的作品今年来的拍卖场表现,足以说明一切 2009年北京匡时春拍,他的《仿倪云林山水》拍出8400万的高价; 2010年西泠秋拍,《竹石鸳鸯》,成交价1.03亿,成为八大山人的个人单件作品拍卖纪录; 2012广州皇玛夏季拍场,《八大山人山水卷》5000万起拍,最终以1.01亿落槌。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4
#
发表于 2014-6-2 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今天看《寻宝 走进江西南昌》,单国强给出得八大作品估价是每平尺500万,这个作品八平尺,那就应该4000万左右。。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3
#
发表于 2014-5-30 21: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这一轴《绢本山水条屏》,晚清以来,曾经三位著名收藏家递藏。晚清到民国书法家陈重庆(1845-1928),在这件八大山人作品的本幅上,留下一段题跋,跋文为:“山人以天潢之贵当亡国之余,悲愤填膺悉寓于画,所谓画意不画形也,读山人画者,亦会之以意可耳,而余读其画思其人,乃不禁悲从中来也,其庶几山人之知己乎?巽卿”,旁钤“陈重庆”三字印。从时间上看,这个题跋证实了《绢本山水条屏》在20世纪早期,就已经进入重要藏家之手。这位陈重庆,值得详细说一下。翁同龢高度评价过他的书法,曾说 “吾逝世后,海内善书者当以君(陈重庆)为巨擘矣”,陈重庆善撰楹联,为一时大家,至今扬州多出名胜尚可见到他的楹联题匾。陈重庆亦精诗,有《默斋诗稿》十六卷和《辛酉消夏诗录》传世。陈重庆素慕八大画格,寓目或收藏的八大真迹不止《绢本山水条屏》一件,出版于《南画大成》的八大名作《应真渡海图》(民国期间,上海有正书局也出过单行本)之后,同样可见到陈重庆的题跋。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藏家,在20世纪早期,在八大山人绘画本幅上留下的题跋,在今天看来,正是不明所以的“重复”。反过来看,整个20世纪关于八大山人的陈词,在20世纪初,就已经具备了。 《绢本山水条屏》签条的书写者是陈康侯(1866-1937),签条的文字为“八大山人绢本设色山水条屏真迹,锡蕃题”。《绢本山水条屏》距离我们最近的收藏者是著名画家陈半丁,陈半丁在画幅的左右下角共留下了四方收藏印记,左下角钤“一根草堂”,右下角钤“半丁秘玩”、“半丁审定”、“山阴陈年藏”。陈半丁是重要的八大山人绘画收藏者之一,2009年,中贸圣佳拍出的八大《独立睥睨图》,也是陈半丁的旧藏。 画幅上,朱耷自署“八大山人”款,钤“拾得”白文印和朱文屐齿印。王方宇在《八大山人作品的分期问题》中曾经对““拾得”印做过研究,他认为此印的出现时间当在康熙四十年(壬午)七十七岁到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八十岁之间,如此看来,此件《绢本山水条屏》,当是这几年的作品,结合签名特征,更加可能是八大山人77岁的作品。 我们可以从火奴鲁鲁的册页,与《绢本山水条屏》的种种特征,看到一个完全属于艺术家的八大山人。张洪先生2013年9月,与我在旧金山谈到八大山人的时候,说了一句精彩的判断,他说,即便八大山人是一个20世纪画家,他依然是极其杰出的。诚然!这说明,直到今天来看,八大山人还站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最前沿。因为他的艺术特征,正是从“三家山水”、“元四家”、董其昌,这一路走来的、最正常演变的山水正脉。 注解 1 不仅明代如此,南宋晚期,具备宗室身份的人,也有数万人之多 2 用现代学术手段来衡量,无论如何,应该是测不出其间存在联系的 3 最近也有新的说法,认为倪瓒是(1304-1378) 4 这算是现代艺术的先行者,以往过于强调物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倪瓒确实是董其昌的启发者 5 遍观古代绘画,只在2013年5月27日,香港佳士得拍卖的董其昌《闲窗兴致山水册页》中,发现有一开山水册页,存在这样的构图
TOP
国际码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国际码头
当前离线
UID
89
帖子
6484
精华
0
积分
0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1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6
最后登录
2025-6-7
斑竹
2
#
发表于 2014-5-30 2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系归舟 于 2015-11-29 15:41 编辑
为了突出核心特征,八大山人甚至不太关心构图的变化、元素的变化,终其一生,其山水画构图只有几种,其基本元素,几乎不变化。火奴鲁鲁收藏的著名八大山人《山水》册页中,有一开山水(
下载
(50.31 KB)
2014-5-30 21:09
图一)算是八大山人的经典作品,其基本元素,与陈半丁旧藏的《绢本山水条屏》(
下载
(26.45 KB)
2014-5-30 21:10
图二),基本一致,这是一对有趣的比较。 这两件山水,虽然画幅相差很大,但是都展示了八大山人的艺术特征,立轴是“一河两岸”的模式,但是两岸树石的结构复杂程度,远过倪云林的基本模式。两件作品中几个基本要素,譬如船只、山石、树木、房屋,看起来几乎完全一致,但是风味变化很大。八大山人似乎不在乎这样的元素重复,而是关注其笔墨对话的对象——艺术史中所有的作品——是否曾经存在这样的艺术。这两件作品的各种要素、位置、形态、展现方式,与物象已经毫无关系,而是符合绘画构图需要,都用了最简明的笔墨。中国山水画发展到这里,已经超越了董其昌的“抽象山水”,走向了八大山人的“延续经典元素的、具备强悍笔墨的抽象山水”,八大山人的成就,首先来源于他对传统的正确掌握,而其中的属于八大山人自己的新变化,则是笔法的加强与对物象适当舍弃。 当然,八大山人对于传统的突破,也是非常深入的、甚至是原则上的突破,而不是简单的“变化面貌”。譬如说,《绢本山水条屏》画面正中那个近乎对称的石头与松树,展示了对传统的挑战。中国山水画特别忌讳左右对称的形态,何况出现在画面正中,但是八大山人敢于在巨大的“S”形构图中,在视线最容易看到的画面中央,画了一块几乎是对称的树石形态,从而导致整幅作品,必须围绕这个最突兀的地方展开,这是明确的反传统行为,这导致整个作品立即变得复杂,变得难以评论,变得多元化,这个环节展示的八大山人的绘画思想与手段,都是值得反复玩味的。在以往的山水画中,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挑战5。 由于《绢本山水条屏》的材料关系,画家在用笔上更加沉着,更加强调中锋的特征,作品大面积采用中锋、渴笔,导致整个作品远观神采粲然。八大山人的纸本作品中,大多数时候用笔的情绪“痛快”胜于“沉着”,而这件《绢本山水条屏》中,则是“沉着”占据主导地位。沉着的用笔,又导致作品格调沉静,无丝毫火气。 综合起来看,八大山人的这种山水画,可不是什么悲愤地体现,也不是什么独特的创新,而是中国绘画中最经典的流派的正常演变——也就是从具象走向抽象,从“三家山水”、元四家、董其昌走来的中国山水画历史主流演变。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才可能确定其真实历史地位。这与无数资料中常说的“狂怪八大山人”,是毫无联系的——恰恰相反,那是一个极其冷静的、自觉的大艺术家的。 清代四王等人虽然高举董其昌大旗,但是他们的艺术行为,证实了他们不敢延续董其昌的道路,而是走了一大段回头路。只有八大山人,才真实的体会到董其昌山水画的杰出贡献,并且大胆的延续了这个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从身世去解读八大山人,远不如从艺术规则去解读八大山人,更加贴近客观事实。 任何一个画家,其价值与地位,显然是在绘画史中才能够显现出来,而对于绘画史的深入、全面的了解,显然就成为判断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基本功课。在这种功课中,我们反复要寻找的,无非是艺术家各种倾向背后的真实原因。
TOP
 
1
2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