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怎么觉得,这是不是故意弄出个瓶子,留个瓶盖等你啊。

TOP

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你想不到的事。呵呵

TOP

我晕,早知道,就不发信息了

TOP

回复  春眠

历史给了中国一个“一半在中国,一半在日本”的机会,让日本人抓住了
听梧阁 发表于 2013-1-8 22:37


http://www.xhwcn.com/newsInfo.as ... 0-a9d9-ff7081c92de4



    香港佳士得将于本月26日举行中国近现代书画及中国古代书画秋季拍卖会,当中以王羲之《妹至帖》唐朝摹本最瞩目。《妹至帖》摹本长25.3厘米、宽5.3厘米,只有两行共17字:“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此次估价4000万以上,即每一个字最少值235万元,料将打破中国古代书法的拍卖纪录。


历史又给你了一次机会,
你要抓住哦。。哈哈

TOP

这是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的不入门。
春眠 发表于 2013-1-11 19:34



这一刻,我刻骨铭心地思念裴光辉
要他在,改多热闹啊

TOP

这是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的不入门。
春眠 发表于 2013-1-11 19:34



    这个帖子,却是搜索的数量比较多的,前三页出现的最多。。

    一般说来,用户不会看三页之后的搜索页面。。

TOP

汲索堂·所谓唐摹王羲之《大报帖》,谨防日人欺诈






      日本人早先发布的所谓唐摹王羲之《妹 ...
国际码头 发表于 2013-1-11 19:25


这是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的不入门。

TOP

全局置顶了,
放在外面,
让搜索引擎也能搜到。
春眠 发表于 2013-1-9 23:08



    搜索引擎搜不到的,因为,根据用户数量,首先搜到的是  新浪,然后是百度。。

TOP

汲索堂·所谓唐摹王羲之《大报帖》,谨防日人欺诈


629ecce8gd2e848364042&690.jpg



      日本人早先发布的所谓唐摹王羲之《妹至帖》与近日炒作的所谓唐摹王羲之《大报帖》二纸,其中《妹至帖》:“难、遣、顷”,《大报帖》:“报、期、也、快、由、感”等字“笔势”均不合右军用笔、构字特征;
     有心人可以从王羲之《初月帖》、《远宦帖》等王羲之草书遗迹进行校勘、验证。而且:从《妹至帖》之“难”字

前两笔可以推断:此纸并非从王羲之真迹摹出之本(或者是从日本人临本摹出),甚至是日本人临本。【因为这“失势”——失去“笔势”之两笔(笔迹),如果由王羲之偶尔写出,那绝对不会送出去;否则会遭到彼时重视书法人士嘲笑:作者王羲之不懂书法——这岂不是使得严格对待书法的王羲之脸面丢尽、尊严丧失?】
据悉:《妹至帖》2007年在香港拍卖时 流拍,可见,当前具书法鉴赏力者尚不乏其人。
      好事者把它们(两个图片)合在一起——似乎吻合(据报导所谓《大报帖》纸高为25.7厘米,所谓《妹至帖》纸高为25.3厘米;纸质同为“灰色纵纹白麻纸”)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bf63501014g2m.html


      窃以为:专家们如果不对王羲之以及日本人平安时期前后的书法进行深入研究,而仅仅从文字内容探讨日本人收藏的王羲之书法真伪——往往会误事;
      很明显,日本某些个无良、无知的书法鉴定人士存在蓄意炒作、欺诈的嫌疑。


      检阅日人藤原行成等书家临大王笔迹,此二纸笔势与藤原氏笔迹颇为接近;故而,可以推断:此二纸系藤原氏临本(可能性极大)

TOP

关于“手鉴”的裁割问题

赵孟頫云“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其实早在唐代,日本人已经这么干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