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画经稿,国际码头阅存后删除

[attach]16265[/attach]

——

TOP

——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21-1-2 13:29 编辑

——

TOP

26楼有参考资料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21-1-9 16:14 编辑
回复  国际码头

搜不到,发上来看看?
王椿淳 发表于 2020-7-20 11:56


        《画经》简说         2020.12.5

        人要了解世界,离不开观察自然,认识自然:鸟飞鱼跃,日升月落,朝霞满天,大道光明。
        眼睛为心灵的窗户,人类的生活经验七成靠视觉获取,但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眼睛,追不上马匹的脚步,也看不全一株大树上茂密的树叶。绘画的本质是模仿,重构,经验,诠释,启示,《历代名画记》则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简洁崇高,仅仅布折的画面处理就可以让艺术学徒学上十年,他的雕塑《大卫》的胸脯如大海般奔腾起伏,又有几人能看明白?雷诺兹仰望这位巨人时曾说道:“米开朗基罗高于全世界。”借此表达对大师的敬仰。毕加索的鸽子一挥而就,这一挥,既有几十年功力,又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否则,他做美术教师的父亲怎会甘心交出画笔?莫迪里阿尼的线描具有非凡的融贯性,简练的形体饱含着巨大的创造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绘画的巨匠们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这个不太纯净和繁琐无比的世界。
        石涛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作,近看是山水,远看是点线面,画中有无声曲,只是高雅之音向来知音很少。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犹如盛世衰歌,却又雅致沧桑,世人但见笔墨的种种好处,却不知“生生不息”的深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更是如椽大笔,挥写方遒,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绘画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还有心情的愉悦。
        “乘一总万”说的是总体关系,“举要制繁”说的是主次条理,“气吞万里如虎”,“上善若水”,古人善用比喻来说理,绘画的本质当然是表达美,而美的双足支撑点是真和善。“谦谦君子,比德如玉”,古人的向往与实践都是充满了诗意的。


        只是单纯的描绘,这是画之小技,不难掌握。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物人物,菜果陶瓷,诸类物象,若方若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十指同而不同,造型亦然。马蒂斯绘画的简洁崇高,敏锐轻松都给人以巨大启示,震惊。可是,当时他们这些前卫艺术家被称为“野兽派”,“崇高是天才的尺度。”李斯特在评论钢琴大师肖邦的作品时如此赞叹道。
        大道至简,美德如金。人类不仅在远古时期就通过岩画上的牛羊来表达丰收的喜悦,满足自我欣赏的简单需求,到了汉朝时有了《迎宾图》,《四神云气图》这种诡丽清爽,精世骇俗的伟大作品,宋时《桃坞醉归图》,《渔村小雪图》更是一派乡野田园风光,“女儿山头春雪消,路旁仙杏发柔条”,从占有到保留,从纵情到表现,人类的双眼似乎看的更久远更有趣味了。
        拉斐尔《美丽的园丁》散发着圣母慈爱的光辉,禽兽看到这样微笑的作品都会动容:露珠儿的草地,一尘不染的蓝天,理想化的天国都是纯净无忧的,整副画作犹如安宁祥和的美梦,后来这种美梦从浪漫激越变得沉重激奋,莫迪里阿尼大大简化了形体,强化了大色块的对比,他把人物的脖子“优美”的拉长,表情也柔和恬静了许多,或者说困惑含糊了许多,天使降落了人间,或许可以说,他眼中的对象更多的是在强烈的表达“世界”。
        倪瓒就喜欢笔简意深,追求完美,完美就是执着,就是专注,就是以少胜多,就是春风轻吹,倪瓒的画看起来平静无比,其实多少透露着几份骄傲,他不仅是书画家,还是藏书家,鉴赏家,其趣味应该是超过很多收藏家的。元朝绘画的成就来自唐宋绘画的滋养,而王维是深知“画是无声诗”的道理的,所以《溪雪图》中山水风光里流淌着清淡的诗意,就是那种从陶潜一直流到李白的文雅,于是王维画中仿佛有了淡淡的酒意,画未醉,人已昏沉。
         提格,提升的是品格,格调,情思,畅想,“寄兴高远者多秀笔,襟度豪放者多雄笔”。创化比进化,速度要快许多,只是人无品则画无品,人有品则画千古,好比“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画中如果缺少了神秘而狂乱,隽永而厚朴的东西,则如水煮枯草般索然无味。“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古人用真,妙,能,逸诸品争锋,孰高孰下,品者自知。

   


        绘画呈现一种“结果”,习画,赏画是一种“过程”,书山有路,画海无涯,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的。伦勃朗的素描《大象》既有过程,又有结果,作品展示了画家强大的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而看他的油画作品,距离现代性的艺术还有巨大距离。伦勃朗的时代是绘画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艺术家的“孤独”标志着技术性绘画到了尽头,画家的个人价值与艺术品的社会价值之间也开始有了独立性。
        勤奋对艺术天才来说也是基础,奋然前行几十年,双手空空者大有人在。绘画苦中带乐,闹中取静。既有时代文化的积淀,又有人生一步一脚印的感悟,人类文化的皇冠是绘画,它创造爱、自由、平等、协同、包容、融合,甚至时尚,前卫,实验等概念,名词,观念,方法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一个最势利又最无私的行业。
        达芬奇的绘画水准举世公认,但他画画的过程很慢,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小心。因为绘画不是单纯的技艺,眼睛这个高贵的器官采集,分离,净化的图像,需要反复修改调整,更需要慢慢思考,自然哲学要比精神哲学要复杂许多,提纯删减起来过程肯定漫长。巴尔蒂斯的绘画有的反复修改需长达十年左右,他认为绘画中不存在自我,他的画里充满木偶、傀儡似的人物,场景犹如空荡的另一世界。物自相里有着更真实的自我,即使势相万千,严肃的历史题材里仍然充满着凝重感,厚重感。他的绘画表现技法不仅是具象的,还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和当时的前卫艺术潮流格格不入,可是,毕加索很推崇他的作品,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有特色最文雅的艺术大师。
        韩滉是个大画家,《五牛图》展现了盛唐气象:自信而从容,悠闲而镇定,唐朝的绘画是个突飞猛进的时代,表现风格已经比较成熟了,这说明绘画既受文学,雕塑,歌舞等不同文艺门类的影响,又受到韩滉这样的绘画宗师的推进,如果没有《五牛图》,《簪花仕女图》这种代表性杰作,我们是无法清楚认识唐代大画家的真实水平的。到了宋代,典雅变成了文雅,这既是时代的变迁,又是画家的追求,比如李公麟的绘画也很了不起,但开始纤细薄弱起来,据说《五马图》神采动人,但人物的造型依旧是工巧临习,这说明绘画过多追求技巧容易走向工匠,李公麟的画和韩滉的画比较,如厚实,厚重,概括,质朴,火候等方面,都是有差距的,这不是一种退步,而是一种调整,就像颜真卿的书法深刻影响了宋代大书法家一样,但是宋书家面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绘画画好了很难,如恒远,追忆,沧桑,空寂,嬉戏,博爱等画面效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炉火纯青的技艺,死地后生的勇气,观剑识器的博学,恐怕是画不出好画来的。牛顿曾感叹:“天才是长久的耐苦。”绘画的难是不言一字,尽传大自然的真谛,既须画进,又须品出,空间中的平面,立体,装饰,意象,符号,诗意等等,更是玄奥无比,有所指又无所指,比文学纯粹也深远更多吧!
        当我们面对绘画之时,常有不过如此之感,然而,实际上,人类的整个文化史的精华大部分浓缩在绘画这个门类之中,绘画是一种高级文化形象复合物,它饱含人类智慧的火花,又是人类攀登文艺高峰时最为人为的东西之一,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也以绘画最前卫和最激越,因为绘画不仅需要画家从激烈残酷的竞争中出类拔萃,还需要经受住时间的慢慢清洗。





         技法精熟,笔力纯正,是一种专业性的要求,“笔走龙蛇”,“笔惊风雨”是种夸张而又形象化的说法,王椿淳先生列举“笔力,画力,化力,境力,意力,自然力,天力,道力,天上力”九种力,无非是蓬勃的生命力的活泼体现而已,用东西融合的话来说,“笔走龙蛇”是一种旋律感的自在,“笔惊风雨”则是一种化合性的挥洒自如了。
        学古,学自然,最难的是学自己,技法磨的是手,眼,笔力磨的是脑,心,“墨池”洗的是无知,自私,和欲望,换来的是善良,温暖,光明,希望,自由,“是非死生,荡而为一”,无执,无我,也就淡静许多,陌上花开,万紫千红。
        德加是近现代绘画史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画家之一,他不仅在时代变革的大浪潮中固守具象绘画的底线,还在广度,深度上不断深入开拓,没有德加,印象派绘画会失去古典保守的高贵美感,有了德加,甚至舞女雕塑都灵动可爱起来,高贵感一直是现代绘画所敬畏的文艺传统内核,高更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更是费尽心机的去概括画面,寻找突破。让大色块对比成为自己画面碰撞的现代性绘画核心要素,一不小心,他开拓出了装饰色彩的新路,他的绘画风格以创造某种完全自主的东西为主,色彩调子非常亮丽而轻松 。怪才埃贡·席勒是奥地利画家,他没有沿袭其导师克里姆特华丽甜美的路子,而是一直以神经质的线条和粗野狂躁的风格表达偏重于主管内心世界的绘画,可惜不到而立之年就去世了,所谓天妒英才。否则,他一定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画家。席勒虽是个例,却至少印证了亚力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是对的:“所有天才的头脑无不是和疯狂相连的。”
        顾恺之展现的是一种天纵之才,《女史箴图》让我们不太相信人的技艺可以如此神奇,除了画面的古朴传奇之外,还有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奇幻感让我们流连忘返,文化史的魅力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绘画中的人物仿佛就在昨天,又仿佛在不远的将来会向我们走来,带着自信和微笑,带着欣然和传奇。米芾的山水画就有了更多普世价值,从赤子之心的天真,到灿烂的五色文,米芾的江南烟云已和大唐气象不太一样,他努力寻找秦汉魏晋绘画的核心,米芾的绘画之所以称的上伟大,是因为他的画面更纯粹更空灵,空间博大苍茫,诗意万千的完美诠释了江南秀润碧玉般的特色。
        技艺精熟是大匠,巨匠。从庖丁解牛到卖油翁的故事,技术在不断演进,史载郭熙临李成《骤雨图》六副,笔力从此大进,这笔力不仅是“力拔山兮”之力,更有胆气,功力。手摹心追,取象不惑的魄力,熟能生巧,举重若轻的能力都会慢慢具备。张载认为道即“天地之大义。”文天祥则认为浩然之气会“含和吐明庭。”技术精熟会去掉板,刻,结诸病,色彩也无灰,脏,薄之弊。
        技近于道,道是一种单纯,明确,灵慧,崇高,广大的观察和表现方式,“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徐渭的吟唱表明画家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天才的画家开始从内在的品性中寻找万物有灵的秘密。




         魂魄非目所能见,魂,阳,动;魄,阴,静。阳魂为用,阴魄为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亦兮为鬼雄”屈原的诗词,类似如今的戏语“小宇宙爆发”,一下点出了魂的习性,歌词中似乎更明确的的说出了魂的趣味性:“我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过去和未来?”大自然的强酸环境下仍有各种微生物在生存生长,深达七八千米的深海环境中仍有生物生存,这就打破了人类原先一般的固有认知。火山,地震,海啸是地球生长发育的一部分,它们不会因人类的喜恶而增删,而绘画正是从直观角度让人们从视觉上认知不可思议,甚至颠倒逻辑之事物。
       国魂,民族魂指崇高,丹青留史的人物,龙战于野,血荐轩辕,都是不朽的传奇。诗魂,花魂指人格精神,黛玉葬花,梅妻鹤子都是著名的典故。魂会被丢掉,又会被叫回来,“黯然消魂,失魂落魄”说的大概都是这个意思吧?霍去病墓前雕塑浑厚雄奇,画家看后惊呼:“魂兮归来!”山花烂漫,就是阳光雨露的环境中生长的更自然顽强一些,所谓扎根山石,迎风而舞吧?我们常说的“魂牵梦绕”就是指绘画带来的视觉张力和心理冲击力吧!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20-7-20 12:53 编辑
回复  国际码头

搜不到,发上来看看?
王椿淳 发表于 2020-7-20 11:56


   艺展艺讯     版,第一个帖子就是。。


    标题是     海风汉韵——陈浩书法作品展 (徐州博物馆)。。

TOP

回复 50# 国际码头

搜不到,发上来看看?

TOP

好的。。。
王椿淳 发表于 2020-7-16 16:57



      给琴岛大布衣写了篇小八股文,伞老搜  陈浩就可以看到。。

TOP

本帖最后由 国际码头 于 2020-7-16 18:16 编辑
好的。。。
王椿淳 发表于 2020-7-16 16:57



      最近,看了个书讯,李学勤《字源》,三大本,已经卖到  六百元。

      天津,辽宁联合出的。。。。另外,看了央视  一个浙江师大老教授  蒋风的纪录片,刚刚播出的。



       另外,传说  中国能源大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也不了了之。。

       这是一个龚省长做报告时,提到的。18年提的,现在两年过去了,也没影。

      传闻很多,有说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在青岛)为班底建设这个能源大学的!

      地都准备好了,五千亩,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康复大学落地了。。占了海迪大姐的光。。

     山东好大学不多,除了山大,就是海大,海大还被嘲讽为海鲜大学。

      哈哈哈。。。青岛是单列市,天津落地一个核工业大学,青岛还无法和天津比!!

TOP

伞老,有事留言就可以。。。图片保存这里也可以。。

         我基本上没事,就会在这里 ...
国际码头 发表于 2020-7-16 15:44



    好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