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南画十六观》
作 者:朱良志
定 价:178.00元(精装298.00元)
版 别: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5月出版
[作者简介]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北京画院外聘专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曲院风荷》等著作。
[专家推荐]
朱良志教授近年来的几部有关中国艺术的著作都很有分量,“文人画的真性问题”是他近年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知道他自2008年完成《真水无香》之后,就一直在从事这本书的写作,前后至少用了三年时间,我看到他的初稿,觉得这部新著角度独特,很有深度,不仅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研究,而且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和传统美学思想的研究都极具参考价值。文人画的研究近些年虽获学界重视,优秀之作并不多,相信这本著作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叶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前院长,著名美学家)
朱良志教授是一位对中国艺术研究覃思入微的学者,为当今传统艺术观念研究之翘楚,他近年来出版的每一部著作都有很好的社会反应,我觉得这部《南画十六观》新著是很有新意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传统艺术的成果。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著名美学家)
[内容简介]
南画者,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本书是作者研究传统绘画的一本新作,通过元明以来十六位代表性画家作品和人生的研究,来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真性问题。全书秉承作者一贯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的书写方式,深具可读性。
[编辑推荐]
作者浸润于美学与艺术研究多年,有深湛扎实的学术积淀,美学修养和文字功底极佳,著作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直是学术畅销书。如《中国美学十五讲》、《曲院风荷》、《真水无香》等。
本书并非抽象地、逻辑地讨论画论,而是选取画家的代表作品,以画作说话,从画知人,知人论画,考察文人画家如何在创作中参悟真实、表现真实。
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文采焕然,印制精美,可读可藏。
本书共十六章,选择十六位画家,以他们的作品和艺术活动为线索,每章集中讨论一个关系文人画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如通过明代画家陈洪绶,集中讨论“高古”;通过倪云林,集中讨论“幽绝”;通过沈周,集中讨论“平和”,等等。十六位画家,就是十六个观照点,合而形成对文人画追求真性问题的总体表述,引发对形成文人画的本质因素——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关注,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行文流畅优美,富于韵味和意境,适于悦读,为读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审美享受。讨论真,而自身亦达于美,这是一本好书的境界。
书摘
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以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能与之相比,她们所散发的“纯美”给我们短暂而脆弱的人生增加了意义。日本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博学的内藤湖南在上世纪初就说,中国的文人画(他以“南画“称之)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是一种能够代表中国这个世界至为灿烂文明的文化精神的艺术,必将在未来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味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确能感受到在她简澹的形式背后,藏着含玩生命的优游不迫的情怀、独标真性的沉着痛快的精神。
本书所论的内容,真可以“乞儿唱莲花落”一句禅语来概括。禅宗将追求真实的人,称为“乞儿”——托钵行乞天下,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只有那些不为表面事实所遮蔽的人,才会如乞儿一样追寻。真正追寻真的人,就是乞者。
禅宗中有这样的对话,有僧问老师:“莲花落了吗?”老师回答说:“莲花并没有落。”花开花落,只是表象,而真实的莲花是永远不会凋谢的。
禅宗将乞儿唱莲花落,比喻对佛性,对永恒的生命真性的追求。
这就像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大林寺桃花》所说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我的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为了演绎白居易这首小诗。
文人画发展到元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家更关心现象世界背后的真实。陈洪绶曾画过《乞食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强调在极端的生命困境中,也不放弃对真实生命价值的追求。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即如一个漂泊在天涯的命运乞儿,他的心中有永远不落的莲花,这是他生命的真正安顿。
王世贞曾以“乞儿唱莲花落”来评价唐寅诗。表面看来,此言对唐寅放荡生活略含讽喻,对他诗歌中的寒伧气略有微词,但深究其意,还包含着一种命运的隐喻,一种对唐寅乃至中国无数诗人艺术家生命追求的怜惜。唐寅正像一个追索生命意义的“乞儿”,他寻找漫天虹霓,寻找永远碧波荡漾的清池,他期望虹霓下、碧波里有永远不败的莲花,但他看到的是尊贵的莲花在枯萎、凋零,狂风摧折中,他听到莲花的无声呻吟。然而,这尊贵的莲花,是被命运抛弃的“乞儿”的永远希望,面对着满池萍碎,紫陌香销,他不能停止心中的呼唤,乞儿永远唱着莲花落,他的歌回响在这红衰翠减的池塘,他的心意伴着那纷纷飘落的莲花,畅饮着凄恻,也品味着生命。他的心中有永远不落的莲花。
本书其实就是在说一个莲花不落的故事。 |